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九章西山能成基地吗?---(1 / 2)

徐远山第一次选的西山根据地,是陕西宝鸡的西山,替红二十五军选的,那一个西山地区,穷不说了,还是严重缺水而且交通极为不便。

正是哪里交通不便,且比较贫困,提前准备粮食的韩先楚和刘震招了不少的兵员,发展成现在民国时空的红十五军团的第一师。

他第二次选的西山,是江苏太湖里的西山,是为自己手中这支部队选的。

太湖的西山就不同了,首先太湖有一湖跨三州之说,苏州居东称为东吴,常州被称为中吴,湖州被称为西吴。

由于太湖水面开阔,历史上一直是江南地区航运的主要通道。太湖水产丰富,湖边各地居民多以打渔为生。

但太湖在民国时期有一特点,就是土匪多,这里的土匪也被称为湖匪。

太湖一带曾经流传过一句话:拔不完田里的稗草,捉不完太湖里的强盗。

由此可见,当时湖匪猖狂至极,但这对徐远山这支部队来说,影响并不大,严格来说他们这支队伍对民国政府来说,也是匪类。

还在11月初的时候,林东财按照徐远山的意思,派出同是陕西一起来上海的老乡刘正军回西安,动员西安城南梢门的刘晓燕和子午镇的肖俊虎来上海汇合。

如果不愿来的话,就需要换地方改名换姓了,这是因为龙帮在上海闯出名号后,大多数情况会被国民党特务追查到西安,按照国民党特务的德性这两人肯定会被牵连。

轻的就是入监狱,重的话命都会不保。

因此,在11月中旬的时候,刘正军、刘晓燕、肖俊虎还有刘晓燕教的最后一批小孩,一起就到上海。

这一批小孩年龄基本是14、15岁,也是二十人,学习文化时间有四个多月。

他们到上海的时候,正是龙组部队、龙帮成员与法军准备在徐汇华界大战的时候,所以就暂时安排之前龙帮在上海西面效区所租的厂房里。

等到这次战斗结束,他们这些人还没有进入过市区,更不说到租界见识大上海的繁华,就转为前往上海西南面的太湖。

为什么说中央特科出身的王学文来龙帮后,给徐远山极大的帮助,就是王学文地下工作经验太丰富了。

当他知道徐远山把太湖当成养兵、练兵基地时候,利用龙帮在上海的影响力,拿捏住一位过气的青帮前辈大佬,然后派人和这位大佬一起悄悄就到管辖太湖的吴县(苏州),通过上下打点,花一笔钱后拿下太湖西山镇和东山镇两镇的所有政府职位和民团的官位。

东山与西山隔湖相望,就在西山的东面,是伸入太湖的半岛。

拿下来后,担任两镇官员的都是龙帮里的上海本地成员,而龙组部队摇身一变就成了两镇的民团,但部队的训练基地还是放在西山。

太湖的湖匪大体上可分为“土帮”和“客帮”两大类。土帮主要由太湖沿岸本地人构成;客帮即是由外乡游民为主组成的匪帮。相对于土帮,客帮与本地乡亲几乎没有亲缘关系,因此劫掠更为凶残,随着客帮势力的增强,慢慢土帮与客帮也出现了合并现象。

由于徐远山、王学文及林东财都在上海没有过来,所以太湖两镇暂时就有刘改文负责。

按照徐远山的意思,太湖这边不能实行红军打土豪分田地政策,这样当力量还弱小的时候就遭来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实为不智。

刘改文要做的是安民保境,如果有湖匪来犯的坚决要打回去,本地官府和附近驻军来敲诈勒索的视情节处理,先不招惹他们,如果态度过于恶劣的,找机会杀几个人就是了。

为了和当地老百姓建立好关系,适当给这两个镇百姓减少一些税费,买卖公平,同时为避免出现龙组成员欺负老百姓和白吃白拿现象,提前讲明严肃处罚纪律外,每位龙组、龙帮成员每月都给发七个大洋。

给战士们发钱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想吸引大批人员参军参,特别是附近熟悉水性的百姓。

将来太湖发生的战斗,将有一部分是在水面上进行,对行船和水性都不熟的这些来自西北汉子来说是最大短处。

而且现在又是冬季,想让自己队员练习游泳都无法进行,招一些当地新兵就是最好办法。

当然,但自从新的民团出现在这两个镇,不仅生活条件良好,其成员还发军饷,真是令人羡慕,还是有不少当地青年想加入。

和以往龙组部队多是招流浪孤儿不一样,这次在太湖招人,必须是附近的良家百姓,并通过调查平常的品行后才录用。

这是因为太湖土匪太多,其中有部分还是亦匪亦民,如果让土匪混进来就不仅仅是麻烦事那么简单,往往就有可能里应外合,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招来的人员都是送上西山训练基地,更为了迷惑外界,训练基地还分为多个,这样一来外界根本就不知道招了多少人。

西山除了有从上海购进的枪支和弹药运来,还有源源不断运来各类物资,更是从太湖附近采购了大批粮食。

刘晓燕自从来到太湖,江南水乡的景色让她非常喜欢,唯一觉得不美的,就是这里的主食大多数是大米饭,少量的面食还是从上海运来的面粉做成的。

陪她来西山的还是刘正军,两人带着一帮孩子从西安到上海,一路上互相照顾,年龄又相仿,又身处异地所以倒是产生了一些情愫,不过因为刘正军本身是排长,又是神枪手,参加与法军在徐汇华人界战斗后才被安排过来。

当然也有保护刘晓燕和二十名孩子安全的目的。

刘正军给刘晓燕讲了不少与青帮和法军战斗的事情,虽然那天晚上进攻张啸林公馆的战斗他没有参加。

“我听林东财说过徐先生对将来会有些安排,”刘正军他们当初从西安来的这些人,都知道林东财这个帮主是冒牌伙,但又没有别的具体职务,因此平时称呼时还是直呼其名。

刘正军说道:“林东财说过,下来我们主要对手就是日本侵略军,听说日本人的实力很强的,所以就多些准备。”

刘晓燕问道:“那后面我们咋做呢?”

刘正军回答道:“后面主要是练兵,而且也不光是练兵,还要提高士兵的文化,否则将来有些武器都不会用,除你外,我还知道又林东财在上海招了一些教员,说是争取每个连都配一名教员。”

实际上,徐远山不仅让林东财招教员,还让他想方设法招一些医生,正规医院的医生招不了,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也要。

几十人或几百人的队伍能凑合,当部队上千甚至几千人后,没有正规野战医院,就会加大伤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有米了没有人做同样是问题。

所以,刘晓燕到西山后的主要工作,就是用国语教新、老战士文化,虽然陕西话与当地的吴语差别很大,刚开始交流时有些别扭,但还是能交流的。

这时候初来西山,徐远山的龙组、龙帮这两部分结构没有完全理顺,刘晓燕从西安带来的二十名孩子暂时也没有安排就随她一起帮助教士兵文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