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父与子(2 / 2)

谁知道出来就遇到自己的俩手下,影落和倚云担心说:“爷,那屋里的是皇上?您认皇上当义父了?”

她两个很有经商天分,且为人和善机敏擅变,是苏辰到山西之后一直带在身边最着力培养的两大女掌柜。

现在怎么变笨了呢。

苏辰嘴里此时如果有水,肯定喷她们一脸。

“谁跟你们的说的?”

他没有正式跟这些外面收的手下们解释过自己的身份,同时也是觉得很没必要说这个,但这个猜测也太不靠谱了吧。

影落指了指斋房方向,道:“那些和尚都这么说,您不知道,昨天还张口就是不让咱们捣乱,今天却一口一个女施主。”

苏辰呵呵哒,五台山的和尚们其实基本上都是皇家和尚,因为他阿玛和太奶奶都信佛,每年都要来这里的寺庙参拜的,而这些寺庙的供奉,也有一多半都是皇宫内务府出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和尚们算是“家臣”。

主要任务就是念经,伺候京城过来礼佛的贵人。

但这么能编,不该是他们擅长的吧。

“其实皇上是我亲爹,”都把这俩人带到这里了,苏辰就不怕暴露身份,且他要大力培养的人,荣广都刨根儿的查过。

没有像演电视剧似的其实有某个仇视皇家的人特别巧合的得知他的身份后,潜伏到他身边的,苏辰路上搭救下来的人,全是很普通简单的农家或是小户人家儿女。

如果不是家里过不下去,都会平平淡淡一生到头的那种。

因此在听到自家爷的话之后,影落和倚云站在原地很长时间都没有回过神来。

“阿玛,吃饭。”

苏辰把饭菜放在桌子上,很简单的两菜一粥,是谁都想象不到皇帝会吃的饭菜。

就和前世没见过大人物的苏辰从来没有想过,古代的最高者皇帝,即便在天命神授观念盛行的时代,他也不会端着一副我是仙人尔等皆蝼蚁的态度对待周围人。

康熙没有嫌弃饭菜的简陋,和儿子一人坐饭桌一边,闲闲说着话就着清粥小菜吃的挺愉快。

早饭后,纳兰容若前来,说是五台山附近州县的官员都在山下等着请见。

康熙本也有意见见当地官员,便允了。

显通寺外遍植菩提,凉亭隔几米一座,康熙就把接见当地官员的场所定在寺庙外,一处视线极佳的凉亭内。

纳兰容若先带着侍卫们去凉亭布置,等把官员们引着上来,他才得闲,悄悄移到苏辰旁边,低声道:“王爷,今天下午有空没?”

苏辰反问:“有什么事,难道你要请我吃饭?”

纳兰容若笑道:“容若还真有此意,听说山下一个茶馆的点心果子不错,王爷能不能赏光?”

“有什么事你直接说吧,”苏辰声音低低的,“我还想问问阿玛有没有时间跟我大同一趟,若去今天下午就出发。”

纳兰容若:“没什么大事。十九年您外出时,牵线让您去和一个商队同行的那个顾贞观,您还有印象没?”

苏辰想了想,点头:“他是不是叫顾贞观啊?”

“正是,”纳兰容若说道:“顾兄是我先前认识的一个朋友,从十一年起,他便在为一个流放宁古塔的朋友奔波求告。前年我找到机会跟皇上提了提,皇上问过缘由也没说能叫人回来,我想着,王爷能不能从中间做个中人?”

如果依旧不行的话,他得找自家阿玛出面了。

纳兰容若敬佩顾兄朋友的文采,很愿意为对方的南归出一份力。况且这般文采风流的人,待在酷寒的宁古塔是暴殄天物。

其实纳兰容若之前想趁着去年三藩之乱彻底平定,皇上心情好的时候再提此事,然而又考虑到圣心难测,他才决定找最稳妥的人替顾兄好友求情。

苏辰点点头,理解了:“他们想让我帮忙在阿玛跟前说好话?”

纳兰容若笑道:“是啊,为了当面与您说请,顾兄昨天连夜从京城赶来的。”

苏辰挺感慨,为朋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 第88章 父与子(第3/3页)

能做到这一步,非常让人敬佩,想必这也是纳兰容若愿意帮顾贞观的原因。

“顾贞观是什么人,他的朋友又是什么人,”苏辰道,“你得先跟我说清楚,丑话说在前头,坏人的忙我可不帮。”

纳兰的人品苏辰当然信得过,只清朝的道德标准和现代还是有很多不同的,而苏辰能忍受这个时代的很多苟且,毕竟时代的局限他超越不了。

但也有些,比如宠妾灭妻、不拿人命当回事的“贵族”观念,就算有“时代局限”做借口他也不苟且。

纳兰容若却失笑,道:“顾贞观兄字远平,是康熙五年的举人,出身前明书香世家,他曾祖父还是东林学派的领袖,父祖皆是博学才高之人。”

“他的朋友,姓吴名兆骞,亦是文采风流的人物,被无辜牵扯到顺治十四年的科场案中,流放了宁古塔。”

苏辰一听吴兆骞这个名字就有些印象了,不是现在听说过,而是前世的时候从他那个学汉语言文学的朋友那里听说过。

吴兆骞好像还是清初有名的诗人,也是清朝流放到宁古塔的文人中名气最大的。

纳兰容若又道:“我那儿有两本吴兄的诗集,辰王可以看看,他的确是个人才,放在宁古塔可惜了。”

苏辰心想,应该不会可惜,宁古塔搁现在多偏僻啊,吴兆骞这样学富五车的人过去了,肯定也是被捧着的。

不过不能因为人家有文化就理所当然的要求人家在偏僻地方贡献。

苏辰在心里批了下自己的想法,不等纳兰容若再说什么,道:“行吧,有空我就跟阿玛提一提这事。”

纳兰容若目露欣喜,拱拳低声道:“多谢王爷。”

“不用谢,”苏辰说道:“又不是你自己的事。我会帮忙的,不过吃饭就算了。”

纳兰容若笑道:“但是回到京城,奴才还是要请王爷一席的。”

苏辰忙摆手:“你算了。”

话说他最不习惯纳兰容若和曹寅的一点就是,时不时跟他说话的时候迸出一两个奴才的自称,在宫里还算了,外面坚决不听。

看着摆手摆到连头都摇两下,浑身透出拒绝姿态的辰亲王,纳兰容若面上的笑容更加的温暖起来。

有时候连他都疑惑,辰亲王这样的人怎么能是皇家养出来的。

不过身边有个这样的王爷,是他们的幸事,更是大清的幸事。

俩人说完悄悄话就严肃站在后面,认真听官员们应答康熙的问话。

康熙问的内容很家常,米面价格几何,一年雨水多寡,皆是他会询问的内容,几个不常见圣驾的地方官员由刚开始的忐忐忑忑,到后来的平和稳定。

君臣双方问答有度。

快到中午的时候康熙叫官员们退了,这些官员们表示很沐圣德,下山没多久就敬上来一桌素席。

康熙叫侍卫们接了下来,转头又命送下去一些赏赐。

这个赏赐不是别的,正是今年印书局才出的康熙他制的四书讲义。

苏辰差点忍不住笑,这就和给学生送一套五三当生日礼物差不多的感觉。

康熙问道:“笑什么呢。还没问你,在凉亭和纳兰嘀嘀咕咕的说什么呢?”

苏辰就说了顾贞观几年为吴兆骞奔波打点的友情,而后问道:“阿玛,咱们清朝立国以来,流放到宁古塔的文人不少了吧。”

康熙亲手流放过去的还没有多少,点头道:“确实不少,且还有不少在文人中间呼声不低。”

苏辰道:“儿子觉得文人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虽然有时候比较喜欢发一些高论讲一些道理吧,但大多是都是比较老实的。不如审核审核,把没有问题的都放回来吧。”

其实书生造反三年不成,将那么些人一直放在宁古塔,并非出于担心,连黄宗羲、王夫之那些曾经帮助南明小朝廷举起反旗的人,康熙都赦免了。

哪差这么几个或因文字狱或因科场舞弊案流放宁古塔的文人?

根本原因是这些人本身的价值不足以叫人重视,却还四处蹦哒罢了。

不过儿子求情,康熙稍微考虑一下就道:“这事儿阿玛允了,回去之后你去刑部查查,把那些能赦免的都赦免了。”

苏辰刚要答应转念一想却觉得不妥,“我不干,这样的话那些骂我铜臭的文人岂不是又要夸我?”

他可不想跟这些读书读傻了的这些文人关系太密切,免得又不得已被他们绑到船上。

康熙很快明白儿子的顾虑,心里就是一阵酸涩,道:“这样吧,你查查哪些人可放,阿玛再亲自下旨。”

苏辰点头,说道:“阿玛,你着急回宫吗?”

“有事直说,”康熙故作不耐烦。

“那您跟我去一趟大同呗,”苏辰说道:“有特别好的东西给您瞧。”

“你的煤球儿?”康熙笑问。

他儿子总能做出一些稀奇古怪却非常方便好用的东西,刚才与几个地方官闲话,其中就有两人提起在大同风行的煤球,建议全国推广。

苏辰光顾着和纳兰容若说话了,没注意到这些,因此也没听出来他阿玛的打趣,神秘的摇摇脑袋道:“不止煤球,还有更好的东西。能给阿玛解决最大难题的那种。”

康熙挑眉,笑道:“这么好,那朕就去看一看。”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