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桓抵达铅山城外的第一天,只是部署兵力和扎营,并未发起攻城。
第二天,攻城军队推出了大炮,进入到离城门五百米距离,才刚开始垒炮台,城头上的兴复军炮兵见状,淡定地用新式大炮轰过去,击中了还没垒好的炮台,沙石四散溅射!
兴复军的这一轮齐射,吓得攻城军队纷纷推着笨重的大将军炮后撤,再不敢进入五百米范围。
后面的金声桓见了,气得脸色铁青,沉声道:“那是什么大炮,竟然能打得这么远,这么准?”
王得仁在一旁道:“这兴复军的强悍,八成靠的是火器犀利,之前我们就打探清楚了,他们能打败郑军靠的就是火器之利”
金声桓神色沉重的点点头:“要不是早就知道那兴复军难缠,我也没必要出动五万大军了。”
金声桓接着道:“吩咐下去,出动两千人,快速冲到城墙下,这样他们的大炮就打不着了,然后用厚木板挡住城墙上的弓箭和火枪,这次务必要掘掉城墙!”
王得仁迟疑了下,问道:“将军,两千人...是不是太少了?”
金声桓神色狠厉地盯了一眼王得仁,王得仁见状内心一颤,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金声桓这才意味深长地道:“让你的那两千人上!”
王得仁想到了炮兵狼狈撤退时,自己手下的部分将领甚至发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声。
王体忠被杀后,他的旧部名义上归降金声桓,但实际上归王得仁节制,在那场兵变中,少部分高级将领得到了好处,但中下层军官是没有得到什么好处的,他们一边不得不归降金声桓,一边又不服金声桓,更是看不起背叛旧主的王得仁。
所以看到金声桓寄以厚望的大炮部队吃了瘪时,王体忠的旧部心里暗爽。
王体忠的旧部本来是走投无路才降清的,后来听到风声说李自成并未死去,王体忠和部下已经有反正的打算了。
现在王体忠已死,许多心向李自成的部将也已被杀,中下层军官决定不了什么,只能被迫投降金声桓。
对许多王体忠旧部来说,兴复军不是他们的生死大敌,也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这场战役金声桓胜也好,兴复军胜也好,都无所谓。
甚至王体忠旧部更乐意看到兴复军胜出,到时候顺势投降了兴复军,也比看金声桓和王得仁这两人的脸色好。
金声桓能拥兵十几万,王体忠旧部对他的不满,自然不会看不出来,为了安抚王体忠旧部的情绪,和不再次引起动荡,已经暂缓了打乱重编的做法了。
本想挟这次的大胜之机来重新整编王体忠旧部,但大战还未开启,王体忠旧部就敢当众不给金声桓面子,这让金声桓怒从中来,决定让两千名王体忠旧部上去做炮灰,以儆效尤!
王得仁虽然知道金声桓在怒头上,但也不得不劝道:“将军,您让他们上也可以,但两千人还是太少了,而且以兴复军火器之利,两千人上去也不会有什么斩获...”
“四千人!”金声桓也知道用兵不能太过感情用事,如果坚持让两千人上去送死,引得王得仁对自己不满,那就得不偿失了。
“是,将军英明!”见金声桓这么听劝,王得仁内心窃喜,也不再说什么,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