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真正的牛人样样全(1 / 2)

俱欢颜 潮生 1408 字 2024-02-21

<p>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U看书]

https://www.uukbook.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教室里开始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然后是热烈的掌声,周氏姐妹古灵精怪,还是很讨大家喜欢,平时是这些人的开心果。

虽然大家的智商都很高,但是非常佩服周氏姐妹,普通的牛人只会一样,真正的牛人样样全能。周氏姐妹就是这样的牛人,大家还别不信,真正的牛人就是样样都行。

焦裕禄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的一个小山村,上学只上到小学三年级,32岁的焦裕禄才开始系统地接触工科知识。1954年8月,他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在哈工大,他白天上课晚上复习,晚上宿舍熄灯以后打着手电筒钻研数学题。

上到哈工大之后,仅一年后,焦裕禄就追上了其他人的步伐,不仅每次考核都名列前茅,在大连起重机厂实习期间,在还撰写并发表了一批理论文章,时不时地刊登在厂报上。大家都觉得他一个小学三年级的插班生是个学渣,结果一个学期后这个学渣竟然考到了年级第一,而且他的论文还经常被表彰在学校走廊里。

这就是真正的牛人,干啥都行。

1956年底,因为成绩优异,他被派遣回洛阳矿山机器厂,被任命为一金工车间主任。一年后,车间接来了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负责研发国内第一台2.5米双筒卷扬机。

重达108吨的中国首台直径2.5米双筒卷扬机的试制生产任务落到了焦裕禄肩上,由他担任总指挥,工期被限定到国庆节之前完成。

因为中国当时的工业主要依靠苏联,工厂的机器零部件说明大多是俄语,但焦裕禄不懂俄语,一开始连图纸、工艺文件都看不懂。

于是他利用值班时间去和厂里的俄语翻译学,但正当大家觉得好笑时,说着一口山东味道的普通话,还想学门外语?

翻译也开玩笑地说他,山东人的舌头不灵光。焦裕禄几个月后就学会了说俄语,而且会看,还能和苏联人交流,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就这样干了3个月奇迹般的被他研发了出来,在设备不全,原材料和零部件奇缺的情况下,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台卷扬机,填补了中国矿山机械生产史上的一项空白,还解决了中国矿山采掘提升矿石和煤炭作业的燃眉之急。

这位真正的牛人在解放战争时期,还发明了石雷,这个发明的诞生,让当时部队急缺弹药的情况下,弹药瞬间多出了上百倍。

之后他还创新了各种地雷的花样——有踏雷,有滚雷,也有吊雷,布雷的手法也很巧妙,让游击队附近的敌人对这种“石头礼花”闻风丧胆。

因为石雷的发明,焦裕禄一路被委以重任,从区武装部?事,到?前?队长,到?营区武装部部?,再到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3年,他又被调至共青团郑州地委任第二书记。

1949年,在焦裕禄去在兰考的时候,兰考还在闹“风沙、盐碱、内涝”三害,他到任后经过考察大规模的种植泡桐树,半个多世纪过去后,不仅在兰考,在豫东平原,在中州大地,昔日的盐碱地已销声匿迹,放眼望去都是一片林海,在千里公路沿线,在黄河大堤,到处都是泡桐英姿。

周氏姐妹,一个多月的点灯熬油的在校委会的考核下,成绩异常的优秀,而且见解精辟,她们也是有些取巧的成分,其中一部分思想是参考成国锋的笔记,她们提出来,又加以总结完善,不过这样短短的40天通过专家的评定,也算是真正的牛人了。

姐妹俩人上课目不斜视地看着老师,成国锋心里有25只猫,是百爪挠心。这下好,头疼的事在后面,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这是要赶两人也赶不走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