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人要赶时间,匆匆吃完,对着苏老太和九儿叮嘱几句便离开了。
现在村里通了车,回镇上方便。
苏九将几人送上了村里的公共汽车。
苏子礼:“爷奶他们就麻烦九儿照顾了!”
唐启武:“要不是假期时间到了,我和佩佩真想留在家里陪你们!”
苏九对着苏子礼点点头:“大哥你放心,爷奶他们我会照顾好的!”
至于五哥唐启武,则被她选择性无视了……
唐启武满脸幽怨。
“九儿你偏心,五哥马上就要走了,你连个眼神都不肯给我!”
吴佩佩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武哥,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他这样子真的挺欠揍!
难怪九儿不爱搭理他!
嘴瓢什么的最烦了。
汽车发动了,苏九对着大家挥挥手,看着汽车在眼前驶去,逐渐消失不见……
每天早上,梨花村村头的汽车站最热闹。
唐启武他们坐的第一趟汽车,发车时间最早。
等到发完车,汽车站这边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
见到小九儿,大家忍不住上前打招呼,问上几句。
“九儿啊,你们几个孩子,怎么回来这么久不见出门,咱们村变化这么大,你和你哥哥他们没到处转转?还有咱们瓜子作坊,可大了!你去看过没?”
“九儿你几个哥哥这么快就走了吗?”
“小九儿从小就长得好看,现在长大了更好了!”
……
“行了,你们你一句,他一句,要九儿回答谁的?九儿吃早饭了没,走,上婶子家吃点?”李氏走过来,将苏九从人群里解救了出来。
“婶子,我已经吃过了,谢谢你的好意!”苏九对着李氏感谢道。
“行,你奶一向勤快,手艺也比婶子好,你哥哥他们这么快就走了,你和你奶他们会多住一阵子吧?”李氏关心道。
老苏家离开梨花村好多年了。
那么好的房子空着不住人,怪可惜的。
不过听她家几个小子说,老苏家在京市的房子比老宅更大更好……
老苏家勤劳肯干有头脑,能在京市混得那么好,一点儿也不奇怪!
“嗯,我奶他们应该会再住上一些时日!”苏九点点头。
要不是孩子们都留在京市发展,苏老太他们其实更倾向于待在老家。
老家环境好,还有一群熟悉的乡亲,待着更舒服!
苏九告别了李氏,回去的路上遇上了知青张一萍。
和刚来梨花村的样子截然不同,如今的张一萍,瞧着和那些乡亲们没什么区别,常年劳作,皮肤晒得更黑了,但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幸福感。
见到苏九,张一萍对着她点头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这么多年过去,她留在梨花村,日子越过越好。
丈夫很疼她,孩子们也听话,学习很好,现在的日子,比她曾经在家里更有底气和希望。
说起来,这么多年了,她娘除了写信问她要过几回钱票,别的关心,一句也没有。
第462章 这荒山,必须承包
她很庆幸留在了梨花村。
虽然离家远,但正是因为远,她娘才只能在信上问她要钱要票,要不然,就是亲自找上门来要了。
要是当年和那些知青一样,凭着高考回到城里,不一定能过上现在这样安稳的日子。
梨花村很好,丈夫也很好,她很满足现在的一切!
苏九回到家,爷奶他们正在屋里剥野栗子壳。
唐启武他们走的时候留了一些野栗子在家给奶他们炖鸡吃。
“你五哥他们走了?”苏老太看了乖囡一眼,嘴上问了一句。
苏九点点头:“走了。”
“九儿在家里陪着我们这些老家伙,会不会觉得无聊?”苏老爹在一旁忍不住问道。
比起来,还是京市繁华精彩。
九儿是年轻人,应该更喜欢外面的世界……
“不会啊,九儿觉得在哪儿待着都一样!”苏九摇摇头。
她比几个哥哥宅。
就算是在京市,哥哥们整天不见人影,只有她,每天都回四合院,甚至有时候翘班也要窝在四合院不出去。
他们眼里的精彩繁华,在她眼里都一样。
苏九无聊的时候就去仙府空间种种菜,偶尔陪奶聊聊天,再从仙府空间里移栽一些绿植到院子里。
这些看似枯燥无聊的事,她却很享受。
以前一心修炼,忽略了很多东西,自从来了这个时代,放慢脚步,享受生活也挺好。
院子里的果树被她和苏子礼一起修剪过,看着亮堂多了,那些剪下来的枝叶被苏老爹扔到了屋后边的山坡上,晒上几个日头就可以当柴火烧了。
上次唐启武挖的黄鳝已经吃完了。
苏老爹和唐老爹一个提着水桶,一个扛着铁锹,出了院门就朝小河那边的农田去了。
唐老太坐在院子里剥蒜瓣。
苏老太做菜就喜欢放蒜。
特别是鱼虾之类的菜里面,尤其爱放蒜……
最近苏老爹他们经常去河边钓鱼,蒜瓣用起来很快。
现在他们又去田里挖黄鳝,挖回来的黄鳝放上蒜瓣,熬出来的鳝鱼汤特别鲜……
就这样,苏九在老家又陪了爷奶半个月。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