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战地医院院长的惊讶---(2 / 2)

赵章成带着炮兵营已经离开,他们是返回贵清山的驻地,炮兵营必须跟随主力行动,离开时带走缴获的8门迫击炮和所有的炮弹。

这次因为打了国民党新编十四师一个措手不及,敌人的迫击炮炮弹几乎没有使用,有近五百发。

为此黄克城还安排红军第11团抽出一个营和俘虏的两百名炮手帮助赵章成把迫击炮和炮弹运走。

现在,红一方面军的炮兵营才名副其实,甚至可以称炮兵团,共有22门82迫击炮,其中原有6门,徐远山送了8门,这次又缴获了8门。

不过赵章成也清楚,等炮手训练完毕,大部分的迫击炮还会分到各师或各团,炮兵营能留下七、八门就不错了。

徐远山做完手术,在移交伤员时见到戴济民。

听到另一名干部介绍说,这是红一方面军战地医院的院长戴济民时,徐远山赶紧上来和他握手。

徐远山对红军里的医生非常敬重,这些人参加红军前要么是医院院长,要么是主治大夫,待遇都很丰厚,但他们就是舍去这一切,亳不犹豫就参加了红军。

红军里的医生,在原时空里有一人是开国中将,五人是开国少将。苏区“四大金刚”中老大傅连是中将,老四李治是少将。

有些遗憾的是,戴济民在新中国成立后,就离开军队体系到卫生部工作,否则至少也是开国少将。

徐远山告诉戴济民说,他自己确实没上过医学院,大学时学的是机械专业,仅是自学一段时间的西医。

“我那些徒弟啊,真没有多少医学知识基础,我虽然准备中医方面的书籍让他们自学,但这远远不够,将来希望戴院长多多指导他们。”

戴济民说道:“他们带来了许多先进的药品,我以前都没有见过,效果真的很明显,他们使用起来也是非常熟练,这年纪已经是做得很不错了。”

徐远山心里清楚戴济民是拐弯抹角打听药品情况,作为医生见到如此有奇效的药品有好奇心很正常,特别徐远山还不限制使用,给国民党伤兵使用,还给老百姓免费使用。

徐远山点点头,然后说道:“这些药品很先进,也不是我生产出来的,目前来源是最高机密,至于数量,你放心使用就是了,今后红军不会再存在缺医少药的情况,包括你如果遇到别的特殊病例,需要治疗某方面疾病的药品,可以给司令部提出申请转发给我,我们想方设法给你们医院弄来就是了。”

听到徐远山这样一说,戴济民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在红军里学习过有关方面的纪律要求,下来后我会在医院里强调纪律问题,让医生和护士不要去打听也不要传言。”

徐远山微笑说道:“医生有好奇心理很正常,这也是一种学习欲望,但现在确实是非常时期,希望大家能多多理解,这些药品使用和注意事项,我这些小徒弟基本是胜任的,而且过一段时间,应该还有多名徒弟从十五军团调来加强给你们。”

戴济民一听就喜出望外:“那就太好了,这样红军伤员就得到很好的救治,牺牲的也会更少,伤员康复后又能增加部队战斗力。”

这时,龙组部队通勤连连长李光生来找徐远山,递给他一份刚截获的情报,徐远山拿过来看了看,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交待李光生去给教员转发。

徐远山站起来后,又和戴济民再次握手:“戴院长,现在又有新的战斗任务,我得先走了,你们最好也尽快收拾好这里,说不定你们也同样要动身。”

红一方面军第三军团的两个团和徐远山的龙组部队在黄克诚统一指挥下,打下岷州城,这真是太重要了,对后期红一方面军的影响也很大。

因为交通原因,攻克岷州城后,南边四川进来的有雪山和腊子口天险封堵,西边是国民党势力较弱的青海,东面不仅交通不变而且有十五军团的部队帮助牵制,红一方面军就可以集中力量应对北面的敌人。

这是红一方面军自长征以来的第一块根据地。

中央红军长征过程中为什么发展艰难,就是没有一处立足之地,不停被二十多万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

每一个地方都是匆匆而过,不仅招不来多少人参加红军,就连俘虏也无法转化。

还有就是缺少武器弹药,红军不能自产武器,进入甘肃后扩红招兵近三千人,缺少武器问题更加突出。

这也是彭军团长见到徐远山后,就先盯着龙组部队多出的武器原因。

现在红军以微小伤亡情况,完全拿下了岷州城,逼降了国民党新编十四师,缴获了三个团的武器弹药。

这可是三个团的武器弹药啊。

这对长征中,每支步枪平均只有五发子弹的红军来说,匀一匀整个红一方面军每支步枪就有三十发子弹,战斗力提升了多少?

教员是收到黄克诚发来攻取了岷州城的电报后,没让红一方面军司令部行动,自己和两位干部带着红军一个排就要赶到岷州城。

红一方面军现在极需快速增加实力,以应对国民党军队的反扑。

才走出十几公里,仅是三分之一路程时候,司令部派出一个骑兵班追了上来,送来一份紧急军事情报……就是徐远山截获到的敌军调动情报。

拿到情报的教员爽朗笑了起来:“又有人送枪炮来了,我们马上返回司令部,岷州城哪里就让黄克诚整吧,告诉他不整出五个团的部队来,以后就不要指挥作战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船说手机版:https://m.shumkj.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