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远山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在泰国隔离期快要结束,能够自由外出,各类瞄准镜配件和卡座,不过就是小加工而已,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吗?
就连教员也激动拍了一下桌子:“这太好了,不说重机枪10倍瞄准镜,一个团选上一百支性能较好、射程最远的步枪配四倍瞄准镜,敌人士兵连进到两百米距离都没有机会,我看国民党军队还怎么打。”
事实上,这就是日军的战术,三八步枪三、四百米有效射程对国民党军队汉阳造一、两百米有效射程(中正式步枪两、三百米有效射程仍被三八式步枪压制)、掷弹筒压制机枪、步兵炮压制迫击炮。
而且有心计的日军从一开始就强调士兵射击精准度,每名士兵每年训练射击子弹都不低于两百发,而国民党军队士兵许多人还没有开过几枪就被拉上去当炮灰。
这也是国民党总是宣传日军火力强大的原因。日军这样的装备这也算火力强大,那么美军装备呢?德国和苏联的装备呢?
所以,可见“井底之蛙”的成语说得如何正确了。
最后,教员又叮嘱徐远山:“徐先生离开前,最好再来司令部一趟,我们还有一些事情要交流。”
徐远山点头应了下来:“好的,打完后,我还要回来准备给王稼祥领导看病,看看能不能动手术把腹部的弹片取出来。”
直到前方侦察连发来敌军确定来下来的线路和行军具体情况,彭军团长和林军团长把作作计划进行调整后,徐远山才离开司令部,去进行有关作战布置。
24日上午10时,曾万钟第十二师才离开东泉乡朝南进发不到十公里,就陷入红军的埋伏。
因为红军派出配有电台的侦察连一直跟踪第十二师,知道该师行军情况,队伍确实拉得很长,都快超五公里长度,但是差不多是以团为单位。一个团内部营连之间距离近,团与团之间距离就远一些。
得到具体情报的红一方面军也调整了布置,原来作战计划中的红三军团两个团任务是拦头阻尾,变更成了这两个团负责包歼敌人后军一个团,然后再往前压协助红一军团的一个团包围敌人另一个团。
和原计划不一样的是,拦头只放红三军团的一个营,不过协助的阻敌前进可是有徐远山安排十个开山炮和二十个石雷。
其余红军主力集中猛击第十二师中部近四个团,这段路程不仅布置了众多开山炮和石雷,还集中了主要迫击炮、远程精准射击的重机枪。
红军雷霆万钧之势直接拍到第十二师的中枢,在满天落石,随后又是雨点般的迫击炮弹,还有不停收割机枪手和迫击炮手的重机枪子弹,在师长曾万钟受伤后,直接打崩了。
这种时候,军队被打崩,又逃散不出去,在红军冲锋分割包围之时,一堆一堆或整片整片的士兵陆续投降。
下午4时,战斗结束,红一方面军全歼第十二师全部,击毙八百余人,击伤一千四百余人,其余的四千人投降。
李山是下午3时就离开战场,这时战场态势已经明朗,进入打扫战场时间段。
回来后,徐远山给王稼祥做了一个手术,赵石尔也随他回来当助手,帮助验血、输血准备工作。
和前面做过的手术相比,这手术也没有复杂到哪里,主要是要确定弹片位置,如果定位不准的话开口就会大,时间也长,危险性就更高,这也是徐远山宁愿少带一部电台都要把便携式b超带过来的原因。
他无法承受失败的风险。
多种准备工作到位,手术很成功,根据王稼祥的腹部感染情况,还注射了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皮试过后,还打了青霉素针剂,最后护理及后期观察全由赵石尔负责。
天黑前,徐远山来到了司令部见教员,才知道教员为什么说要和他进行交流。
进入甘肃近一个月,通过在各地的调查研究,土共意识到根据地和红军将会面临一个严峻的考验:粮食紧缺。
这两、三年,陕西、甘肃受早灾影响,粮食非常紧缺,为什么红二十五军当初在秦岭都坚持不下来,因为当地山区无法养活这五、六千人的军队。
正式谈话开始时,除王稼祥养伤外,其他政治局常委都在。
教员询问徐远山:“徐先生知道今后一、两年红军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吗?”
这在原时空已经有了答案。
徐远山轻轻说道:“粮食,能让红军生存并发展的粮食。”
教员又询问:“徐先生知道粮食生产困难在哪里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船说手机版:https://m.shumkj.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