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合作条件(2)---(1 / 2)

这时吴焕先脸上显出些许不满,可能认为戴继英不应该打断对方的说话,要知道现在对方所说的每句话都很重要。

徐远山倒是不置可否:“组织名称叫共文,但至今没有公开,成立时间不长,领导层和所有成员都是中国人。至于说如何合作,涉及太广泛,更多的更深的合作以后还会与你们上级中央领导商谈,现在只能就与红二十五军合作先谈一谈:我方将会给你们提供暂时我方能办到的一些人员和物资支持,比如我招的第一批13名弟子和能治疗五千人以上的一批药品送给红军;还有我方在两个月前就开始准备的两万斤麦面、五百匹布匹、两百斤食盐;一批陕、甘、宁的地图和中医书籍;将来还有可能获得我方搞到的通讯器材和后续的药品。”

徐远山在过来路上虚拟出一个组织,但一时又没有想好名字,他觉得现代网上的援共文不是拢聚了许多读者吗,这也算是一个爱国爱共的团体。

援共文,前面的“援共”是不能用的,如果低估蒋光头及其下属“中统”“军统”,那纯属作死,不死也得脱层皮。

前面两字不能用,就用后面两字“共文”,这应该算中性,中统和军统不能认为共文就是通共吧,你家的国父还不是孙文吗。

粮食、布匹、食盐都是民国时期紧缺的物资,这是徐远山通过治疗建立起人脉关系,让牛子青带人用两个月时间慢慢积攒起来的。

当然,这时候红军处境困难,也是惊弓之鸟,双方合作你不提出什么反而不易得到红军的信任。

果然,吴焕先直接问道:“你们给红军提供这些东西,那么又希望从红军这里想得到什么?我们红军可没有这么多的钱款。”

徐远山当然知道红军没有多少钱,但如果不从红军这里得到一些实际好处,他们也不会相信合作的诚意。

所以他说出了想从红军得到什么:“我方的组织是刚成立不久,没有任何一点军事力量,实在难以保护目前药品在商业上的利益,所以这次合作,我方希望你们红军暂时给我们支援二十名战士,以后可能还要几十个人,前面的二十名红军战士和我的第二批徒弟组成一个加强排,另外给这个加强排提供三十一支步枪、三挺轻机枪和四十支手枪及充足的弹药,我知道你们红军现在不缺武器和弹药。此外,我和这个加强排以友军身份还要随你们红军行动两个多月时间,进行实战积累经验,如果产生伤亡与红军无关,最后这支部队将前往上海保护我方在上海的商业利益。

支援我方的二十名战士,最好有作战经验,年龄超过17岁的,可以腿脚不太利索甚至有旧伤或身体虚弱一些的红军战士都行,但希望能脱离红军组织,只要我方不违反三大原则:不损害中国土共和红军利益;不欺压劳苦大众百姓;不损害中华民族利益。那么就必须服从我方指挥和命令,不得将我方的任何秘密透露给土共和红军,当然如果我方违反上述三大原则,这些战士可以直接离开回到红军队伍。”

武器弹药现在红二十五军真不缺,这里用一个小故事就能说明,红军在陕北会师后,韩先楚也升任了团长。

23岁的韩先楚是比较张扬,逢人就说他的部队战士好,武器多。

这也是事实,韩先楚部队轻机枪可是都配置到班了,所以就有人想打他的秋风。

这时韩先楚才觉得不对,自己咋就成了小肥羊?

每当有人上门打秋风,他只好苦着脸强调,这是红军战士用血换来的,不可能白送出去,除非拿炮来换。

尼玛,这不是开玩笑吗,整个红军部队才有几门缺胳膊断腿的大炮,想要炮你咋不上天要呢。

所以事情才让他扛过去。

现在徐远山提出需要的这些武器弹药,对红二十五军来说真算不了什么。

甚至手枪里还有不少是勃朗宁手枪,最合适给徐远山的女弟子用。

当然,徐远山提出要武器弹药成立一支友军随红军行动,除锻炼出一支队伍外还另有用意。

他在后世收集资料时,就发现历史上红二十五军西去进入甘肃后,面临南边四川方面胡宗南部队的进攻、东面宝鸡方面张学良东北军进逼、西面有甘马的骑兵部队追击。

在敌人二、三十倍兵力包围下,红二十五军无法站稳脚跟只能且战且往北走,一直进入陕北才和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会师。

这段时间战斗经历,红二十五军遭受到较大的损失,一些干部包括政委吴焕先就是这时期牺牲的。

而当初红二十五军可是设想在陕、甘、川交界建立根据地迎接北上的中央红军。

而在这个时空,如果红二十五军答应合作,那么他准备利用友军身份帮助红二十五军在陕、甘、川交界站稳脚跟,建立起根据地,成功迎接中央红军北上,同时也避免历史上红二十五军与陕北二十六、二十七军因为来自不同地方开始所产生的矛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