第一百九十八章日军被逼着打夜战---(1 / 2)

11月3日上午,撤出嘉兴向北跟随师长顾家齐转移的谢天佑,狠狠望着后面嘉兴冒起的浓烟。

13岁的谢天佑是128师这支湖南湘西军队中不多的浙江人,才参军三天。

他父亲是船工,日本在海盐登陆时,小船装载十几人准备逃走时被日军抓住,残暴的日军士兵割下中国妇女的乳房,蒸熟了给船工们吃,谢天佑的父亲不肯吃,被杀害了。

谢天佑趁天黑游过小河,跑到中国军队的阵地,遇见一名叫陈康强的连长,强烈要求参军,看他小不点的身板,陈康强拒绝,不过知道他身世后还是让人带他到师部。

得知谢天佑熟悉周边地形,师长顾家齐就留下了他。

因此,谢天佑成了师长顾家齐的传令兵。

原时空抗战时候,中国军队里常见有一些12、13岁小兵,就是他们父母均被日本人杀害,不说为了报仇,就是独自一个人在这个乱世中也不易活下去,只能随军队走。

江浙人后来反感蒋秃子,就是日军在占领江浙时期的残暴,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几年来蒋秃子要打内战不抗日的“攘外先安内”政策,当初东北“九一八”事变全国奋起抗战,战场只能在东北,江浙也不至于落到这地步。

而对一贯支持蒋秃子军阀混战的江浙财团,同样只能咽下这个苦果。

128师残部的作战部队只剩六百多人,只能趁黑夜从嘉兴撤出来,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几乎到了弹尽人绝的地步。

128师从10月28日起,就在嘉兴、海盐一线阻击登陆的日军,全师五千多人,打得现在就剩下眼前几百能战之兵,还有同样几百名非战斗部队的后勤和机关人员。

淞沪大战时,蒋秃子依照兵法将中国军队分为左中右三路,又称左翼军、中央军、右翼军,在上海方向和日军交手。

左翼军为第十五集团军司令陈诚负责,兵力有第十五集团军、薛岳的第十九集团军及其它部队近三十万人;中央军为第九集团军司令朱绍良负责(张治中已被免),兵力有第九集团军、廖磊第二十一集团军及其它部队近三十万人;右翼军为第八集团军司令张发奎负责,兵力有第八集团军、刘建绪第十集团军及浙江保安团等近二十万人。

然而布置在杭州湾北岸的只有刘建绪第十集团军的两个师和三个团共一万五千人。

顾家齐的128师是其中的一个师。

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后,蒋秃子要把上海的主力部队撤到吴福线和锡澄线这两道花重金修建的国防线,自然不会再派部队增援南边的嘉兴地区。

从军事指挥上,这是舍卒保车的战术,也不能说错了,不过你至少多给些补充吧。

128师是杂牌的地方部队,士兵全是来自湘西凤凰城,苗、瑶、侗族居多,作战英勇,至死不渝,犹如古时被称作“竿军”的作风。

快撤到嘉善,所有后勤和机关人员都补充到战斗部队后,128师的一千三百余人,就地设立阻击阵地。

就连小屁孩娃娃兵的谢天佑也上了阵地。

128师所建立的阻击阵地是一个小山坡,山坡上还有一片小树林,反正嘉兴、嘉善这一带属于江南水乡,高山高坡很少,阵地前是一条几十米宽的小河和一片干枯无水的稻田。

刚修好阵地,从嘉兴追过来的日军也到了,有一千人左右,比128师阻击人数少一些,因为这里都是小河和稻田,日军也无法使用坦克作战,双方都是轻步兵,只不过中国军队的步兵更轻。

追过来的日军除了随军马匹外,还有从当地农民抢下的牛车,牛车上拉着许多弹药箱。

连长陈康强跑到谢天佑面前,让他作好战斗准备,陈康强连队加上补充后勤和机关人员后还不到四十人,枪支倒不缺的,每人都能用上一支步枪。

日军过了小河后,就在小山坡前七、八百米的宽度左右散开,前面成了三列的散兵队形,士兵的钢盔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点点的亮光。

这时从南边飞过来一架中国飞机,这段时间也是多亏天上飞的都是中国飞机,才使得128师一个不满员的地方师,面对日军一个师团进攻时守住嘉兴、海盐一线阵地超过四天时间。

看到空中有中国飞机过来,已有经验的日军士兵齐齐卧倒在地面干硬的稻田里。

奇怪的是这架中国飞机并没有对日军士兵射击,不说日军士兵猜测,就连陈康强和谢天佑都想到这架飞机是不是没有子弹了。

飞机从稻田、小山坡上空飞过,过谢天佑就有些失落,如果能有飞机帮助的话今天他们就能守住这里的阵地。

这是一架没有机徽标志的飞机,就是传说中太湖独立旅的空军飞机。

然而,飞机往北飞后又转到西边,从西边再次飞过来,谢天佑眼睛还算好使,就看到还没有飞到稻田上空的飞机下面,掉下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

没错,飞机朝进攻的日军队形扔炸弹了。

谢天佑目不转睛地盯着炸弹,突然发现天空中的大炸弹猛然裂开,生出密密麻麻的小崽,就像天女散花一样落到日本人所在的稻田里。

当谢天佑还在莫名其妙时,这些炸弹小崽就在稻田中爆炸,先是腾起一片烟雾,然后才听到一阵子低沉的爆炸声。

爆炸声过后,稻田里就传过来日军的哭喊和叫骂声,就连谢天佑都以为日军士兵要发起冲锋了,以前可是有过这种情况的。

扔过炸弹的飞机仍然没有走,又从东边盘旋后飞过来,这次可能是飞机上的飞行员发现地面上有日军跑动救治伤员,果断开枪扫射。

而且还是在随后一个小时里来回俯冲扫射,看架势是和这队日军杠上了。

地面上的人无论中国军队或日军士兵,那能想到,天空中的飞机滞空时间会超过6小时以上,就算前面已经用了一些时间,还有四个小时好不好?

如果一架飞机在对方一支野战部队头上来回盘旋找事,又有几支部队能受得了?

驾驶这架红鹰战机的就是徐远山,不是他死脑筋和这队准备进攻的日军部队杠上,而是他要试验在集束炸弹和机枪扫射下,看看日军野战部队面对红鹰战机能扛住多久。

为了延长机枪射击时间,每次俯冲扫射他只动用四挺机枪,但这火力已经足够猛了。

在徐远山第四次俯冲的时候,地面上有日军士兵端着三八步枪和歪把式轻机枪朝空中射击,所以徐远山俯冲到三百米高度时候就把飞机拉起来。

或许是受到对空射击逼走空中飞机的鼓励,等徐远山第五次转过来准备俯冲的时候,发现地面上有更多的日军士兵站起来准备端枪对空射击。

徐远山前面投下一枚集束炸弹时候,就开始评估触地爆炸小圆筒炸弹的不足,估计卧倒在地的目标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士兵没有受到波及,现在站起来的都有四、五百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