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 第 125 章(2 / 2)

他太明白,现在就是他的态度,决定着宝钗和黛玉敢向对方迈出多少步,是否能最终彼此坦陈心迹。

他无法确定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却知道若就连尝试都不曾有过,只会留给两人将来更多的遗憾,乃至痛苦。

他也知道,无论他表现得如何坚定,黛玉和宝钗都会明白,横亘在她俩之间的,是怎样的世俗鸿沟,从而在决定迈出那最后一步之前,就做好失败的准备。

宝钗不知道崇玉是什么时候离开的,只隐约地记得,自己确实曾起身送着崇玉出门。

莺儿有在崇玉走后,和她汇报着在黛玉房里听来的消息。

听说给黛玉煎的药就没有断过,因为黛玉总是才吃完药,就又吐了出来,只能煎好几份药,让她吐完再喝,好歹让她没有吐出来的药能凑够一份的量。

可宝钗记得黛玉是多么怕喝药的人。

就连日常服用的丸药,都经常要紫鹃催促,甚至送药的温水凉了再热,热了又凉,再换温水,才劝得了黛玉将丸药服下。

现在却要黛玉喝那些闻着就满是药味的苦药,宝钗已想象到在灯火映照得通明的房间里,黛玉如何眉头紧蹙,靠着床沿,任心中有千万个不愿,还是在紫鹃、雪雁等人的频频劝说下,捏着鼻子把药喝了。

又要蜜饯……不,莺儿说了,就连送进房间里的蜜饯,都被黛玉打发人再送了出来。后来紫鹃再要了一小碟子进去,却没有要更多。

也许这次黛玉吃了药又吐出来,反反复复,已经折腾得她连蜜饯都不肯吃了。

宝钗也不知自己想的对不对,可就觉得黛玉是害怕才含着蜜饯的甜,又有吐出来的药味冲着,害怕着就连蜜饯都要成为药一样想起来就不想吃的东西,这才连用蜜饯压下苦味都不肯。

宝钗宁愿自己猜错了。

也许黛玉只是含着蜜饯,所以紫鹃后来拿进去的一小碟子已经够用,才没有再让人送进去,而不是因为黛玉不吃,才一直没有用完,不必人再送一些进去。

但她还记得,有一回黛玉吃着药,是煎服的药,而不是丸药。莺儿送编的花篮过去,黛玉感谢过了,又说屋子里的药味熏着了花儿,连这点花香都舍不得被药香搅了的黛玉,确实像会不愿蜜饯的甜味儿被药苦压下,而宁愿自己忍着最不喜的药味,也不肯吃蜜饯的人。

宝钗越想越忧心。

莺儿一直在旁看着,瞧着她神色间的忧虑不断加深,终于忍不住道:“姑娘,你既是这样担心林姑娘,不如亲自去看看林姑娘!虽今日林姑娘恼着,但向来都是姑娘劝着,林姑娘才最肯吃药的,说不定这回也是,任其他人如何劝林姑娘,林姑娘都在吃了药后又吐出来,可说不定姑娘过去看林姑娘,林姑娘就肯吃药了呢?”

宝钗苦笑。

若非今日黛玉还在她房间里,就已先有些反胃的迹象,用了帕子捂住嘴巴干呕,她现在又怎会这样踌躇?

便是黛玉依旧不肯见她,她也不大在乎。

她只害怕黛玉听说自己过去了,反而状况更差,那她如何能安心!

莺儿不懂她的忐忑,仍一脸天真道:“哪怕林姑娘真的还恼着姑娘,听闻姑娘过去了,反而心里更恼,想必林姑娘的状况也不会比现在更差了。”

莺儿这话如重石沉沉压下。

宝钗长叹一声。

“好,我去看看。”

终究忍不住。

同在林家,她和黛玉距离哪里远了?

甚至在这里都隐约听得到西琼院外下人们忙来忙去的声音……可能是她担忧得出现幻听了,可能是迎春姐妹等也在关心着黛玉,唤自己的丫头去探听消息,或者请外面略闲些的丫头婆子过来说说情况,以至她能听到许多乱七八糟的声音。

但她确实觉得自己听到了许多人讨论着黛玉情况的声音。

而她,还是离了黛玉那么远。

莺儿跟随着她出了房间。

房门好像被留在房间里的丫头关上了。

宝钗似乎听到心里也有什么声音,喀嚓一下。

好像真的回不去了。

另一边,崇玉已来到林如海书房。

他来的路上一面装出步伐急躁模样,一面飞速想着如何劝说林如海。

偏进了书房,他想好的一切台词落空。

他还没来得及和自家爹爹说姐姐怎样,林如海已先满脸忧色地指了指对面的座位:“坐。”

林如海眉头锁得太紧,脸色太凝重。

书房中的沉重氛围和黛玉那边的紧张截然不同。

崇玉才要张嘴说黛玉的事,就被林如海双眸一扫,不再再作声。

说来也是,好歹林家现在真正当家人还是林如海,林家的仆人对几位主子忠心耿耿,但第一效忠对象依旧是林如海。

崇玉来之前,还不慌不忙地在黛玉房间里待了那么久,又去找过宝钗,这才来通知林如海……倘真是黛玉如何,崇玉怎可能不立刻请莫忠良,命人通知林如海,再忙别的!

甚至也不大可能从黛玉身边离开,亲自去找宝钗了。

心中有数的崇玉更不安地在林如海对面坐下。

只听得林如海道:“你在家里闹腾那些事,我暂且不论,现只与你说江南甄家那边前段时间出了些事,消息竟现在才传回京城。”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