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以筠该出爪时就出爪, 照着屁股‘咚咚咚’来了两脚,直接把教授和三毛双双踹进河里。
“咪嗷!”
他嚎了两嗓子催促,自己也跟着下水凑热……不, 近距离观察雄狮联盟的新版图开拓情况!
聪明的猪咪, 立刻给自己的鬼混, 找到合理借口。
可把崽崽骄傲坏啦, 叉会儿腰
某只跟屁猫猫虫,发现哥哥又抛弃自己独自鬼混,麻溜潜入水中悄咪咪尾随。
“咪哇!”
哥,你又不带我!
臭臭大声嚷嚷,生了好多胖气,两只爪爪用力刨水。
在喻以筠反复、多次的折磨中, 臭臭总算克服对水的天然恐惧。
即使讨厌被水弄湿毛毛的感觉,但入水那么多次,臭臭狗刨技术可比两只旱猫子娴熟多啦!
四只大猫在不宽且不深的河里,足足蛄蛹了二十多分钟, 才艰难游到对岸。
其中游得最慢的, 居然是——猪咪!
其他三只游在前面, 平均每游十秒等半分钟,圆溜溜的六只眼睛齐刷刷盯着白狮。
兄dei,你咋回事
“咪嗷咪嗷……”
喻以筠夹着嗓子,弱弱叫唤。
倒不是喻以筠来到非洲, 长期不接触水,导致游泳技术退化。
主要因为旱季期间,下游河流即使没有干涸,也因为动物活动变得相当浑浊,其中还掺杂着大量排泄物。
生活在河岸附近的动物, 早已经习惯了浑浊的河水。
但喻以筠不行。
毛毛雪白的狮崽刚入水,肉眼可见变脏了。
河水太浅,他划拉两下,感觉河底的淤泥黏在爪爪上。
必须把脏东西涮干净才能继续游,否则会觉得浑身膈应。
鬼知道黏在爪爪上的是淤泥,还是河马粑粑呢。
[猫猫嫌弃.jpg]
幸好同伴们没有抛弃洁癖猪咪,不耐烦地等白狮一步三涮,嘴里喵喵喵吐槽。
臭臭很难理解。
不就是粑粑吗
我还在里面打过滚呢。
总算游到河流中央,大猫们同时看到一段漂浮在水面上,表面粗糙干裂的物体。
好奇心旺盛的猫科动物,展现出极强的探索欲。
“咪哇”鳄鱼
“啊呜……”木、木头吧
三毛瞥了眼,拒绝相信近在咫尺的东西是鳄鱼。
三毛幼年期,有过河水被鳄鱼袭击的经历。
且不止一次看到非洲特有的水底怪兽尼罗鳄,通过死亡翻滚肢解比自己庞大几倍甚至十几倍的猎物,从此留下深刻的狮生阴影。
“咪嗷!”喻以筠仔细观察,发现周围冒出小泡泡,肯定地告诉他们:绝对是鳄鱼!
当狗子那两年,喻以筠把嘴筒子泡在温泉中,也会冒出这样的泡泡。
鳄鱼名字带个‘鱼’,却属于爬行动物,同样要用肺呼吸。所以沉入水底时,出现那样密集的泡泡。
教授同样对鳄鱼有阴影,半是侥幸半是祈祷的力挺三毛,表示那个绝对是木头!
“吼!”木头!
“咪哇!”鳄鱼!
“啊呜!”是木头!!!
“咪嗷”鳄鱼还是木头,我们过去看看呗
那头鳄鱼距离他们足足有三十米,远远超过公认的‘九米狩猎区’。
活蹦乱跳的状态下,克鲁格狮和尼罗鳄互相不在彼此食谱上,原本可以无事发生擦腿而过。
结果,几只无聊的雄狮好奇心太重,就因为‘鳄鱼还是木头’这个无聊问题,激起胜负欲,非要凑过去一探究竟。
他们排好队,悄无声息靠近浮在水面的‘木头’。
倒霉的鳄鱼最近忙着孵蛋,抽空入水打个盹。
尼罗鳄繁殖期通常在11月到次年4月,顺利受孕后,雌性尼罗鳄会在草丛或者河岸边产蛋,孵化期大约三个月左右。
与众多‘生完埋起来就完事’的爬行动物不同,尼罗鳄妈妈相当尽责,会留在蛋附近守护宝宝,防止巨蜥或者某些‘捣蛋鬼’,偷偷溜过来抢蛋。
除了抵御天敌之外,有些鳄鱼妈妈会控制蛋的温度,以此控制种群内部的性别平衡。
部分爬行动物的性别选择,不由先天决定,而是由孵化过程的温度决定。
以尼罗鳄为例,孵化温度稍高于某个标准,会孵化出雄性鳄鱼,反之则为雌性。
当然也不能过高或者过低,否则会导致孵化失败。
有经验的尼罗鳄妈妈,会为宝宝选择最适合孵化的河床,小心翼翼守护未孵化的蛋,直到它们顺利破壳。
这只尼罗鳄清楚,旱季到来后,大多数水生动物为了躲避干涸,会往上流移动。
下游水量减少,威胁到孵化的天敌也会相应减少。
自从尼罗鳄开始孵蛋,几乎没怎么遇到危险,它才敢安心飘在河里睡大觉。
哪知道,睡得正香呢,脑袋瓜哐哐哐哐,被兽从不同方向连续锤了四下。
它愤怒地抬起头,发现四只大猫围着自己,陆续缩回爪爪。
“咪哇!”我就说吧,果然是鳄鱼!
“啊呜……”输了呜呜呜……
“吼!”愣着干啥,是鳄鱼!
“咪嗷咪嗷!!!”水好脏,你们等等我!
倒霉鳄鳄被锤得眼冒金星,望着四只大猫吭哧吭哧划水的背影,气得骂骂咧咧。
该死的猫!
想知道我是鳄鱼还是木头,锤一下就够了,有必要挨个锤吗!!!
西村群猫欺我势单力薄,尼罗鳄被打得有苦说不出。
它还要留在这里守蛋,没把握单挑四个能把自己当小鱼干的狮子,一怒之下——
鳄鳄爬到自己五十多枚蛋蛋上,隔土输送怨念。
坏猫!
你们等着!
因为爪太欠,把自己置身险境的猫猫们,游泳速度明显加快许多。
终于抵达东边河岸,浑身脏兮兮的猪咪停在岸边,企图把爪爪洗干净。
洗了好半晌,勉强把三只爪爪的淤泥清理干净。
正当他努力清理后爪的时候,地面突然开始剧烈摇晃。
“咪嗷”地震啦
非洲大部分版块处于活跃地带,地震频发,著名的东非大裂谷正因为板块碰撞形成的。
“咪哇!”
啥叫地震
“吼!”
别洗了,赶紧跑!
旁边三只狮子,顾不得解释,发出催促地叫喊。
猪咪嗅到可怕的气息,意识到危机正在接近,连忙撒开爪爪跟在同伴身后。
跑了没几步,就看到造成地动山摇的罪魁祸首——非洲象。
每年雨季和旱季初期,下东岸栖息着一大群非洲象。
之前霸占河流,害前领主雄狮没水喝的,正是东岸象群。
非洲象群由年长的母象担任首领,它是整个象群的文化和精神支柱。
母象可以凭借记忆,带领象群长途跋涉在旱季找到水源,还能通过嗅觉找到藏在地下的水脉。
即使最干旱的年份,非洲象也能凭借智慧,努力寻求生机。
问题在于……
它们生命力过于旺盛,对狮子来说,并不是值得高兴的事。
非洲象属于食草动物,不吃狮子。
但因为狮子会趁着黑夜、非洲象视力不佳的时候,跟踪象群猎杀柔弱小象。
大象怀孕时间将近两年,每胎生一只幼崽。
因此,象群非常重视幼崽。看到讨厌的狮子,会一反常态展现出攻击性。
大象身躯庞大,动作自然不够敏捷,最快速度只有猎豹的三分之一。
但它们体重最多可达到六、七吨,最威猛的雄狮遇到大象,也显得娇小可爱。
稍微一个不留神,享受到大象的‘踩背服务’,狮子肯定原地变成猫饼。
四只狮子仓皇逃窜,三毛和教授钻进不知什么动物留下的洞穴中,猪咪和臭臭被赶到树上,可怜兮兮求象群放过。
“嗷、嗷呜!”目前为止,我没有伤害过一只大象。
“吼!”我也是!
他们不嚷嚷还好,听见声音,大象更生气了。
几只大象在洞穴外面踩来踩去,另外几只从鼻子卷起树干用力摇晃,企图把树上的猫赶下来。
幸好三毛和教授藏得够严实,猪咪和臭臭扒得够牢靠。
僵持良久,大象还要去河边喝水,暴躁地走开了。
确定它们走得足够远,喻以筠才从树上爬下来,抖了抖刚才吓出来的飞机耳。
眺望远去的象群,吃货本质再次发挥作用。
“咪嗷”馋猫好奇地问:大象好吃吗
“咪哇!”好吃!爱吃!
教授和三毛顿时来了精神,吱哩哇啦告诉他俩,大象不止是好吃与否的问题。
食物匮乏的季节,如果能遇到死亡的大象,方圆几十公里至少半个月不愁食物。
狮子、花豹、鬣狗、野犬……平常水火不容的敌兽们,会暂时停止纷争,共同分享大自然的恩赐。
喵着喵着,教授叫声变得惆怅。
大象寿命特别长,足足有雄狮的五倍还多。
那样的好事,狮生很难遇到几次。
目前来说,n型河道区域,没有任何一个狮群,能够完成猎杀大象的宏伟壮举。
哪怕猎杀小象,也得提心吊胆赌上猫命,生怕象群反杀。
“啊呜。”
吃大象,你俩想想就得了。
“吼!”
吃不到的!
三毛和教授做出总结,企图阻止两个不懂狮生险恶的小馋猫,打消他们脑子里危险的想法。
哪知道,喻以筠只记住两个信息:
象象,好吃。
量大管饱。
嘶溜
哥俩满心以为,不会有狮子不知死活,真的把成年大象当做狩猎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