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调侃打趣,也有女子投来羡慕的眼光,在这个极重门第的时代,婚姻与利益密不可分,想觅得如意郎君,实在是太难。
“看看灯谜吧。”众人道。
“乾之一九,只立无偶,坤之二六,宛然双宿。”花灯上的字谜,是一首诗。
“今日是个好彩头,若人群之中有人猜中,也视作娘子的奖励。”年轻人拿来笔墨道。
于是众人纷纷帮忙猜测起了这首字谜诗的答案,“乾之一九…这是何意?”
“乾坤是阴阳卦像吧。”
围观者有数十之众,一连说了好几个字,年轻人都只是摇头。
平阳公主看过一眼后,便在竹片上写下了一个字,“若是出自易经,想来我不会猜错。”
年轻人看了一眼,笑眯眯的鼓掌道:“娘子与郎君,天作之合。”
“怎么会是个土字?”众人看着竹片上的字诧异道。
“娘子是怎么猜出来的?”年轻人看着平阳公主问道。
“乾坤卦象,出自易经。”平阳公主解释道,随后她又在竹片上画出了乾卦与坤卦,“乾卦为六阳爻,乾之一九,只立无偶,便是独立的一竖。”她将笔画圈出,而后倒转竹片。
“坤之二六,宛然双宿,坤卦为六阴爻,宛然双宿,即为阴爻并列,阴阳爻相结合,便是土字。”
经过一番解释,众人恍然大悟,“果真是出自易经,可也太难猜了。”
“珺璟如晔,雯华若锦,娘子学识过人,就连易经都如此通晓。”年轻人不禁夸赞道。
“天下藏书无数,可不止有男子能读。”平阳公主回道。
“即便是男子,恐怕大多人,也没有娘子这般学识。”年轻人又道。
“谜题已破。”年轻人又拿来了全新的笔墨,与上好的蜀纸,他看了一眼二人,于是笑道:“明月皎皎,两位佳偶携手同游,这已是人间一景,我心中的画,已有定数,想来二位得之,也会满意的。”
他已猜到平阳公主想要的画,于是直接提笔。
不到一刻钟,二人的身影便跃然纸上,“夫人觉得,是否可行?”
平阳公主接过画,画中的两个人,要更为动情,貌合神离,更像“夫妻”。
“我看着甚好,先生技艺精湛,这画上的人儿眉目传情,可比真人看着,还要生动,萧郎觉得呢?”平阳公主夸赞过后,又问了问身侧的木头。
萧怀玉看着画上的自己,取灯献于公主,眼神中的爱慕之情,已从画中溢出。
对于平阳公主满怀期待的问话,萧怀玉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半天扭捏着憋出了两个字,“甚好。”
年轻人的画,吸引了许多人,他们纷纷夸赞,还有出高价买画的。
“先生可卖画,我们可以出高价。”
“某不卖画。”年轻人却回绝道,“况且,今日的笔墨已用尽了。”
“笔墨怎么会用尽呢?”想买画的看客不解道,“这不是还有吗。”
“凡是都讲究缘分,”年轻人回道,“这两位郎君与娘子今日与某有缘。”
“时候不早了,诸位请回吧。”年轻人将小摊收拾好。
“你叫什么名字?”平阳公主见他要走,于是问道。
“我以四海为家,各地写诗作画,二位贵人身份不凡,今后再无相交的可能,因而不必知我姓名。”年轻人笑眯眯的回道,“前方路远,恕我不能久留,二位,玩得尽兴。”说罢,他便背起竹篓向二人作揖拜别。
平阳公主也没有继续追问,只是将画小心翼翼的收起。
“公主为什么不解释?”萧怀玉跟着平阳公主继续穿梭在闹市。
“解释什么?”平阳公主回头问道,“对你我而言,他说的也没有错吧。”
“哦,我忘了,你这一世娶了顾氏呢。”平阳公主很快又道,“所以我算什么,萧将军的情妇吗?”
“公主。”萧怀玉挑眉。
“所以,在萧郎的心里,我究竟是什么?”平阳公主收起那疯掉又玩笑的模样。
月色之下的平阳公主,虽衣着朴素,却也艳绝,萧怀玉看得出神,“风雪,可会同驻?”
“那我是不是要问,雪落之时,风可会停留?”平阳公主反问。
萧怀玉杵在原地没有给出回答,平阳公主便拉着她去了楚河。
“适才乘车时,我看到河畔有许多升天的孔明灯。”平阳公主边走边道,“我们也去祈福吧,向神明祈愿。”
※※※※※-
——彭城王府——
李康从宫中回来,将礼服脱下,换了一身常服,于庭院中陪伴妻儿祭拜完月神,便又匆匆出门。
而此时正值深夜,月色明亮得如白昼一般,“郎君才刚刚回来,这就要走吗?”永宁公主将孩子哄睡之后追了出来,见李康穿着一身便服,不知作何去。
李康回过身,耐心的解释道:“陈将军故去后,大将军宅就剩妤娘一人,今日是中秋,再过两日我就要启程去齐国了,所以去陪陪她。”
永宁公主揪着一颗心,在她印象中,李康的身影总是忙忙碌碌,无论是他的人还是心,都从未在这个家中停留过。
“可是陈娘子尚未出嫁,中秋之夜,郎君贸然前去…是不是不太妥当?”永宁公主问道。
李康微微抬眼,他似乎从永宁公主的话中听出了什么,“我与妤娘自幼相识,我不可能让她独自一人的,请公主见谅。”说罢,他向永宁公主拱手,随后转身离开。
“郎君是不是喜欢陈氏!”永宁公主看着李康的背影道追问道。
李康愣在庭院,半只脚悬空了片刻,他站在月光下,行单只影。
“康不明白,公主是何意?”李康侧头道。
“郎君既然有此心意,为何不将陈氏迎进王府。”永宁公主道,“如果郎君是不敢向陛下开口,那么妾,可以代为。”
李康转过身,他看着永宁公主,语气有些重,“这是我的私事,还请公主,不要插手与干涉。”
说罢,李康便离开了王府,左右已替他备好了马匹。
陈文泰死后,皇帝对于陈家便没有了顾忌,安插在大将军府的眼线也被撤除。
偌大的府邸,只剩下陈妤一人,偶尔也会有一些亲族会登门探望。
“娘子,彭城王来了。”侍女踏入庭院提醒道。
院中烧着纸钱,但并不是在拜月,听到李康到来,陈氏的心紧了又紧。
她匆匆迈出庭院,可又因为走得太急,在长廊的拐角处差点撞倒。
幸而李康眼疾手快,将她扶住,“阿妤。”
陈氏接着这个契机扑进了李康的怀中,“兄长。”
左右见之,皆识趣的低头退下,李康扶着陈氏,满眼心疼道:“怎么那么不小心,这可不像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美人谋》 260-270(第9/14页)
“我听他们说,陛下让你做了礼仪使,前往齐国。”陈氏抬头说道。
“嗯。”李康松开陈氏,牵着她走到庭院。
“齐人奸诈,多阴谋诡计,楚国刚刚平定西南,兄长名声在外,此时入齐,是否会有凶险?”陈妤担忧道。
“阿妤不必担忧我,此次左卫将军也会随行。”李康宽慰道。
“萧将军的确是有能力,可那是行军打仗,如今你们要远赴他国,这是羊入虎口,不一样的。”陈妤依旧不放心道,“而且…不光是齐国…陛下因何要你出使。”
李康在陈文泰的灵牌前上了一炷香,随后回头,见陈氏一直盯着自己,于是走上前伸手抚了抚她的眉头,“别老是皱着眉头。”
“兄长总是做这些危险的事。”陈妤道。
“抱歉。”李康顺着往下,轻抚陈氏的脸庞,“总是让你担忧。”
“阿妤,现在是一个人了。”陈氏抬头道,“除了兄长,我什么都没有了。”
陈文泰战死之后,陈氏就像变了一个人,尤其是对李康的情感,不再像从前那般隐忍,也许是害怕真的失去。
而李康对陈氏,一直心怀愧疚,所以不愿将她拉下泥潭。
可作为大将军之女,她早已身在局中,李康明白陈氏的意思,“我之所以在这儿,不光是因为我答应了大将军要照顾你。”
“是因为,你是阿妤,所以我才来到这儿。”
※※※※※※※※——
——楚水——
楚水之上,有许多来往的船只,一些文人雅士,聚在一起乘船赏月,偶尔还能听到水面上吟诵的歌声。
皎皎彼姝女,阿那当轩织。
粲粲妖容姿,灼灼美颜色。
良人游不归,偏栖独支翼。
空房来悲风,中夜起叹息。
伴随文人歌赋的,还有琴曲,一些较大的画舫中,甚至还有舞乐。
楚水两岸,有不少人在放明灯祈愿,适才出章华宫时,平阳公主便是看到了此地有人在卖灯。
孔明灯易引发山火,若非中秋之夜解触了禁令,寻常时候,是难以遇见的。
天空,对于陆地上的人而言,是遥不可及,也是神秘的,而灯盏能够飞上天空,离神明更近,百姓们将寄托都书于灯纸上,祈愿神明可以看到,为之实现。
“这个灯怎么卖?”平阳公主走上前问道。
“十个五铢钱。”卖灯的摊贩说道。
听到价格,萧怀玉便要上前理论,因为孔明灯的制作材料极为简单。
摊贩看出了萧怀玉的不满,于是解释道:“我这灯,就算遇到大风也不会熄灭掉落,很灵验的。”
“萧郎。”就在萧怀玉想要争论时,平阳公主已经挑好了两只灯笼,“这两个好不好看?”
“看样子,夫人很喜欢。”摊贩看着萧怀玉笑眯眯道。
萧怀玉没有再说什么,从怀中拿出了铜钱,摊贩接过后,眉开眼笑道:“笔墨在这儿。”
“太阴星君会庇佑二位佳偶,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那就借你吉言了。”平阳公主提起笔,在纸灯上写了两行字。
“缅邈岁月,缱绻平生。”
第267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平阳公主将笔递给萧怀玉,萧怀玉虽接过了笔,却犹豫着不知道写些什么,于是便想推脱,“我字丑…”
自想起上一世的过往之后,萧怀玉便也通了一些文墨,只不过后天所学,比不了平阳公主这种自幼饱读诗书。
“祈愿而已,难道萧郎心中,就没有所愿吗?”平阳公主问道。
萧怀玉看着孔明灯,以及上面的两行字,于是提笔写下了四个字——天下太平。
平阳公主有些意外,她既没有为自己,也没有为亲族,又或者是她们二人之间,可是这四个字,却又包涵了这一切。
摊贩拿来了火折子,萧怀玉将孔明灯点燃,随着火焰燃烧,孔明灯逐渐升空,
一阵钟声响起,这是正点的报时声,自寺庙传出,正是这一声钟响,让万千盏孔明灯同时飞天。
楚水之上倒映着三千明灯,缓缓升空的火光与倾泻而下的月光相交融。
二人站在河畔,看着头顶越飞越远的明灯,微风拂面,随着水波荡漾,二人的倒影相交在了一起。
“萧郎心中的愿望,只是天下太平吗。”平阳公主站在风中轻声问道,“你还真是…纯真的很。”
“我只求一份心安。”萧怀玉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回道,“愿早日停息战火,再无杀戮尖塔。”
平阳公主看了一眼萧怀玉,随后又看着远方的无数灯火,“会如你所愿的,这太平盛世。”
忽然,一艘经过的小船传出了笛声,曲调凄凉,有哀伤之意。
“小郎君可知道哪里有船吗?”平阳公主回头看着岸上的摊贩。
“往前走二十步,就有一个渡口,那里有船。”摊贩回道。
“楚水穿城而过。”平阳公主带着萧怀玉按摊贩的提示前往了渡口,“顺着水流,一定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就像刚刚的哀乐,这才是民间最真实的样子。”
萧怀玉一路跟随,一路听从,今夜的平阳公主,似乎比以往活泼了许多,说了许多她从前未曾听过的话。
深宫之中的富丽堂皇,只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而身份,无疑是最沉重的枷锁。
权力可以满足人心的欲望,却也会失去最本真的东西。
萧怀玉找到了船夫,但却只剩下了一条并不太安全的小船。
“二位来晚了,大船都已被租去,明日才得还。”老船夫解释道,“只剩一条小船,倒是能容纳两个人,就是…只能游船观岸景,不能做其他了。”
“我便是只要赏景的,哪还有其他要做。”平阳公主顺着船夫的话笑道。
“二位气质不凡,老头儿是怕二位上了船,不安稳,回头又找老头儿的麻烦。”船夫忧虑道。
“老伯只管放心,我家郎君身手好的很,就算是落了水,她也定然会护我周全。”平阳公主再次说道,“萧郎,你说是吧?”
她不愿扫平阳公主的兴,于是点了点头,“你只管借船,出了事都由我来承担。”
二人遂租下了老船夫的小船,萧怀玉先行上船,但平阳公主未曾坐过这种渔民的小船,船在水中的摇摆不定,差点让她落入水中。
好在萧怀玉扶住了她,并用腿劲稳住了船身,这种小船,她在云梦泽之时便常用。
岸上原本担忧的老船夫松了一口气,“有郎君在,老头儿也就放心了。”随后他将船头的系绳解开。
小船顺着河水缓缓流向下游,偶尔河面上还漂浮着花灯。
萧怀玉扶着平阳公主坐在了船头,自己则在船尾摇桨。
随着船只前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美人谋》 260-270(第10/14页)
来到了支流的浅滩,两岸有宅舍,酒楼,旅店,灯火通明。
小船划过清澈见底的河水,云岸是闹市,不仅能听见各种楚乐,还有来自漠北的胡乐。
而右岸为居民的宅邸,要安静得多,忽然听得楼阁之内,传出了夫妇争吵之声,未久又起孩啼。
这些民间景象,都是平阳的所不曾见过的,小船随波逐流,萧怀玉的桨,只控制方向。
很快,他们便划入了楚水支流相汇的湖泊中,湖水中间游荡着几艘巨大的画舫。
透过船舱的窗户,还能看见胡姬曼妙的舞姿,尽管国家连年征战,国库亏空,可这奢靡之风却越来越盛。
随着画舫内翩翩起舞,小船之上响起了空灵的埙声,湖水折射着银光,平阳公主就像坐在光中一样璀璨夺目。
萧怀玉摇着桨,目光落在平阳公主的身上,越发的出神。
画舫上的文人墨客听得这埙声,便也将目光挪到了小船上。
几乎所有人,都被这道月色下的景色所惊喜与入谜,伴随着埙声,有人应和着唱起了词赋。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远处几艘画舫,与船只也顺着声音将船缓缓驶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娘子惊才绝艳,为何要委身于一条小船之上,不如到我们这画舫上来,游湖赏月,美酒佳肴,应有尽有。”画舫上传来文人邀请的声音。
“我这人,生来喜静,不喜欢附庸风雅。”平阳公主回绝道。
“长夜漫漫,如此佳节,娘子独自一人,岂不寂寥。”另外一艘画舫上也传来了粗狂的声音。
“眼神若是不太好,就应该早些去就医。”一直沉默着的萧怀玉忽然开口道。
他们这才注意到船尾的萧怀玉,因为大多人都将她当做了随从或者是船夫。
“你算什么东西?”萧怀玉的话,引来了一些达官贵人的不悦。
“你又算什么东西!”平阳公主神色骤变,她看向说话的中年男子,目光寒冷。
男子先是一愣,随后皱眉,“娘子莫要动怒,不就是个奴才…”
“你是谁的奴才,敢这么跟我说话!”平阳公主厉声呵道。
男子被平阳公主的话呛到,“你什么意思?”
“我话中的意思。”平阳公主冷冷道,“趁着我家萧郎还没有因为你们的冒犯而生气,尽早从我的视线中消失,否则…”她的脸色,忽然变得阴冷,让人不寒而栗。
画舫上的男子,本想开口骂回去,却被船中走出来的读书人劝住。
“兄长莫要动怒,此女子气质不凡,非池中之物。”
男子听后,这才作罢,命人将画舫驶离。
“商人粗鄙,不懂风趣,娘子不要与这等人一般见识。”适才夸赞平阳公主的文人再次开口道,“船中已备薄酒,不知娘子可否赏脸?”
平阳公主不语,只是将目光看向萧怀玉,船上的文人当即明白,于是转而问向了萧怀玉,“郎君可否给小生一个薄面。”
“时候不早了,我送公主回去。”萧怀玉没有理会船上的人。
“今夜月色的确是好,不过…谁让我家郎君着急回去呢,失陪了诸位。”平阳公主向船上的众人说道。
船上都是一些聪明人,自然听懂话意,于是没有再为难二人,“郎君有如此佳人在侧,着急回家也是应该的。”
文人向小船上的二人作揖拜别,“希望下次还能有缘听到如此曼妙的乐曲之声。”
萧怀玉摇动船桨折返,由于来时是顺着水流,所以返程要吃力一些,但好在水流平缓,小船轻便。
平阳公主看着她的模样,不禁笑了起来,“萧郎生起气来,还颇为可爱呢。”
“我没有生气。”萧怀玉反驳道。
“哦?”平阳公主挪了挪身子,离她近了一些,“当真吗。”
萧怀玉忽然伸出手,用蛮力将平阳公主拽到了怀中。
她想挣脱,于是伸手去推,却发现腰后的力道越来越大,二人贴得也越来越紧,推不动丝毫。
通过腰间的掌力,平阳公主感受到了萧怀玉的怒火,“还说你没有生气。”这一切好像在她的预料之中。
她伸出手,摸了摸萧怀玉脸上那道疤痕,这是为顾氏所受的伤。
“这一世,你我的变数,又会是什么呢。”平阳公主忽然改变了态度,她的眼神极尽疯狂,“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冷漠又充满了威胁的语气,让萧怀玉屏住了呼吸,仿佛下一刻就要被拉着坠入这无尽的湖底。
“萧郎不想知道,怀凝在你死后的结果吗。”平阳公主见威胁有效,于是故意用言语刺激。
但于萧怀玉而言,妹妹是她的底线,在听到平阳公主的话中有关于妹妹时,萧怀玉瞬间暴怒,并伸手掐住了平阳公主的脖颈。
虽然有些难受,但平阳公主并没有出手抵抗,她要的,就是萧怀玉最明确的反应,顺从,或者反抗。
※※※※※※※※——
太康五年,八月十七日,楚国遣使入齐贺寿,由左卫将军萧怀玉领一队人马护送。
驶团从楚京东门出,亲族们则在东城门前相送,来的大多都是女眷,其中还有彭城王妃。
萧怀玉这边倒是没有什么人,检查完朝廷给齐国的贺礼她便跨上了马背。
“王,可以启程了。”她骑马赶到李康身侧提醒道。
“不道别吗?”李康看向城楼,平阳公主就站在城楼上。
萧怀玉摇了摇头,“我去哪儿,她都能看见。”
“启程。”李康遂下令。
“驾!”萧怀玉握着缰绳,在青骢踏出步伐之前,还是回身看了一眼城楼。
第268章入齐
“公主,他就这么去了齐国吗。”琦玉随在平阳公主身后,看着城楼下逐渐远去的使团,“先前齐国九皇子的事不了了之,难保她入齐之后,齐国皇帝不会重翻旧账。”
“齐国皇子之事,已过去了两年,就算齐帝真的记仇,有李康这个智囊在,也会护她周全的。”平阳公主冷冷道,“若论狡诈,恐怕齐国还比不上楚国的皇帝呢。”
“公主是觉得,陛下让彭城王与李康出使,是有意…”琦玉没敢再说下去。
“齐国的内政,比楚国好不了多少。”平阳公主道,“只怕她们入齐之后,会卷入夺嫡当中,这才是最棘手的。”
“需要增派人手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美人谋》 260-270(第11/14页)
齐吗?”琦玉小心翼翼的问道。
平阳公主摇了摇头,“比起燕国,齐国才是真正的龙潭虎穴,不过…还有一个未知数的齐国公主呢。”
“是临沂公主吗?”琦玉愣道,“可是她毕竟是齐国的公主,这种时候,还会讲私情吗。”
“如果是我,也许会放过李康,但是萧怀玉,绝对不可能活着从我手中离开。”平阳公主阴狠道,“但是很可惜,临沂,不是我,萧怀玉对她有救命之恩,这个恩情,她一定会还。”
“可是这样一来,她二人之间…”琦玉挑了挑眉头,“萧怀玉是楚国的将军,三国将来必有战争,日后若与齐国开战…是否会成为阻碍。”
官道上的队伍已经远离,只能看到密密麻麻的人影,“临沂没有扭转乾坤的能力,也阻止不了,楚国一统。”
“她们想要的都太多了。”平阳公主半眯着凤眼,“到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我从来都不后悔,我当初所做的决定,但难过与愧疚,也是真的。”平阳公主又道,“重来一次,如果仍无法两全,我会做同样的选择。”
“李瑾可以为了自己,而做出偏私的选择,可是平阳不可以,这世间可以有千千万万个李瑾,自由追寻所爱,可平阳却只有一个,机会也只有一次。”
“我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情,而放弃这唯一一次改变规则的机会。”
“一个人流泪,总好过,万千人流泪。”
※※※※※※※※
——齐国——
太康五年八月下旬,齐国皇帝五十寿诞,楚国遣使入齐贺寿。
齐帝得知楚国派出的使者是彭城王之后,便命皇长子永嘉王宋瑞与大司马侯毅出城相迎。
李康几度出使燕国,却并没有来过齐国都城,更何况安州之战,李康也是领兵者。
九州百姓,无人不知李康,不光是仁义,还有才能与品性,以及那流传久远的惊才绝艳。
建康城西城门前挤满了围观的百姓,永嘉王宋瑞只得命禁军阻绝出一条道路。
东齐的风貌,与燕楚不相同,这一次入齐,也让李康看到了齐国的繁华。
九州最为强盛的齐国,就连城池都修建了内外城。
李康带着贺寿的队伍从齐国官道缓缓来到了西城门前。
“怎么这么多人?”看着城门前密密麻麻的人,李康放慢了脚下的速度。
“大王名声远扬,许是慕名而来,想要瞻仰王的容颜。”李康身侧的宦官小声说道,“听齐国传舍里的官差说,齐帝派来迎接大王的是皇长子永嘉王宋瑞。”
“永嘉王…”李康微微挑眉。
齐国的礼数还算周到,迎接队伍早早的就在城楼下等候了。
“可是齐国贺寿的使团?”有宦官上前询问道。
得到肯定后,永嘉王宋瑞与大司马侯毅这才迈步上前。
“彭城王自楚国远道而来,必然舟车劳顿,齐国已备好马车,入宫途中可供歇息。”宋瑞命人驾来了亲王规格的马车。
李康跳下马背向二人回礼,“有劳。”
“彭城王果然如传闻中说的那样,恂恂公子,美色无比。”侯毅打量着李康,不禁赞道,“在下齐国司马,侯毅。”
李康自然听过侯毅的名声,年纪轻轻就已位列大司马,除了出身显贵之外,还曾立下拓土之功,在齐国,侯毅的名声极大。
“侯司马也是名不虚传。”李康与之客气道,二人相互吹捧,“康在楚国,就曾听过侯司马的事迹,如此年纪,如此功绩,旷古烁今。”
“侯某只是看着年轻,实则早已过而立之年,承蒙吾皇厚爱与器重,方有今日成就。”侯毅回道。
“兄长位列公卿,靠的是功勋与才能,又何须谦虚。”宋瑞于一旁说道,“齐国多少年,才出兄长这样一位大才。”
齐国与楚国一样,至今还没有立储,齐帝膝下也有不少皇子,为了争夺储君之位,无不争相讨好侯毅。
“时候不早了,陛下还在宫中等候齐使,彭城王,请。”宋瑞示意身后车架,并让路道。
李康点了点头,随宋瑞登上了马车,跟随在身侧的萧怀玉见李康上了马车,便想转身骑马。
“阁下应该就是楚国大将萧怀玉,昔日仅靠一队人马,守住孤城,又在安州大破我齐军。”侯毅打量着萧怀玉。
三年军旅,早已练就了萧怀玉一身强健的体魄,便是比一般男子,看着还要健硕。
如今的萧怀玉,对于侯毅并不陌生,因为继齐国大将军因受猜忌而被夺权后,齐国最有能力的武将,并不是号称小神将的延平侯宋啸,而是这位大司马侯毅。
与齐国的战争,之所以打了十年之久,便是因为侯毅,而只要侯毅在,临沂公主也会作为军师同在。
“萧某只是楚国一个普通的士卒,担不起大将之称,一介武夫罢了,能守住关城,全凭运气,与弟兄们的信任。”萧怀玉低着头回道。
“将军何须谦虚,”侯毅道,“一夫守隘,万夫莫向,这是何其的智慧与勇气,又岂是运气能左右的。”
“我齐国地大物博,却没有像将军这般神勇之才。”侯毅又继续说道,并且是压着声音的,“当初因为九皇子之事,临沂公主曾入楚,然却并非是要问罪将军,而是齐国有纳贤之意,吾皇爱才,已经答应许诺公卿之位。”
萧怀玉亮着眼珠,齐国大司马的意思已经明了,与燕国一样,都有拉拢之意。
然而当初的燕国,因为萧怀玉的拒绝,而故意拖延增援,见死不救。
齐国的手段更加卑劣,并且不在乎恶名,“萧某奉命出使,若今日因为这些身外之物而叛主,将来是否又会因为他国利诱而背叛齐国呢,我想齐国应该不会接纳一个不忠不义之人。”萧怀玉向侯毅说道。
侯毅笑了笑,没有继续追问,只是亲自牵来了萧怀玉的马,“萧将军,请。”
萧怀玉跳上马背,策马来到了马车旁,“王。”
车架缓缓驶动,随着进入齐国都城,萧怀玉记忆也随之浮现。
死守齐国城池的,并不是齐国的君王与百官,她下令破了城,并带着人找到了临沂公主。
临沂公主并没有被乱兵所杀,因为皇帝的命令,也因为,临沂公主的美貌。
李康掀开车帘,看到的是与楚京城不一样的繁华,齐国的建康城,有着千年的底蕴,更是楚京两倍之大。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声音有些稚嫩,但咬字还算清晰,用的是齐国的雅言,齐燕两国的正音,李康都曾学过,所以也听得懂,“《汉广》”
齐国的教育,也更胜于楚国,连街边的孩童都能吟诵出许多难以理解的诗赋,这就是齐国最大的优势,士族。
“这么小的孩子,也读诗经?”李康惊讶道。
“当今天子极重教化,齐国百姓,三岁便要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美人谋》 260-270(第12/14页)
蒙。”宋瑞回道,“我们少时,可没少挨先生的打骂,不管是公主还是皇子。”
李康沉默了片刻,比起楚国的穷奢极欲,齐国所呈现的是尊师重道,广开教化。
这样的国家岂能不繁荣,而楚国又拿什么抵抗。
“大王,到了。”
不知走了多久,方才从西城楼走到齐皇宫,宋瑞先行下了车。
李康紧随其后,齐国的宫室,倒是并没有楚国那般宏伟,这让李康十分意外。
“彭城王,萧将军,请解剑。”宋瑞向李康提醒道。
“剑履不是殿前才解?”萧怀玉警惕道。
李康伸出手将萧怀玉拦住,“我们是外使,陛下警惕一些也是应该的。”遂将配剑解下,交与禁军。
除了不允许带剑之外,随行的护卫也被禁止入内。
李康没有多言,而是按照指示而行,随后宋瑞将李康与萧怀玉带入齐宫。
齐国以凤鸟为图腾,大殿前立有十二根巨大的青铜柱。
临近殿阶时,恰好碰见了从宫殿中走出来的临沂公主。
“临沂见过彭城王。”临沂公主向李康行了福礼。
“见过临沂公主。”李康回礼。
“萧将军,自燕北一别,已有数月之久了,不曾想你会以使臣的身份来到齐国。”看向萧怀玉时,临沂公主的语气明显随和了许多。
萧怀玉站在齐国的大殿前,对视着临沂公主,“吾皇派我出使之时,便曾想过,是否能再见公主,不曾想,竟这么快,又与公主见面了。”
“快吗?”临沂公主笑了笑,秋风略过裙摆,吹起她额前青丝,“将军从楚京来到建康,最少需要五日行程,不知这五日,将军心中想的,是何?”
萧怀玉愣了一下,随后笑回道:“比起从燕国一别的数十日,路上的这五日,倒真是思绪颇多。”
第269章齐国的隐患
“陛下还在殿内,临沂就不拖着彭城王与萧将军在此地闲谈了,之后临沂再备薄酒,请将军喝酒叙旧吧。”临沂公主微微侧身道。
萧怀玉与李康纷纷作揖,待宦官通传之后,李康便带着萧怀玉踏上了石阶。
然而还未到殿前,便有一批禁军冲过来将二人团团围住。
萧怀玉下意识的护在了李康身前,“我等远道而来为齐国君主贺寿,齐国,是何意思?”李康向周围的禁军问道。
一名统领走上前,并向李康行了礼,“彭城王,奉陛下之命,我们只要萧怀玉。”
听到这儿,李康便明白了齐国的意思,“萧怀玉现在是楚国的左卫将军,吾皇的左膀右臂,也是此次为陛下贺寿的礼仪副使,我想,齐国作为大国,礼仪之邦,不会对贺寿的使者下手的吧。”
宦官将李康的原话转述给了殿内的齐帝,随后再次出殿转达旨意,“陛下有旨,请楚国彭城王一人入殿进见。”
“你在儿等我,不要与他们起冲突,齐帝那儿,我会解决的。”
随后李康便脱下靴子踏入了齐国接待诸国使者的大殿。
齐国皇帝正襟危坐于御座之上,殿内有十六个镇殿将军护卫,以及几个老臣与皇子立候两边。
“楚国使者李康,叩见齐国皇帝陛下,愿陛下千秋寿诞,万福安康。”李康向齐国皇帝叩拜道。
齐帝挥了挥手,见李康仪表不凡,气质出尘,加之刚刚的一番话,不乏智勇,可谓才貌双绝。
“彭城王的名声,朕在齐国也是常有听闻,今日见了,远胜传闻,好一个潇潇洒洒的美少年。”齐帝客气的夸赞道。
“陛下谬赞了,传闻都有托大之嫌,外臣资质平平,难登大雅之堂,承蒙陛下不弃,愿召见外臣。”李康谦虚的回道。
“彭城王谦逊了。”齐帝又道,“楚皇有你这样的继承人,楚国重回兴盛,指日可待。”
“不过,让朕没有想到的是,朕的千秋圣诞,楚皇竞让杀害朕皇子的凶手为使。”齐帝说着说着,脸色便阴沉了下去,似乎对楚国的安排有所不满。
“九皇子之死,陛下痛失爱子,外臣也感到万分愧疚,然战争之期,只有敌我与生死,所以外臣也想为萧将军说一句公道话,作为一名军人,她的所做并没有差错,当然,站在陛下的立场上,她是杀害您儿子的凶手,丧子之痛,唯有人父人母可感受,陛下生气,也是应该的。”李康说道,“今日副同外臣入齐,陛下若要惩治,就请连外臣一块惩治。”
李康的身份特殊,又作为楚国的使者,齐国自诩礼仪大国,齐帝自然不会无缘无故的惩治使者。
“罢了,两国交战,有所伤亡也再所难免。”齐帝挥了挥手,“朕在寿诞之际,也不愿见血光。”他虽松了口,却并没有让人将萧怀玉释放。
“陛下仁德,外臣代萧怀玉,叩谢陛下天恩。”李康再次跪伏道,“为贺陛下寿诞,除楚国备礼之外,臣还为陛下另备了一份礼。”
“哦?”齐帝顿时来了兴趣。
李康拍了拍手,随行的宦官被放入殿中,李康从他手中接过一个精致的紫檀木盒。
齐帝身侧的宦官走下台阶,将木盒转呈皇帝,并提前打开检查,确认安全后,才献于齐帝跟前,“陛下。”
盒中装着一个圆润并发着荧光的珠子,齐帝拿起端详了一番,“明月珠?”
“为贺陛下寿,特献宝珠,此珠之光与天地共长,如陛下之光辉,光耀万年,天地同泽。”李康向齐帝贺寿道,“愿陛下,千秋万岁。”
对于君王而已,李康的话,十分入耳,得其心,齐帝开怀大笑,“诸国使节,唯有楚国彭城王最有心。”
他向身侧的宦官使了使眼色,宦官意会后出殿撤走了捉拿萧怀玉禁军。
楚使的举动引起了殿内老臣的议论,“这位彭城王气度不凡,若真的执掌楚国,恐成劲敌。”
“若楚皇真要立他为储,何须等到现在还不曾有旨意呢。”齐国五皇子阳王宋珙说道,“齐国真正的隐患,是外面那位才对。”
“朕还想见一见,你们楚国军中那位惊世奇才。”齐帝又道。
萧怀玉得齐帝传唤,缓缓踏入殿内,让齐帝意外的是,这个刚刚打响名声的后起之秀,并不像其他将领那般粗犷,身高体型也算不上极其出众。
但久经沙场的那种杀伐之气,却在她身上十分明显,这让齐帝有些错愕,宛如看到了刚刚被他夺权的兄长。
明明眼前的小将,不过弱冠之年,参军也不过三载,可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息,浑然不弱于老将。
齐帝眉头暗皱,他深知眼前这个人,如果放任成长,将来必成齐国的大患。
“外臣萧怀玉,见过陛下。”萧怀玉入殿行礼道。
“这几年,九州战火不断,萧将军的名声,可是显赫的很。”齐帝摸着胡须道。
“天时地利人和,此乃战争胜负的关键,鄙臣些许是沾了气运,侥幸赢得了几场战争,齐国是上国,不敢班门弄斧。”在李康的提前教导之下,萧怀玉的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美人谋》 260-270(第13/14页)
话也逐渐圆滑起来。
“气运?”齐帝笑了笑,“我齐国何时也有将军这般气运就好了。”
“永嘉王。”齐帝又看向长子。
“喏。”宋瑞走上前,“楚使请随我来,齐国已为诸使备好邸舍。”
“多谢陛下。”
待楚国使者走后,齐帝沉下了脸色,“诸卿觉得,楚使,如何?”
“陛下,这位彭城王的谈吐与气魄,非寻常人可比,齐国不得不提防。”
“齐国宗室,并非同心而向。”宋珙站出来说道,“楚国皇帝,非嫡长而用非人之手段登位,楚国朝中争斗不断,就连皇子也牵连其中,三个皇子,两死一疯,如今只剩彭城王,而楚皇却并没有立储之意,这是否说明,楚国百姓所拥戴的,并不是楚皇所满意与认定的。”
“比起彭城王,这位横空出世的萧姓小将军,才是齐国日后的大患。”宋珙又道,“当年楚国靠着薛简一人,称雄齐楚燕,此子的骁勇,不输当年的薛简吧。”
众人议论过后纷纷点头,“如此年纪,就有这般功绩,日后必会成为齐国一统的阻碍。”
齐帝盘坐在御座上,“楚国有这等奇才,难道我齐国没有吗?”
“朕不希望,在千秋节之时听到不好的消息,坏了寿宴。”齐帝又提醒道。
“喏。”
※※※※※※※※——
——建康城——
永嘉王宋瑞极为欣赏李康的才貌,因而在送往的路上一直殷勤的介绍着建康城中风貌。
“离陛下寿宴还有几日,彭城王可在建康游玩一番,若是有所需要,只管派人来告知小王。”宋瑞将李康送回邸舍。
“多谢永嘉王相送。”李康答谢道。
“舟车劳顿,诸位好好歇息一晚,小王告辞。”说罢,宋瑞便乘车离开。
齐国为楚国使者专门修建了邸舍,临沂公主所安排的车马,早已等候在门口。
“萧将军,临沂公主有请。”
“怀玉,你倒是艳福不浅,连齐国赫赫有名的临沂公主都对你青睐有加。”李康从旁打趣道。
萧怀玉挑了挑眉头,“这个…我能说,当真是运气好么。”
“缘分自天定,有些人和事,该来的总会来,你想推也推不掉。”李康说道。“去吧,临沂公主应该等了你许久。”
萧怀玉上了马车,随后便向南驶去,建康城南拥秦淮,北倚后湖,西临长江,而最热闹处,莫过于秦淮河畔。
“将军,楼上请。”车夫将萧怀玉带到了秦淮河畔的茶楼脚下。
萧怀玉入了茶楼,便被许多茶客所注意到,楚国的衣物与齐国不同,更何况她还穿着楚国贵族的袍服,腰悬佩剑,身长玉立。
“公主,人到了。”穿着便服的侍女见萧怀玉上楼,于是入内通报道。
“请萧将军进来。”临沂公主道。
萧怀玉踏入屋内,这家茶楼正位于秦淮河畔,窗外便是秦淮河的风景。
“怀玉,见过公主。”萧怀玉客气的行着礼。
“将军与临沂相识,也有近两载了吧。”临沂公主问道,“何以如此生疏。”
“公主是齐国的公主,怀玉是楚国臣子,该有的礼节,还是要的。”萧怀玉回道。
“不知为何,吾与将军总有一见如故的感觉。”临沂公主笑道,并请萧怀玉坐下,又亲自温了茶酒递与,“来尝尝我楚国的佳酿。”
对于临沂公主递来的酒,萧怀玉连犹豫都不曾,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将军豪爽,就不怕临沂在这酒中下毒?”临沂公主看着她如此果决,于是笑问道,“现在齐国可是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将军。”
“不光是齐国的朝堂,就连楚国,也有无数人想要取在下的性命,可是我知道,公主不会。”萧怀玉十分肯定的回道。
临沂公主继续斟酒,并抬眼继续说道,“听闻将军前不久已成家室。”
第270章挚友
萧怀玉听后,对视着临沂公主的双眸,一时间竟然不知该如何解释,于是便笑道:“楚国的风,都吹到齐国来了吗。”
“齐楚相邻,同在九州,更何况,这几年,萧将军的名声,可是传得甚广,成婚这样的大事,岂能不被人知。”临沂公主回道。
“这是君王赐婚,也是无奈之举。”萧怀玉长叹了一口气,袒露心声道。
“无奈?”临沂公主看着萧怀玉,“大喜之事,在将军这儿怎就成了无奈。”
萧怀玉皱了皱眉头,“世人谁不好美色,君王也是,我受故人之托,照顾其女,若非以妻子的名义,她恐已入那深宫,对镜垂泪,朱门长恨。”
“我原以为,以将军现在的成就,会与楚国李氏宗亲联姻,至消息传出时,竟无人知晓那新妇的身份。”临沂公主又道,“将军未成驸马,倒是让临沂惊讶了一番。”
萧怀玉盯着临沂公主,忽然想到,她所认识的宋清瑶,一直为齐国殚精竭虑,作为谋臣,对诸国的动向必然是了如指掌。
“什么驸马?”萧怀玉道。
“当然是平阳公主的驸马。”临沂公主笑道,“将军是楚国的将军,难不成想做我齐国的驸马?”
“公主说笑了。”萧怀玉低下头,再次拿起了酒杯,“萧怀玉不过是山野莽夫,岂敢高攀君王之女。”
“怎么临沂从将军的话里,听出了些许不甘。”临沂公主道,“渴望着不可及之物,内心一定很痛苦吧。”
萧怀玉端详着手中的酒杯,随后将酒一饮而尽,“这世上之人,谁没有过痛苦呢。”
“将军不在齐国,是齐国的遗憾。”临沂公主道,“也是…齐国的劫。”
萧怀玉抬眼,“公主觉得,仅仅凭借一个人,就能改变时局,逆转乾坤吗?”
临沂公主摇头,“一个人或许无法改变,但是许多人,一定可以。”
萧怀玉放下酒杯,“王朝的兴衰,最大原因,从来都不会是外,而是内。”
临沂公主呆滞了片刻,她看着萧怀玉,眼里闪过一丝惊讶,这与她记忆中的小将完全不同,“现在的将军,比起初次相见时,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不过一载之余,却恍如隔世,数十年之久。”
萧怀玉没办法解释原因,于是便笑回道:“这都要多亏公主所赠的兵书,正是此书,与我启蒙开智。”
“看来这些年,将军一直都在勤学。”临沂公主也温柔的笑道。
“说起来,上次将军在燕北,似乎有什么话要与临沂说,但又不知因为什么,而让将军有所顾虑。”临沂公主盯着萧怀玉,似在寻求答案。
“原来公主派人接我至此,是为了这个。”萧怀玉道。
“想解心中疑惑是真的,可想带将军赏这秦淮河的景也并非是假。”临沂公主解释道,“对于困惑,没有人不想寻求答案吧,对于名震天下的大将军,谁又不仰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美人谋》 260-270(第14/14页)
“我是楚人,是楚国的臣子,有些话,本不应该说,但是今天,我是以萧怀玉的身份来到这儿。”萧怀玉道,“我将公主,视作至交好友。”
萧怀玉十分自然的捣鼓起了茶桌上的用具,并将酒换成了茶,替临沂公主斟满了一杯。
“清瑶。”她唤了一种称呼,二人仿佛是多年的旧友相逢。
这让临沂公主有些错愕,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
“齐国看似强盛,但却和楚国一样,内争不断。”萧怀玉继续说道,“安州之战,齐国最大败因,并非是楚国的奋力坚守与反扑,我想,清瑶你作为齐国公主,应该最是清楚原因。”
齐国在楚国东境战败,其原因,并不是楚国后来的抵抗,而是齐国内政的问题。
“陛下忌惮吴王叔,安州之战,一共派了三名监军。”临沂公主道,“安州之战的败因,的确是齐国的内政所致。”
“君王都有猜忌之心,吴王宋成远权重,已达到威胁皇权的地步,若不收敛退让,必引杀身之祸。”萧怀玉接着道,“此战,齐国想胜,却又惶恐,可战场之上,容不得片刻犹豫。”
“所以将军想说什么?”临沂公主问道。
“公主是个重情之人,并不在乎那些虚浮之物,但在权力之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像公主这般,心中只存大义。”萧怀玉提醒道,“公主应当多加小心,周围之人。”
“周围之人?”临沂公主想了想,便也只有几个手足兄弟,以及大司马侯毅物与她走得最近。
萧怀玉随后在桌案上比划了一个数字,“清瑶,我只能提醒你到这儿了,作为朋友,我不希望你因为这些人的争斗,而永远被困在这座牢笼中。”
临沂公主沉默了片刻,她没有去追问萧怀玉是怎么知道齐国这些事的,只是顺着说道:“齐国的内政,我并没有真正的参与进去,他是我的弟弟,我知道他的心思,他们都受控于权力,被权力所左右,但是我并不觉得…他会迫害于我,至少现在。”
“因为公主是女子,不会成为他们的阻碍。”萧怀玉道,“可一但涉及了利益,尤其是皇权相争,这份手足之情,便会被瞬间瓦解。”
“公主在意的是齐国。”萧怀玉起身,走出阁楼,来到飞廊之上,凭栏而望。
落日的余晖撒在秦淮河之上,群鸭游过,船夫撑着竹竿唱起了民歌。
“…”临沂公主彻底陷入了沉默,她看着萧怀玉的背影,像一团谜雾一样。
“原来这世上的天机,还有许多是无法窥探的,就像我看不到将军身上的命数,之前看不到,现在依然是。”临沂公主道,“不过,我的直觉与将军的这番提醒,总是不会骗人的。”
“或许,我们曾相识。”临沂公主走到萧怀玉的肩侧,“我虽想不到为什么,但是我想,将军应该明白。”
萧怀玉撇过头,霞光照耀在二人脸上,对于临沂公主,她更多的是愧疚。
临沂公主与她相识十余载,也曾有过恩情,但最后,她却亲眼看着她死在自己的身前。
“清瑶与我是挚友,以后都会是,不是么?”萧怀玉说道,“不必去追问已经过去的从前。”
“可是楚国将军与齐国公主,终有一天会成为敌人。”临沂公主看着河水之上来往的船只,百姓们辛勤劳作,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我与师兄曾窥天机,命星在楚国,天机也在楚国,倘若真有那么一天,你我刀兵相向,请善待,齐国的子民,他们都是无辜之人,不该因为上位者的决策而卷入其中,朝堂之上亦有许多贤良,他们应该拥有与辅佐明主,将这个天下治理好,齐楚虽是两国,但却同宗同源,我们都是汉人,不该赶尽杀绝。”
萧怀玉的眼里有惊愕,临沂公主明明什么都知道,也预见了齐国的命运,却没有做出干预之事,又或者说,没有狠下心来。
如果今日站在这儿的,是楚国的平阳公主,那么萧怀玉就绝对不可能活跃离开这里。
“公主提到了齐国所有人,可唯独没有提及自己。”萧怀玉道。
“我?”临沂公主站在夕阳下,低头笑了笑,她抬起手将自己耳畔零散的碎发拨至耳后,“这不是要问,将军吗。”临沂公主抬起双眼,与萧怀玉四目相对。
一阵秋风拂过,吹响了楼廊下的铜铃,铃铛叮铃作响,旁边的寺庙也传来了沉长的钟声。
萧怀玉瞪着双眼,呆呆的站在栏杆前,她说不出话来。
“将军是不是疑惑,我既一心为了齐国,并猜到了齐楚燕三国的命运,为何不加以阻拦与改变。”临沂公主问道,“因为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改变时局,齐国多出一个我,与楚国失去一个你,并不会改变最后的结局。”
“在知道这些的情况下,又怎么会对自己的挚友下手呢。”临沂公主又道,“齐国公主会想要为了齐国而抗争,即使徒劳,也不会罢手,但是清瑶,做不到如此绝情,我既是齐国公主,也是宋清瑶。”
“二郎。”
“我明白了。”萧怀玉回道。
※※※※※※※※
楚太康五年,齐宣平九年,九月深秋,齐帝千秋寿诞,于建康宫内大摆宴席,并邀诸国使者游华林园。
齐国好佛,光是建康城中,便有寺庙数百座,齐帝寿诞当日,更召三千僧道,昼夜祈福。
华林园的寿宴上,齐国的文人为讨得天子欢心,争相斗艳,又听闻楚国彭城王之才,于是故意刁难。
齐国素来出名士,而李康却在寿宴之上大放异彩,赢得众人夸赞,但却并没有因此自满,而是留有余地,进退有度。
“彭城王是真君子,我等自愧不如。”
御座左侧,诸皇子席座上,耒阳王宋珙一边喝酒,一边盯着长兄永嘉王宋瑞。
只见宋瑞全程都在注视着楚国使者,每每答对齐国出的难题,都会为之喝彩。
“兄长,这位楚国皇子,惊才风逸,世间少有,放眼整个建康城,怕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宋瑞撇了一眼弟弟,眼里充满了不屑,“君子与小人,看上一眼便知,同是皇子,一开口,便知天上地下。”
宋珙当即拉下了脸,“看来兄长,甚是满意这位彭城王,只可惜他是楚国皇子,做不了永嘉王府的入幕之宾。”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