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赵一曼在王学文陪同下,开始考察走访西山各地,来到一处名叫陈家家坞的地方,她惊奇发现这里竟然有几处正在采煤的矿场。
“我们去年上岛后,就发现西山岛有多个煤矿,为了岛内防护安全,就直接把这几个煤矿买下来,当时我们的身份是黑帮,出的价钱也公道,所以就顺利接下来了。”王学文见赵一曼一时惊讶,就解释说道。
赵一曼笑着说道:“我是惊奇这小小的西山岛竟然还有这么多的煤矿,可是这些采出的煤矿又销往何处?”
王学文摇摇头:“生产的煤矿没有打算对外销售,都是准备自用的,当初抓了近万国民党俘虏,那两个月时间全让他们过来挖煤了,一方面挖出煤矿准备自用;另外打出的煤矿洞就成了存放物资之处。现在还保留几百名矿工和一些俘虏,俘虏主要是抓获的各路人马探子,厨房做饭的就是两名日本女特务,其中一名叫南造运子,听徐先生说这是大名鼎鼎的日本女特务。二十多名日本飞行员俘虏也在这里挖矿,当然教育他们认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工作也没有断。”
赵一曼还是笑着说道:“这么说抓获这日本女特务还有故事了,这样放着不怕她们跑了?”
王学文也微笑说道:“肯定防着,日夜有人暗中盯着,这地区早布置了眼睛,逃一次抓回来就塞煤矿里采煤,而且是连座法,一人出逃,其它人饿一天,不干活的每天就光喝稀粥。”
“西山上人也不多,无法消化这么多煤吧。”
“全部准备用来发电啊。”
赵一曼有些释然:“怪不得前天晚上我们到了这里,看到处灯火通明,还以为是柴油机发的电。”
“嗯,开始是柴油机发电的,”王学文继续解释说,“发现这里有煤矿后,我们就向上海的英国人订了一套小型烧煤的发电设备,半年前已经再不用柴油发电机了,只是当成备用。”
“徐先生选这一个地方,真是一块宝地啊。”赵一曼感慨说道。
王学文也点头赞同:“有宽敞的湖面协助防守,有煤还能产粮,确实是一处攻守兼备的好地方。”
赵一曼说道:“我看岛的北面和东面,离太湖边的干地不到十公里,敌人在湖边架上重炮的话也能打到岛上。”
王学文说道:“徐先生和我们上岛后,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了,西山北面和东面的五公里内都没有重要建筑和设备,反而建设了多条交通壕,沿岛边的工事均是坑道形工事,还平均不到两百米就建一个自动控制射击的机枪系统,而且退后五公里的炮兵营火炮包括缴获的和我们自己的共28门75山炮已经设定射击诸元对准这边沿岛三公里的湖面。”
“我们到机场看看吧。”赵一曼提议到。
机场建在岛的西侧,缥缈峰的南面,这里离北面和东面太湖对岸湖边超过了15公里,自然不担心敌人的重炮轰击。
机场停机坪和起降区占地有两平方公里,确实是够大了,而且还是双跑道,不过现在中间摆满了盆栽的草树,不到跟前看不出是机场。
“这个机场前后修了将近一年,是岛上的军队按照十天轮一次,即每个战士每个月抽出三天来施工建起来的,徐先生要求能够两百架飞机使用,说这样就等于是两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有两组16门自动控制射击的37高炮,十座四联机枪自动控制射击系统,还有超过一百枚防空火箭导弹保卫,最多能抗击50架飞机同时进攻。”
赵一曼点点头:“我听徐先生说,你们还有许多小船鱼雷(船模鱼雷)和能攻击的火箭弹,防守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我将来就把重点放太湖外。”
“徐先生也说过,如果日军攻不下西山,有可能会全面封锁太湖,把湖边的渔民赶走,甚至沿太湖边修建堡垒,因此机械厂已经用很长时间研究无后坐力炮,按照徐先生的说法这是在木船上攻打堡垒的最好武器。”王学文表示了赞同。
同一时间,苏州的留园,一辆轿车和一辆坐满士兵的卡车开出挂有“军校野营办事处”的门口,朝西北方向的南京开去,轿车后座上是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和陆军军官学校教育处长徐权。
这次,张治中是被蒋秃子叫到南京商讨京沪战区事态发展发,说白了就是要不要在淞沪开打了。
而张治中是中央军校教育长兼南京上海战区负责长官,原来叫京沪警备区不久前才改为第9集团军。
第9集团军除辖87师和88师外,还有江苏、上海的保安团及中央军几支部队。
张治中上任后,积极着手对日抗战准备工作,陆续对沪宁间各重要地区进行了具体调查,对防御作战的兵力部署、指挥系统、防线设置、兵员补充、后勤供应,甚至发动民众、舆论准备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
根据综合分析,张治中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上海必然是战场之一,我们不能重演九一八和一二八被动挨打的悲剧,应在敌方发动战事以前,主动出击进攻,彻底摧毁日军在沪军事据点,然后封锁海岸,确保宁沪安全。
张治中从军事给蒋秃子提出在上海动手,正合蒋秃子之意。
蒋秃子和军政部长何应钦也讨论过在上海和日军作战的问题,就是通过在上海打一仗影响到英美利益,好让英美给日本施加压力,使得日军停止进一步侵略中国的“以夷制夷”策略。
这就是蒋秃子从政治上要求在上海开战。
蒋秃子甚至还想通过上海一战能够促使苏联出动步兵,此前苏联出动空军和援助军火谈判已经达成。
也就是说虽然华北战火已经熊熊燃烧,但蒋秃子心里仍抱着求和的心态,不仅不相信民众的力量,从心底里只信洋人也没有相信中国能够战胜日本。
事实上,这时候的英国政府正被咄咄逼人的德国纳粹希特勒“大炮代替黄油”的扩军计划搞得焦头烂额,而美国财团是希望日本开战而得到经济利益,甚至用弹劾的口气让罗斯福不得干预中日战争。
原时空后世有果粉赞蒋秃子“淞沪会战”是表现最有血性一次,殊不知蒋秃子铸成战略大错,看着金盆似的上海马上落入日军手里后,急眼了!这才不顾一切把所有精锐投入到淞沪战场的这个血肉磨坊。
那不过是中国军队的血肉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