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隆基:......
“玉环,没有了你,朕此生又将如何度过?”
他根本没这个打算放手。
就在彼此僵持时,雨帘中再次传来人声。
【唐朝如一颗夜明珠,镶嵌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看到大家对大唐这个时期的解读,很显然是对安史之乱有很深的理解,月月便不再多说。
但月月还想再念叨一句,大唐的颓势玄宗帝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开创了开元盛世之后,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君王显然有点“飘”了,那些在政治初期的品质逐渐被丢弃。
人一旦有了功绩,就会滋生享乐、懒惰的习惯。
人性而已!
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更是致命的。
起初政治清明时的谏言没有了,周围都是阿谀奉承的声音。
那时朝政荒芜,均田制被破坏致使大量流民失业。这对于大唐是最为致命的,均田制的经济基础被破坏带来的是府兵制等大唐体系的全面崩盘。①
但帝王却为了满足杨玉环的穿着,宫中光刺绣工就达到百人。同时,有记载,杨氏三姐妹都得到君王封赏,每年的脂粉支出就达到百万钱。
历经太宗的贞观之治和后来的永徽之治等攒下丰厚家底就这么无节制耗损。
还记得那句名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为了博美人一笑,帝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辟了岭南到长安的道路,只为将岭南刚采摘的新鲜荔枝快马加鞭送到宫中。
可见其骄奢的生活。
导致大唐衰落的是人心,君主之心,百姓之心。
当君王让百姓对大唐的归属感和西域诸国对大唐的向心力彻底丧失,便也再难重现大唐盛世。
所以,一个王朝的辉煌必定离不开君王的持之以恒,李隆基政治前期当之无愧的一代明君,而后期却是将大唐拉入深渊的历史罪人。
所以,同学们在今日做事时切记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就像得到磨铁杵老媪所启示的那样,李白才会被文学历史上尊称“唐代诗仙”。
好了,今日成语典故到此结束,希望大家都能通过唐朝历史的盛衰有所收获。】
随之,显现在长安各个角落的雨帘渐渐淡去,老天似乎也收到旨意,雨势竟也渐渐小了下来。
长安城中,不知是谁大喊一声:“大唐的衰落都是因为女人!听闻今日是杨太真出观的日子!”
此言如野火很快在百姓心中蔓延,他们不明白什么政治策略,只知道杨氏女骄奢糜烂的生活会败光大唐江山。
更有杨国忠祸国殃民,也是因为那个女人!
所以百姓们开始抵制,不少人聚集在大唐宫门前,他们一致表示,不能让此女子出观!
大唐宫内,李隆基面对神迹批判,脸色一阵青白,他怒斥:“大胆!朕已将霍乱魁首斩杀,大唐绝不会衰落!”
他的话滚进直播间,有人毫不客气回道。
【这一位是角色cosplay?】
【没用的!杀了李林甫安禄山等人,保不齐还会出现安林甫李禄山!】
【是呀!主要还是帝王的品行!】
【芙蓉帐暖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后来的玄宗就是昏庸无道!】
【唐玄宗low!】
就在雨帘中人影渐渐消散不见时,留在大家面前的是网友发出的low手势图片。
李隆基:......
--------------------
作者有话要说:
安禄山:老子就这么被鲨了,属实冤枉!
李隆基:要不让你儿子来?
安禄山:!!!
PS:①来自百度文献。
第44章
大唐宫内, 琼华宴的长廊前,闭月羞花的女子垂眸,眸光似有泪,氤氲水气挂在眼睫处,盈盈一晃便悄然滴落。
这一落,帝王心中猛地被抓紧, 心窝跟裂开似的。
他道:“玉环,你要朕怎么办呢?”
却见女子依旧不肯回头,“妾这一生愿为国祈福,求陛下成全!”
李隆基脸色一下就黑下来,他坚决不肯, 语气都强硬了不少, “朕不同意!”
有大臣出来劝阻:“陛下三思呀!神迹言明, 日后杨家会搅乱大唐天下!”
“哼!朕不是将杨国忠给发落了吗!朕自登基以来, 兢兢业业打理天下,如今江山太平, 万朝归附,大唐盛世就在眼前,难道朕连个心爱的女人都不能有了?!”
“老臣只是觉得真人娘子实乃为陛下为天下考虑才一心入道观祈福,您何不成全?”
一众人也跟着附庸起来,他们看见了神迹所说, 害怕大唐江山真如预言那般快速没落,加上一手把持朝政的李林甫被处置,从前不敢直谏的大臣们一个个带头跪求帝王三思。
李隆基更是气恼, 他呵斥道:“你们!你们这是逼朕吗?!”
众臣并没有退缩, “求陛下三思!”
李隆基或许没有想到,平日一向顺着他心思的朝臣们好像变了。
只是, 他不知道。
不是朝臣们变了,而是想直言的臣子们摄于李林甫的淫/威,没有办法直面君王,很多都选择了明哲保身罢了。
大雨渐渐转小,乌泱泱的朝臣们跪在大殿门前,那阵势俨然不达目的不罢休。
李隆基气坏了,转身便下令:“来人!给朕将他们统统带下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