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陕北府谷机场每天可以安排学员驾驶红鹰战斗机飞行训练,另一部分战斗机可以出去巡航寻找战机。
府谷机场到归绥(呼和浩特)的直线距离只有250公里左右,徐远山他们三架战机从7000米以上高空飞临归绥后,并没有发现有日本的飞机,他也没有多想,把操控推杆往前一推压下机头,让飞机降到三千米左右的高空,然后三机成品字形以500公里的时速由西朝东边的北平方向飞去。
归绥到北平有大约450公里,府谷、归绥、北平成了不规则的三角形,其中府谷和北平的距离较远有500公里。
根据情报,徐远山知道日本华北方面军在保定附近正与中国军队交战,当然保定上空必定会有日军飞机参战。
但他觉得最初的计划还是最合适,就守在北平上空是遇见日本飞机可能性最大,因为北平有两个华北最大的机场:南苑机场和西苑机场。
起飞和返航的飞机自然是最多。
另外,昨天因为是第一次出战,为了战斗简单化徐远山就没有让战机带上空战类型的火箭导弹,今天每架飞机是带了两枚,准备用于实战试验。
任何武器,都是在战争中才能完善,何况这些火箭导弹是他用后世民用科技差不多是用手工制作出来的,不可能像军品那样精确有效,有缺陷是肯定的。
当飞临北平上空不久,徐远山他们就遇到了一队十余架的日军飞机机群,就干他们!
在徐远山指挥下,一千多米的高空上,三架红鹰战斗机的六枚火箭导弹就往机群前方打去……
北平上空的空战,让西效的黄仁宇瞧个正着,他是听到天空传来连续的爆炸声后,才抬头看上天空的。
爆炸过后,有四架旭日标志的日本飞机冒出了黑烟……
年仅19岁的黄仁宇是燕京大学一年级学生,和许多爱国青年一样,他想参军报国,但是被他的父亲所劝阻,父亲的观点是:“没有宣战的战争,可能随时会终止……”
今年初,北平城里的情势一分为二,澎湃的抗日热潮与平淡的市民反应奇特地混合在一起。
尽管守卫卢沟桥的中国士兵都分到了市民们送来的春节礼物;尽管北平各界救国会等20余团体共同发起捐献一万条麻袋、一万件背心的运动;尽管“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到北平的东北学生举着“慰劳团”的标语四处游行,希望29军将士保家卫国,以免北平成了第二个东三省。
但还是有很多人和宋哲元一样,相信仗是打不起来的。
燕京大学春节过后,一部分教员和学生撤离到西北,那里的联合政府答应解决学校所有经费。
黄仁宇没有走,因为父母不愿离开北平,到了人生地不熟地方,小生意也是非常不易。
当他回到家中,街坊邻居正在议论着战事的发展。
开始的两、三月,人们并不完全感到事态的严重性,幻想这是局部问题,很快通过谈判就能解决……市面上最初几天还比较正常,城门也未关,去天津、去保定、去张家口的火车还照常通行,粮食、蔬菜、煤炭等物价,一时也未波动。
然后,就是突然一夜之间,北平就成了第二个东三省。
今天在西效上空发生的爆炸,不仅引起黄仁宇的注意,许多市民也从家里跑出来观看。
见到日本四架冒着黑烟的飞机越飞越低的时候,更高的天空,从东南太阳方向,朝着一大堆的日军飞机冲下来三架飞机,飞机发动机的声音和密集机枪“通、通、通……”的沉闷声音传到地面上人们的耳朵里。
黄仁宇对飞机是有一定的认识,西效西苑附近就有一个大飞机场,每天都有许多飞机从天上头顶掠过,但他是头一次见到飞机之间的战斗。
黄仁宇眼神很好,他清楚看到那三架从高空冲下来的飞机把日本的三架飞机打着火冒黑烟后,直接就冲西北方向去。
当黄仁宇以为空中战斗结束时,那三架飞机又从高空转了过来,追着三架日军飞机屁股又是一阵猛打,竟然把这三架日军飞机打成了几大块,然后才最终消失在西边的天空。
虽然仅仅是几分钟时间,却把黄仁宇看得热血沸腾,没有错,这绝对是中国人的飞机,否则不会把日本飞机打这么狠……
黄仁宇就想参加这样中国空军的队伍,随后的时间里,北平上空还发生多次这样的战斗,但他就是打听不出这是那支空军部队。
奇怪的是,北平报纸没有报道这次空战新闻,收音机里也没有听到民国政府播报这样的战报,就连新闻最多、节目最多的“胜利之声”广播也不提这次战斗,就好像不存在这件事、不存在这些飞机一样。
可是,他明明见到有九架日本飞机被击落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船说手机版:https://m.shumkj.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