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现代时空管理几个公司的经验后,徐远山对在美国的特派小组肖项平他们,包括发展情报网等具体工作均不干涉。
他就是采用下单的方式,比如要求在美国建立几个隐蔽一些的大仓库,采购运进去有关需要的武器装备和物资,方便需要时候徐远山直接搬走即可。
徐远山到纽约市和肖项平见面后,顺便安排下一步到欧洲的行程,美国这里前期是多准备一些点四五的手枪子弹,至于汤普森冲锋枪等下次他过来运输时有多少就拿多少。
徐远山知道冲锋枪少些也没有关系,前期可以先把子弹运回去,宁愿子弹等枪而不是枪等子弹,因为后期西北红军兵工厂自己也会生产冲锋枪。
三十吨重量就大约160万发点45大威力手枪子弹。
美国自动武器公司生产汤普森冲锋枪比较佛系,目前每个月产量还就一千支,也不知道后世他们如何生产出几十万支的(二战时期多家兵工厂生产总数量170万支)。
另外就是准备少量的一些特殊枪械,比如飞机专用的航空机枪和20航空机炮及弹药,这些都准备用在红鹰战斗机上。
通过民国时空两年时间和现代时空近五个月的打拼,徐远山现在主要成为运输工具人,能让他亲力亲为的事情真不是太多,虽然西北机械加工研发他常常还参与进去。
不过当冯达飞、常乾坤和刘鼎会使用数字机床,以及那些上过大学的技术员,有了徐远山提供的资料后已经能带着工人搞起军工研发。
但飞行员的训练还是离不开徐远山,不说四个月里他在现代时空里学习了多种螺旋桨飞机驾驶,还有直升飞机,现在又开始学习喷气式飞机的驾驶,他的一个教练员还曾经是美式f15战斗机的驾驶员。
原时空的野马战斗机,现在的红鹰战斗机,没有人再比徐远山熟悉了,他可是从研发到试飞都过手。
为了红军飞行学员能尽快驾驶红鹰战斗机,徐远山让飞机制造厂同时生产五个与红鹰战斗机驾驶室一模一样的模拟器,让飞行学员先进行训练。
只有在模拟器能够顺利盲开操作后才能真正上机飞行。
所谓盲开操作,就是在全黑情况下,根据指令能够顺利操作每一个步骤,而这时徐远山就用夜视仪观察飞行学员的每一个功作。
第一批七名红鹰战斗机飞行员就是这样选出来的,他们因此成为红军空军第一个战斗机中队的成员。
红一中队,中队长是徐远山兼任。
白云辉就是七人中的一员,他今年二十一岁,大学上一半因家庭出现变故而退学,在上海时被龙帮收拢,到西山后加入了五十人的飞行学习队伍。
在西山时候,徐远山为了保证后世先进技术免于流失,对接触的这些人前期不仅严格调查,人品也是考察重点,为此他还给王学文提供了一批监视设备,只要暗中发现人品有严重缺点和行为举止言谈不当的,都会被换掉。
西山来的五十人,有文化基础又因为提前进行飞行理论学习一段时间,有一定的优势,所以“01”基地前面最优秀的三十名学员中西山来就占了一半。
白云辉知道徐远山是西山基地最有权限也是最神秘的徐先生,没有想到来甘肃这个红军最神秘的“01”基地后仍是如此。
更奇怪的是徐先生还成为了红一中队队长。
这些最优秀的三十名学员近期一直负责驾驶运5运输机,但10日红鹰战斗机试飞成功后,他们的运输机驾驶工作停止了,移交给下一批五十名优秀学员,然后转入战斗机驾驶技术学员和空中格斗战术学习。
白云辉也发现徐先生经常不在基地,指导他们中队学员战术学习的是张夫纯教练,在西山时候张夫纯还教过他们这批五十名学员。
4月20日,徐先生回来后,对七位学员逐一考核,然后决定让他们开始上红鹰战斗机试飞,白云辉被安排在第一个位置。
21日上午,带着其他六位学员鼓励,白云辉坐到了红鹰战斗机的驾驶室里,徐先生最后还爬上梯子来看了看,再次检查白云辉背后的降落伞,然后叮嘱他注意无线电联络,严格按照指令进行操作。
红鹰战斗机的起降是安排在机场最偏的一个跑道。
收到指令后,白云辉直接转动开关点火启动发动机,这部分也是徐远山魔改的一部分,二战时期许多螺旋桨飞机是靠人在外面旋转螺旋桨而发动机器。
随着发动机起动,螺旋桨转速越来越快,白云辉把油门推杆往前轻推,飞机开始朝前移动。
到了起飞位置,他渐渐加大推杆力量,对讲机里传来徐先生的声音。
“很好,飞机在平稳加速,继续加大油门,对,可以把推杆顶到顶尽头,体会速度己经起来,可以把机头拉起来,很好,飞机已经离地,继续爬升,好,这个高度可以试着转弯。”
白云辉虽然有些紧张,不过他已经有一百多飞行小时独立驾驶运5经验,在强力的推背感下,操控战机顺利起飞。
当然,对飞机了解的民众,都知道起飞比降落容易,很多事故都是在降落时发生的。
白云辉成功起飞后,根据指示尽可能在机场上空盘旋、爬升和俯冲,尽可能熟悉飞机的各种不同速度的感受,方便后面降落时的操作。
他尽情在空中飞了一个小时,其中徐先生不厌其烦地询问他的感受,还让他操纵飞机在空中加速和减速。
果然,在空中有了一个小时操控这架新战机过程,白云辉最后把战机安全降落了下来。
这一天,徐远山让七位飞行员全部成功起降红鹰战斗机,就连旁边的刘震也是跟着紧张了一天,这可是他指挥的第一支战斗队伍,也是空军今后壮大战斗队伍的火种。
刘震虽然最近在学习飞行,但更多是指挥和战术内容,不管怎么说司令员是不能亲临一线战斗的。
刘震现在也知道徐远山特别鸡贼,他不担任基地司令,也不担任空军司令,却偏偏担任这个红一中队队长,还不是图能驾机作战吗?
偏偏刘震和冯达飞不能反对,整个基地谁也没有徐远山的技术好,不说常乾坤,就是那八个飞行教练也比不过。
除了赵一曼,红军里谁都不知道这货在现代几个月的时间里拼命学习飞行驾驶技术。
想起两年前刚认识的徐先生,他还是一个医生,刘震一时有些恍惚,特么的怪不得当初徐先生就不允许别人称呼他“神医”。
当天训练结束后,徐远山让白云辉他们晚饭后进行一个多小时的交流学习,每一个人都要说说感受和体会。
徐远山的训练安排,就是每人每天升空两次,十天后开始学习编队飞行和协作训练,二十天后再开始学习雷达使用和射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