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山地战马家军骑兵(1)---(1 / 2)

8月20日下午,徐远山回到龙组驻地,等二十名神枪手到来后就立即出发。

龙组部队现有343人,在增加红二十五军选出的二十名神枪手后,其战斗力已经不亚于刘震率领224团上千人的北上部队。

暂且不说北上部队只有一半的战士有武器,龙组部队最初近一百人都经过充分的训练和实战。

现在每一位战士都有武器,把重机枪留给韩先楚部后,还有八挺轻机枪。

最关键是打下天水城后,补充了弹药,随224团进入西山根据地以来除少数战士跟刘振斌参加西兰公路阻击,大多数战士就没有参加过战斗,除了少量训练耗弹外,每支步枪配弹仍有两百发。

而新来的神枪手持不同类型枪支担心子弹不好找,所以各自也带了两百发专用子弹。

因为龙组部队人数已经不少,又有七匹马帮助驮运物资,徐远山就把西兰公路破袭战还剩的炸药、雷管及导火索也都带上。

凿岩机和汽油也带着,这是个大杀器,徐远山想法很简单,有了凿岩机和炸药,那可是随时随地就能够设置地雷。

被敌人追击的时候,就在路边找块大石头,钻孔后填入炸药,弄好拉发装置,连地雷伪装程序都省了。

不管是马家军还是东北军,或者胡宗南的部队,谁追炸谁都不用商量的。

而想包围龙组部队,除非一天内能攻破所有阵地,否则到晚上时候包围部队就会遭到拥有夜视仪的龙组部队反噬。

正是因为知道刘震率领的北上部队如入险境,徐远山决定配合他们。

而韩先楚指挥的两个营对付东北军一个团,以韩先楚的指挥才华真是能够手到擒来,就算灭不了一个团敲掉一、两个连还是轻而易举的。

这一战过后,估计224团兵力都超三千人,等到和教员带的中央红军会师,搞不好224团就能升格成师级单位了。

而且通过徐远山的帮助,这个时空红军拥用的地盘就比原来时空陕北几个县弹丸之地大了许多:陕北、陕西秦岭、甘肃庆阳、陇东和陇南。

至于今后在这些地盘上双方交战和管理,他不会去考虑也没有这本事,土共能人多了去,他只负责在经济上帮助就行。

当然,有了这么大的地盘,北上红军部队肯定会比原来时空多更多。

至少贺龙率领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不用绕大圈再跑去川西的松潘,现在的甘肃大混战肯定传遍了全国。

北上两天后,龙组队伍来到关山附近,此处是华亭西南方向三十公里的山区。

徐远山和刘振斌约定了多个联络地点后,把龙组部队交给刘震指挥,自己独自离开返回现代时空的西安。

回到西安的大仓库里,徐远山照老规矩先给自己化装,然后把仓库门锁好,就开始在小车间里进行瞄准镜卡座加工,把这些配件加工完后,他开始着手弄遥控触发器。

这个小车间当时他专门设计装起来的,有着隔声的功能。

现在的淘宝网上有电雷管销售,但徐远山可不会傻着去购买,这东西在现代时空是严禁品,除非有经营或使用许可,否则就不要去触碰。

但民用发火管却不是属于禁品,加上一个自带纽扣电池的接收遥控信号集成块,配上一台100航模级别遥控器,就可以遥控引爆。

如果这次觉得遥控距离还不够,下次再带上一台功放。

民国时空雷管并不缺,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手榴弹。

现在加工好遥控发火管后,回到民国直接装到雷管里就行,西兰公路破袭后还剩下近两百个雷管。

这次时间不充分,暂时先加工两百两个遥控发火管,下次再多弄一些,如果雷管不够就拆手榴弹里的雷管用。

徐远山并不知道,他离开后的民国时空五天时间里,刘震率领的北上部队和马家军骑兵部队就打了几仗。

伤亡并不算太大,但问题是马家军骑兵部队却像狗皮膏药那样紧贴着红军北上部队不放,而且山区周围参加围追堵截红军的骑兵越来越多。

无奈之下,刘震率红军北上部队进入六盘山的山区,哪里的山路能严重限制马家军骑兵部队的机动能力。

而龙组部队仍然留在关山附近,他们必须就在这里接应徐远山。

好在刘震部人数多,目标明显,他们进入六盘山后也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走了,所以龙组部队才能潜伏下来。

这次和马家军骑兵部队交手,也让连长刘振斌觉得非常憋屈,如果不是这次北上准备着充足的粮食,就算在山区里生存都成问题。

山地里马家军骑兵部队虽然不能发起集团冲锋,但机动能力太强了。后面追兵不断,前面的村寨还被敌人骑兵部队提前占据,北上部队只能绕村子走。

开始马家军追击甚急,往往逼近到北上部队后面不到三百米的距离。

不过这支红军部队里有众多的机枪手和神枪手,不时被击毙的骑手也让马家军骑兵部队知道这支红军比半个月前他们追的那支部队更不好惹。

不能形成集团冲锋,谁怕谁呢?

说起来,如果马家军骑兵下马和红军作战,吃亏的反而是他们自己。

那就只能团团围困,你红军所带粮食能吃十天半个月,还能吃一个月不成?

所以龙组部队虽然也是受困,但危险性并不是很大,何况刘震带红军北上部队进入六盘山后,刘振斌的压力更小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