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花门外一阵锣鼓喧天,夹杂着笑闹声,一浪接一浪的,喜娘收了棉线道:“新郎上门了!”周藜兴奋的站起来,又被按回了凳子上。她平日最爱瞧热闹,前院的看门狗打架都恨不得捧着瓜子去看,今日却什么也瞧不着了,只能听着丫鬟一遍遍的来报:“姑爷被少爷们拦在门外啦!”“姑爷过了第一道门!”“二少爷要姑爷推演兵法。”周藜听着一阵纠心,让一个书。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_王廿七【完结】章节更新及时,支持免费在线阅读,书迷必看!"> 垂花门外一阵锣鼓喧天,夹杂着笑闹声,一浪接一浪的,喜娘收了棉线道:“新郎上门了!”周藜兴奋的站起来,又被按回了凳子上。她平日最爱瞧热闹,前院的看门狗打架都恨不得捧着瓜子去看,今日却什么也瞧不着了,只能听着丫鬟一遍遍的来报:“姑爷被少爷们拦在门外啦!”“姑爷过了第一道门!”“二少爷要姑爷推演兵法。”周藜听着一阵纠心,让一个书。阅读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_王廿七【完结】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更新及时,点击开始阅读!">

第111页(1 / 1)

('

垂花门外一阵锣鼓喧天,夹杂着笑闹声,一浪接一浪的,喜娘收了棉线道:“新郎上门了!”

周藜兴奋的站起来,又被按回了凳子上。

她平日最爱瞧热闹,前院的看门狗打架都恨不得捧着瓜子去看,今日却什么也瞧不着了,只能听着丫鬟一遍遍的来报:

“姑爷被少爷们拦在门外啦!”

“姑爷过了第一道门!”

“二少爷要姑爷推演兵法。”

周藜听着一阵纠心,让一个书生推演兵法,哥哥们也太难为人了。

“竟让姑爷身边的侄儿答出来了!”丫鬟跑进来禀报。

丫鬟婆子们都是一阵惊呼,喜娘加快了涂抹脂粉的手。“还真是个神童哇!”周藜这才松了口气:“再探再报。”

片刻,丫鬟来报:“姑爷进门了,在前院拜岳父岳母呢。”

梳头娘子已经梳好了发髻,沉重的钗环压得她脑袋晃了两晃,她朝墙上的宝剑看去,在估量这套头面和她的宝剑相比,孰轻孰重。

日头升起来了,周藜换好了全套头面喜服,被送至正房拜父母,父母都要对她有所训示,按常理,周夫人应该落泪,可她看着女儿奇奇怪怪的眉毛,愣是没哭出来……

闹哄哄的,铺天盖地的一片红色朝她罩了下来,原来是红盖头。

重工刺绣坠着璎珞的盖头无疑加重了脑袋的重量,她尚未在心中抱怨肩膀酸疼,就被人连搀带扶的出了门。

一只唢呐在她耳际猝然吹响,尖锐而高亢,险些将她送走。将将站稳,惊魂未定的被人塞进了轿子里。

作者有话说:

第64章 、合卺

林砚在席上格外扎眼, 林长济在翰林院的上司、同僚,听说他在老家素有神童之名,纷纷起哄围着他, 哄他作诗。

林砚前世只读经史, 作诗的水平仅限应对考试, 只是放到八岁孩子身上,再平淡无奇的诗也足以令人盛赞。

他来京城后足够低调, 不想因为“神童”之名给小玄孙日后的生活带来麻烦, 只作了五六首就借口解手脱了身。

将阵阵喧闹关在房门外,他点上一支蜡烛,躲在自己房里看话本儿。

片刻,有人敲响了房门。

林砚一阵头疼, 以为是前头席上的人没完没了, 又在找自己,拖拖沓沓的跳下床去开门,昏暗的月光之下,竟站着体态佝偻的元祥。

林砚一侧身, 放他进了屋, 在他身后销上房门。

元祥无声的跪了下去。

林砚长长叹了口气:“你还是来了。”

他早就猜测是元祥出卖了长安,将他盗祖坟的事抖给了锦衣卫。

元祥解释道:“前段时日家里在忙三爷的婚事, 不想横生枝节。”

林砚并不想与他多绕圈子,直切主题道:“怪我一时心软轻信了你, 没想到, 你到底还是选择背叛林家。”

元祥道:“我该死。”

林砚万分不解:“你无儿无女,大半生都在林家度过, 既已脱离锦衣卫, 为什么又要与他们搅在一起?”

元祥道:“调查三爷的锦衣卫佥事, 是前指挥使的儿子,他需要在圣驾前立功。”

林砚冷笑:“所以你出卖林家,是为了报恩?”

元祥点头,干瘪如朽木般的嗓音对他说:“我已备好了毒药,您知道锦衣卫的手段,衙门里的仵作也验不出来,不会有人做文章的。”

“考虑的如此周全,我是不是该向你道声谢?”未等他回答,林砚又冷声道:“死一个老朽的仆人,本来就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元祥眼底露出些微痛苦,低声道:“是。”

两人相对沉默,外头的一切喧嚣都与他们无关。林砚的记忆回到前世,林庭鹤刚刚致仕的时候,元祥还是门房里一个四十余岁的普普通通的男仆,正当壮年,很少说话,每日本本分分的做着自己的事。

林庭鹤知道他,是源于一次修缮宅邸,林老夫人查账目,才发现账上的钱压根就没动过。查问之下,才知道是元祥出钱修的。

仆人出钱给主家修宅子,说到哪里去都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何况都是签了死契的下人,每月月钱寥寥无几,哪有这么多钱?

叫来元祥一问才知,林老爷官居高位,因病致仕,时有士绅上门探望,门房也因此收到不少门包,他认为这个钱不该拿,可是习俗向来如此,不收,又难免令来客犯嘀咕,只好攒起来,抵了翻新宅子的花项。

林庭鹤夫妇对他另眼相看,当即赏了钱,还提他做了管事。

没想到,在林庭鹤过身之后,家道迅速衰落时,也只有元祥一直守着三个兄弟,每日煮饭浆洗洒扫,照顾三大一小的起居饮食。

“你走吧。”林砚道。

元祥倏然抬眼,看着林砚。

“你不能死。”林砚道:“他们三兄弟是你看着长大的,你死了,他们会恨我。”

烛光跳跃几下,屋里的光线渐渐暗下来,窗格将月光细碎的筛在地砖上,每一块都泛着冷意。他取出剪刀剪断多余的烛芯,眼前霎时又亮了起来,小小一支烛火,却给人带来无尽的暖意。

“谁希望被自己的儿孙怨恨呢?”他的声音又低又沉,更像喃喃自语:“子不教,父之过,我为天下人做了那么多事,对自己的儿孙,却从未尽到责任。”

烛泪垂落,老元祥掩面啜泣。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科举文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