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合作计划落地---(1 / 2)

吴焕先继续说道:“为了方便和徐先生联系,经军领导开会决定把另一部电台就配给徐先生领导的加强排,方便双方联系,这是报务员李光生,另一位是支援给徐先生的二十名战士中职务最高的刘振斌排长。”

吴焕先不说已经和中央联系上,只是说慎重研究,不愧是红二十五军的政委,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闻听到这样的结果,徐远山立即精神大振:“真是好消息,等会让张池明带军供需部和我做好物资交接,今天迟一些时候我亲自去操办电台的事情,争取十天之内给红军整来四部电台,一个月内再整四部,主要是每次运送过程有些限制,一次太多不是很安全。”

吴焕先关心问道:“需要不需要红军做些什么配合行动吗?”

徐远山摇摇头:“将来我个人的一切行动都不会影响到红军的作战计划,你们该如何行动就如何行动,加强排所有运动都会通知你们。当然,如果这次能安排几名的骑兵陪同我去秦岭山中走一趟最好,我准备在秦岭山里的(今周至)县老县城去考察一下地形,明天早上就赶回子午镇,然后再去西安进行安排,十天左右有可能在老县城哪里交接电台,刘振斌率加强排明天起带上补给就到哪里边进行训练边等我,等我们拿到电台后再追赶上部队。”

吴焕先沉思了一会,然后说道:“这样更好,红军是计划明天就开始西进,你们可以自由行动,有电台双方可以随时联系。”

徐远山似乎又想去一件事:“刘振斌排长,你现在把那20名战士召集起来,然后在军部门口等着,有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马上去完成。”

等刘振斌出去后,戴继英笑着说:“徐先生用人还是用着很扎实,才归你一分钟,马上就派了重要任务。”

自从决定与徐远山合作后,红二十五军的领导不再把徐远山称为大夫而是称为先生。

徐远山虽然不喜欢和戴继英打交道,但也不会在当众给他难看,所以也笑着说:“这是考验他们的一个最好办法,等会我带他们去取回让你们红二十五军转交给中央领导和中央红军价值九万元的金条和银元,就是让他们这些战士知道如果将来不能保守秘密,造成我们双方合作破裂,自然就是红军的罪人了。”

徐海东本来就一直没有说话,这时听到9万元金条和银元,也惊骇插话:“你说多少?要我们给中央转交9万元的金条和银元,我的天,我们红二十五军刮完锅底才不到7千元呢。”

徐远山翻了翻白眼,不可置否说道:“9万元很多吗?大头还是我去上海不到二十天赚的,现在知道为什么我要向你们要兵了吧,就是后面赚太多了,那些青帮土匪眼红了我只能跑路。”

徐海东可不甘心:“可我们红二十五军当了长工却没有一分钱的工钱啊。”

这位大将并不是不知道这次与徐远山合作,红二十五军占了多大的便宜,多弄些不好吗?

怎么样说都是革命的需要。

徐远山可是从后世的影视剧里知道,战争年代土共的高级将领都不是省油的灯,比如“亮剑”里陈赓大将收拾李云龙的事情,就是队伍里所谓的打秋风,都是想把自己领导的部队装备更好。

徐远山忍着笑,说道:“好吧,就算我欠你们红二十五军的,以后每个月也给你们准备一万银元,不过现在只能先计账,还得等我去上海折腾出局面后再说。”

徐海东喜笑颜开说道:“如果到时候你觉得人手不够,我们还能多给你一些人。”

等到徐海东知道将来徐远山在上海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元收刮,他是不是还像今天这样开心?

徐远山摇摇头:“红二十五军目前兵力不是那么充裕,我可以另外想办法。”

吴焕先赞同点头:“徐先生,你们如果自己能解决补给的话,有机会加强排可以自主扩充,对了,这支部队你们不打算另起名字吗?”

徐远山说道:“名字已经考虑好了,准备称呼为中国龙组,这样外人也就不会从称呼上知道兵力和实力。”

吴焕先似乎又想到什么:“徐先生,你们的组织能搞到神奇的药品,又能搞到军事上罕见的电台,不知道国民党军队调动方面的情报也能收集一些吗。”

关于国民党军队情报收集,徐远山知道将来红二十五军进入甘肃后,战斗过程与原时空不一样,那么历史上记载的国民党军队调到的一些资料无法再使用。

不过前期的历史记载还有一定参考作用,目前也是蝴蝶效应影响最小的时期。

徐远山知道可以用现代科技破译民国的电台通讯密码,因此早把民国电台密码破泽作为课题交给了杨国柱,让他联系无联电爱好者协会的成员(只有他们能提供正常使用的电台)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密码专业的硕、博研究生进行开发研制,建立一个完整的监听和破译系统,也不知道进行到什么地步了。

该大学前身是1931年成立的中革军委无线电学校,现代时空密码专业全国排名第一,听说杨国柱还安排人员前往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集民国时期国民党军队往来的电报,作为数学建模的一些元素参照,如果能收集到当时的密码本就更好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