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赵一曼疑惑:老家来人?---(2 / 2)

病房里的赵一曼还在床上忍着疼痛,但见到韩勇义进了病房,就有些奇怪:“你不是要下班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韩勇义回身把病房的门关上,然后低声说道:“我在路上碰到一个人,说是你的家人,让我给你捎一封信,你看了就知道。”

因为韩勇义有怀疑,也因为时间关系,所以还没有来的及说小包裹的事情。

赵一曼在上海、江西以及东北多地搞过地下工作,当然不会较易相信,而且她的家庭情况除了最早入党时填过详细情况,后来的工作中她也从没有提过。

这也是原时空新中国成立后,她都成了全国闻名的大英雄,惊动中央的情况下用了六年时间才彻底弄清,还多亏四川老家里有她一张照片,就是抱着儿子在上海照的那一张,通过东北幸存的抗联战士才认出来的。

所以赵一曼说道:“搞不好是日本特务的新花招,这太可笑了,好吧,把信给我看看。”

韩勇义把信递过来,也微笑说道:“我也怀疑哦,不过我觉得把信捎回来也无妨。”

赵一曼身上还很疼痛,但她咬牙忍着难受把信打开。

信里写道:坤泰老七啊,家里知道你现在经受的遭遇很难过,半个月前坤杰在你被欺负过的地方,把一帮欺压百姓的恶霸和流氓收拾了,当然你知道坤杰是没有这本事的,你想想她是你的几姐,自然知道出手的人是谁,你只需安心养病即可,后面会有人安排。

家里都好,勿念。知名不具。

徐远山为了让赵一曼相信,把赵一曼排家里孩子中老七,二姐的坤杰都写了,而且暗示“二”收拾了一帮恶霸和流氓,就是指现在出现的“二团”。

他没有地下工作经验,但利用后世资讯直达目的:我不是日本特务!请相信我。

让赵一曼疑惑就是在这里,她现在的名字可是连丈夫陈邦达及家里亲戚都不知道的,否则《赵一曼》电影上映后,六年后家里亲人才知道。

果然,赵一曼想想,从这封信内容看,确实给信的人应该不是特务,因此她严肃问道:“来人除了给这封信,还说了什么吗?”

韩勇义看到赵一曼认真的样子,猜到那人可能真是赵一曼的亲人:“除了这封信外,还给了一小包裹药,并说如果你能相信,就让我私下按要求给你用药。”

赵一曼又问道:“那将来怎么联系他呢?”

韩勇义解释说道:“我还问他了,是不是在原地等着回信,他说不等了,也没说住哪里,就说过一段时间会来找我。”

赵一曼可是视死如归并不担心别的,因此说道:“那就这样,你就按上面的要求给我用药吧。”

根据韩勇义所说的,来人既然说到后面有安排,肯定就是希望她身体恢复差不多好后,把她救出去。

而且赵一曼还有一个疑团,就是新出现的这个二团,究竟是谁冒充的?

开始她考虑过二团突围的干部和战士重组成新的二团,但随着消息越来越多,她知道绝对不是。

能把东北三省搅和得让日本人鸡犬不宁,不说二团就是第三军,甚至整个抗联都暂时做不到。

徐远山把信给了韩勇义后,就沿街道走到商市街,哪里有《大北新报画刊》编辑部,主编是金剑啸,土共成员,半个多月后被抓,后牺牲。

原时空199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哈尔滨市城区塑建李兆麟、杨靖宇、赵尚志、金剑啸四位革命烈士雕像。

到《大北新报画刊》编辑部时,许多编辑正在忙碌着,听徐远山说要见金剑啸就没有人理他,因为徐远山没有说明身份。

徐远山就知道会是这样,他从一个桌子把编辑的稿纸和笔抓了过来,写上了几个字:哈尔滨市张贯一;道里金巴来组长。

然后徐远山直接把稿纸拍到一名编辑前面,严肃大声说道:“把这张稿纸转交给你们主编金剑啸,不转交的话出事你负责。”

随后徐远山转身就出了编辑部,这时期的许多地下组织成员,有激情而没有经验,反而丧失能继续做许多工作机会。

这《大北新报画刊》暴露也纯属偶然,就是刊登苏联高尔基病重的消息而引起日本特务注意。

不过徐远山最后写的几个字还是起了作用,因为张贯一就是杨靖宇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时党内化名,金巴来是金剑啸担任党小组组长的化名。

徐远山走出大门时,金剑啸追了上来,并喊道:“这位先生等等,你是不是找我有事?”

徐远山看看旁边没有别人,就直接说道:“我只有几句话要说,你担任过道里区委宣传委员,现在有这一个宣传阵地很好,既然你们都有了地下印刷厂印制抗日宣传,为什么还在大北新报画刊公开刊登有偏向苏联的宣传和内容?为什么就不能公开中立而地下加大宣传力度?你们已经引起日本特务注意了,如果还想保留这个宣传阵地,自己要多加小心,千万不要公开刊登有苏联方面消息,包括著名作家消息。”

说完后徐远山也不管金剑啸反应直接走了,这些先烈确实值得他敬佩,可惜他也没有办法。

因为整个东三省地下组织是共产国际那边直管,他想帮忙都无法插手。

该去找找杨靖宇了,如果杨靖宇能相信他,他再提供几台大功率电台,让抗联部队联系上甘肃土共中央,那么在他帮助下,东北抗联应该能够生存并发展。

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几年后,为了治安和断绝东北抗联补给,从1936年开始实施并屯政策,就是把所有小屯都集中到一个大地方。

这种大屯,东北抗联也没有实力打下来,外面又没有小屯了,没有粮食、御寒服装等物资,抗联生存就很艰难。

但在徐远山帮助下,可以帮助解决补给问题,关键是该如何补?又由谁分配组织?

因为,抗联里就存在谁该听谁指挥的问题,甚至还有一段时间里存在两个抗联总司令的问题。

东北抗日联军只有统一接受到土共中央领导,才能最终解决上述问题。

徐远山先找杨靖宇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这时杨靖宇从内部和报纸知道西北红军情况后,确实也想带部队准备到西北和中央红军会师接受土共中央领导,这就是史称的东北抗联“西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船说手机版:https://m.shumkj.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