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恪原没搭理她,在她再三纠缠下,稍显不耐烦:“他们进去取暖妨碍你哪了?”
孟子玮一怔,“没有,但是......”想要反驳什么,终究只是咬唇作罢。
两辆车在廊下等着,司机下车和站在雪里的泊车员一起,将两侧车门拉开。孟子玮牵女伴上了后面的车。
司机走近了,接过孟恪身后侍应生手里的伞,“孟先生,老先生说您和太太直接去方园。”
李羡身旁也有人撑伞,雪花落在伞面上,噗声不断,她抬头,身旁男人神情掩在暗处,“那......”
“不去了。”孟恪说,“叫老爷子好好吃,过几天年夜饭上去陪他。”
司机又说了句什么,李羡没听,但松了口气,等孟恪看过来,她说:“我先不回去了。”
孟恪稍稍偏头,眉头上扬。
李羡解释:“报社下午还有个选题会。你先回去吧。”
她绕去后备箱,拿出袋子里准备好的羽绒服外套。
孟恪淡淡看着她跟侍应生说明自己不需要的打伞,“叫司机送你。”
“不用,那里就是地铁口。”李羡指了指剧院门口。
“我先走了。路上慢点开。”
她抱着外套,转身朝地铁站走去。
孟恪躬身上车。
剧场门口是个单行道,司机开车绕一圈。
“孟先生,陈姐刚才打电话说花店送来的玫瑰出了点错,可能得晚点到。问您需不需要换一家店。”
他看向内视镜,后排的男人看着窗外。
窗外大雪纷飞,穿着月白色长款羽绒服的女人心甘情愿汇入茫茫人海。
“不用。”孟恪说。
“去雅逸九号院。”
“好的。”司机应声。
黑色迈巴赫低调汇入车流。
第11章
连城的风雪来得急,铺天盖地下了半小时,整个世界俨然被薄雪覆盖。
咖啡店的玻璃墙起了一层水雾,水珠滑落。
滴答。
“这是什么......烤肠?”沈夏拍掉李羡肩头薄雪,对她拎着的塑料袋里的东西大为惊讶。
“减肥?不爱吃?”李羡推开门进了咖啡店,在地垫上跺脚踏掉短靴鞋底的泥水。
“当然爱吃。”沈夏不客气地抢走塑料袋,“这么大雪,还有人出摊?你在哪买到的。”
“报社门口啊。”
回到温暖的环境,李羡从冰封中活泛回来,坐下来点了杯热可可。
她脱外套,“衣服不错,没人问你哪来的?”
“问我要代购来着。”李羡说,“根本没人怀疑是正品。”
她上午打扮得隆重,找了个洗手间摘掉所有首饰,去到报社,没有一人怀疑她这身小香风套装是高定,只赞她眼光好,要么就是要代购微信。
“这不是瞧不起人嘛。”沈夏说。
“不用瞧得起我。”李羡说,“夏夏你帮我看看这个。”
“这个我看过啊,写的很好。”沈夏看着手机,“怎么了吗。”
屏幕上是李羡前段时间做的采访,因为这件连环杀人案讨论度很高,她对嫌疑人女儿的采访阅读量很快达到了八万以上。
服务生将热饮送上来,李羡拿小汤匙搅着自己的热可可,怏怏地看着沈夏。
沈夏安慰:“没见报是因为跟咱们报纸调性不一样吧,又不是你的问题,这种发杂志或者做栏目肯定合适。”
现在纸媒下行,各大报社都在探索出路,公众号是目前的网络主战场,李羡这篇采访有可能成为川阳今年阅读量最高的文章,她觉得已经很厉害了。
李羡摇头,“主编说我三脚猫的功夫。”
年底经常开会,今天主编给单独将李羡叫了出去,先是夸她有韧劲,嗅觉敏感,顿了顿,又说她路子有问题,做访谈时顾虑太多。
她不明白什么叫顾虑太多。
“你的问题都是哪里来的,从哪本书套来的?”主编问她。
李羡脸颊立时发烫,她滚动鼠标滚轮,一遍一遍翻阅稿子,脑子里回响主编温和严厉的话语。
主编曾经在港城丹凰传媒就职,业内享誉盛名,年纪大了,回到家乡,除了投资川阳,还在报社内坐了个不大不小的职位。
李羡对他很尊重,也对他的批评格外敏感。
李羡扶着自己的脑袋,喃喃自语:“我觉得自己不够专业,不够高级,所以看了好多遍布兰奇和肖·托德的采访,模仿他们写问题......主编说我得改。”
拾人牙慧这件事显得很low,但很多事情远非教科书那样条理清晰、概念简洁。
沈夏有点不知道怎么安慰,对李羡努了努嘴巴,“可你已经是我们同期里最优秀的记者了。”
“你就宠我吧。”李羡自嘲,又笑了笑,“算了,至少我还能写。”
“就是,你还能写呢。”沈夏视线忽然在她脸上打了个转,笑容变得暧昧,带着探究,“最近怎么样?”
李羡明知故问,“什么怎么样?”
“婚后生活啊。我超好奇阔太太的生活,专门搜了消息,孟总挺低调的嘛。不过以我新闻人的敏锐直觉来看,这人成熟多金,没错吧。”
孟家钟鸣鼎食,一向行事低调,有关孟恪的消息少之又少。公开资料只说他是家里次子,年幼时鲜少在家族对外公开活动中露面,少年时代出国留学,毕业几年后才回国,一开始只接手集团业务里化工板块,后来慢慢扩大到医疗、金融,几年前入主新恒物产,坐上孟氏话事人的位置。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