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会如此不留余地,也是有原因的。
三个月前,实在是没钱的皇帝,就发动了一次募捐,希望百官,勋贵们能捐助一些钱,好让兵部多招募一些敢战的猛士,来守卫大家赖以生存的京城。
崇祯在位十六年。
“兵荒四告,流寇蔓延”。
“臣僚之党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国家之法令已坏,边疆之抢攘已甚,国事内外交困,积弊难返,时局难以挽回。”
从未有过风调雨顾的时候。除了年年从未断绝兵事之外,还需应对各地此起彼伏的干旱、地震、蝗灾、疾疫。要剿流寇,要赈灾区,要防边患,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件东西,那就是:钱!
时局如此,财政方面的严重危机不可避免。万历时的年军费开支不过三百多万。
崇祯年仅仅用于军事的“剿饷”、“练饷”、“辽饷”已高达一千六百万。
皇帝自然深感国库空虚,手头拮据。把这财政危机转嫁于民之后,结果是“饷加而田日荒,征急而民日少”,导致恶性循环,让“饥馑洊臻,外讧内叛”的局面更加恶化。
无可奈何之下,贵为帝王的崇祯也顾不得许多了,只好砸锅卖铁,把宫中的金银器皿拿出来应急,甚至变卖从万历时积存下来的老人参,剩下来,就得号召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助饷,采取募捐一策了。
崇祯十二年,崇祯找上了富甲一方的皇亲武清候李国瑞(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船说手机版:https://m.shumkj.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