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显然阻挡了李林甫一心掌权的道路,所以不惜一切要打压这,与他们争权。
上天在这个时候也指引了他一条道路, 自古以来前朝与后宫密不可分。
李林甫很快看透后宫形势。
简单来说, 就是当时十分得宠的武惠妃想要做皇后, 更想要帝王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不过, 那时太子已立,而且朝中对其评价很好, 这令武惠妃犯了难。
李林甫见缝插针,立马对她表忠心,会全力支持她们母子。
终于,在武惠妃强大的枕头风攻势下,加上李林甫时不时褒扬寿王所行之事, 李隆基渐渐松了口,想要先试探一下大臣们的想法。
当帝王透露出要改立太子一事的时候,同为宰相的张九龄, 坚决表示反对。他认为太子是立国之本, 本身并无错处,怎能随意废黜。
这话很快传入后宫, 可想而知武惠妃的气愤,李林甫又暗中挑拨,张九龄与裴耀卿俨然成了夺嫡的箭靶,欲被除之而后快。
很快,经过李林甫和武惠妃的一番谋划,他们让帝王误以为两位宰辅结党营私。在历朝历代,大臣们私下结党这件事一向是帝王所不能容忍的,更何况还是当朝宰相,这无疑令帝王猜忌,最终被直接罢免。
于此同时,李林甫又积极配合武惠妃又布了一个局,陷害了三位皇子。
他们放出口风说宫中有贼人闯入,暗中告知太子李瑛,以及同样与武惠妃作对的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三人,齐言事态严峻,让他们速速带兵入宫救驾。
月月觉得,他们三人应当十分爱重自己父亲,才会第一时间入宫救驾。
然而,当他们带兵入宫之后,武惠妃不仅矢口否认一切,而且坚称他们三人是带兵进宫图谋不轨!
这显然触碰了帝王的底线。
自古,儿子带兵入宫这种事情,本就是帝王大忌。
此刻武惠妃和李林甫从旁诋毁,李隆基顿时勃然大怒,甚至没给他们辩白的机会,更加没有去查清事情的真相,直接将三人贬为庶人。
后来,李林甫又向武惠妃煽风点火,言明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其实他这是害怕三位皇子他日再复位后,自己将首当其冲不得好死,为防一切,他必须下狠手。
所以,武惠妃又开始了她的枕边风,没过多久三人又直接赐死。
一日,杀三王。
震惊天下!
纵观历史来看,这事对当时的朝政影响真的很大。
这三位皇子,都算是相对出色。尤其是太子被赐死,令朝野内外人心惶惶。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武惠妃穷极一生,到后来帝王也没有立她儿子为太子,而是改立另一个儿子李亨为太子。
于李林甫而言,在这一过程中,他成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权势,成了唯一的宰相。
为此,大唐付出惨重的代价,原本优秀的三位皇子,却全都被他构陷致死。】
大唐宫内,雨帘前的李林甫整个人顿时蔫儿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苦心孤诣的一切,终将在此刻被一一揭露。
他更明白,自今日起再无翻身的可能!
李隆基当即气急败坏,一双眼透着猩红,上前狠狠将地上的人踹翻在地,“你竟敢犯下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这些年,李隆基每每梦回过往总会惊出一身冷汗,对于杀三子一事,他时常懊悔,一直认为是自己的错,所以压抑心中。
如今......
他立即下旨将三个儿子复位,并传令皇家寺庙为他们超度七七四十九天,以安天下。
这时的李林甫却大笑起来,他道:“陛下又何必急于如此,就算臣有过错,难道不是您宠爱惠妃,偏信偏听所致吗!帝王德行已损!哈哈!已损!”
李隆基暴跳如雷,“好大的胆子!是你怂恿才导致咱们父子猜忌!来人拖下去!”
他的命令刚落,却见雨帘上的仙人摇头叹息,粉色兔儿朵左右摆晃。
【李林甫犯下的罪孽最为严重的就是上述的两件事。
一是任用边疆民族的人做将军,大力提拔少数民族番将,致使大唐发生命运转折的安史之乱;二是设计挑拨夺嫡一事,令三位皇子命丧一日。
都说善恶到头终有报,李林甫被骂为奸相,他的结局并不好,甚至死后被掘棺暴尸。】
李林甫:......
古人都重视身后事,李林甫被神迹预言当头一棒。
【在他为相的后期,因帝王宠爱杨玉环,杨氏一族鸡犬升天,她的同曾祖兄杨钊一步步被提拔至宰相。
杨钊被赐名“国忠”,杨国忠登上历史舞台。
起初,他与李林甫的关系既相互勾结,又相互倾扎。杨国忠为了向上爬,竭力讨好李林甫,李林甫也因为杨国忠是皇亲国戚,尽力拉拢。
后来,李林甫与杨国忠由于新旧贵族之间的争权夺利产生矛盾,愈结愈深。
最终,李林甫被杨国忠诬陷谋反,帝王虽然没有因此治罪,但也逐渐疏远了李林甫。不久后便在这种被疏远打压的抑郁当中去世。
只是,在他去世之后,杨国忠依然不放过他,设局坐实了他谋反一事。
事发的时候,李林甫已死,还没有下葬。
帝王对他已经十分厌弃,并未顾及他的颜面,即便身死,也还是下令,剥夺他的一切荣誉,并且将其家眷后人全部流放岭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