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技术型工种(快穿)》 第672章 第 672 章(第1/2页)
史,
事也。
以时间串空间,以事串史,时间为线,
事为珠,
成链,史也。
从古而今,从生而死,
人之史,
物之史,交相映,共古今,
生死没,
人物俱往,
史成。
古今论史,
多以时,
佐以事。
某年某月某时,
某事出。
某年某月某时,
某事过。
某年某月某时,某事又出。
某年某月某时,
某事又过。
一事未平而新事起,同时之事过多而杂,
史繁。
又有记,以人论史。
某年某月某时,某人生。
某年某月某时,某人长成,
取得何等成就。
某年某月某时,
某人婚否,
得妻子何。
某年某月某时,某人卒,得何褒贬。
人生轨迹,伴若干事件,亦为史,史见若斑,可见微知著。
偶有人,以物论史。
某年某月某时,一物生,得其名。
某年某月某时,此物转,波折其途。
某年某月某时,此物折,怜其多舛。
以事论史,以人论史,常见矣,不乏多言,以物论史,亦不乏,多见馆藏之物,介绍铭牌之中。
稗官野史,亦以此为传奇,物主流转,便是历史变迁。
“这支簪子,好生别致。”
献上的簪子要或繁花似锦,要或一枝独秀,只敢见其荣华枝头,不敢做凋零状,徒惹悲情,若有寂寂之感,恐生不祥。
上官闻言,呻然:“一支残花簪,讽与谁人?”
那一支残花簪被放到一边儿,这是罢黜不用的。
这些罢黜的簪子也不会白白扔了,而是会做为“残品”,流入银作局外,进入寻常市场中,若有富贵人家青眼,便也可进入高墙之内,成为贵女妆奁点缀,不然,便是要流入寻常百姓家中,更贱一层。
分拣的太监眸中闪过一抹可惜,到底不曾多言。
残花簪,便如那落入流水之中的残花,流出了宫墙。
富贵人家,也有女眷喜欢那簪子别致,只听到那名字,多有不喜,古来“残花败柳”从来不是什么好意头,对女子来说,更恐红颜易老,又哪里爱这样的簪子,便是喜它别致,也惧其名字招来不幸。
一般二般流落,就渐渐到了那普通富户之家,有女眷骄矜,并不畏惧其名,“残花亦可怜,众人皆弃,更令我心怜。”
她买了簪子,佩戴发间,其型特殊,令她也为人广记,后竟因此簪得了一个好姻缘,一生幸福,再与女儿准备嫁妆的时候,就把这残花簪放入其中,言:“当年汝父便因此簪识我,一生不负。愿你一生,也得此幸。”
切莫人云亦云,当有主见,当敢发声,莫为女子娇怯,随波逐流,真如那残花无言,不得自主。
女儿不明深意,接过簪子,满面羞红,谁人出嫁又不曾想过白首之约,一生一世?
可惜运道不佳,良人命短,徒留母女二人艰难度日,为叔伯所欺,身无余财,一女更是被送与人为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