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面面俱到(2 / 2)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3219 字 20天前

府兵、禁军大多走在前面,留在后面的多是地方部队和民壮,前者护卫,后者转输,慢吞吞地向前赶路。

如果江面安全,有时候会用船只运输资粮,这时候就能解放出一些人手,令其兼程前进,追赶主力精锐。

这么看起来,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后勤转输,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其间繁复之处,几乎让人精疲力竭。

不是谁都会管理的。

或者即便会管,但与管得好也是两回事,效果天差地别。

而这些组织后勤运输的中下级小吏,多为世家大族庄园中借调而来的,或者本来就是他们带着自家庄园的人手来转输资粮。

这些人在过去三十年的战争中建立了丰富的转输经验,稍稍磨合一下,便高效运转了起来。其实这也是人才,和平年代不一定有的人才。

感慨一番后,前方道路稍稍宽敞了一些,桓温下令上马,继续奔驰。

当天傍晚,东边的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何伦的将旗。

“襄阳度支校尉桓温求见军师,有紧急军情禀报。”见得过来拦截他们的游骑时,桓温第一时间下马,大喊道。

******

何伦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就决定接见桓温,地点就在一片橘园内。

桓温没有丝毫废话,当场将得到的消息报了上去,并说出了自己的判断:“王师近六万众,大可分出数千人抄小道奔袭宣汉、宕渠。板楯蛮倾巢而出,后方空虚,只有老弱妇孺,取之不难也。一旦得之,江州、阳关大震,则将无士气、兵无战心。邵督催军奋战,定能大破敌军,夺取巴郡。”

“三巴一下,敌军损失泰半,王师可以降兵为先锋,直趋成都,与贼人战于城下。只要动作快,不给李雄收拾人心的机会,攻取成都机会极大。”

“况攻入蜀中腹地之后,地方大族或有倒向王师者,届时还可收取粮草,招抚成都守军,则胜算益高。”

“天子发动了三十万人灭成,为此连慕容鲜卑都姑息了,付出如此之大,必欲置贼子于死地而后快。军师乃天子元从,若建此功,于子孙后代有无穷好处。”

桓温说的时候,何伦连连点头,但没有给出任何评价。

待桓温停下时,他只笑吟吟地看向对方,道:“元子立功心切啊。”

桓温一窒。话是没错,但你这么说何意?

“毌丘宗旷回话了吗?”何伦问道。

“仆已遣人去寻府君了。”桓温答道。

何伦沉默了片刻,又问道:“听闻十月朔日之时,毌丘淑媛陪着天子出城,彼时已身怀六甲?”

“是。”桓温说道:“此事不假。”

何伦唔了一声,低头沉思。

桓温有些焦急地等着。

这些开国勋贵说话做事想得太多,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各种利益算计,唉!

片刻之后,何伦召来一人。

“军师。”这是一个小年轻,进来便行礼。

“此为吾儿奋,你唤他‘五郎’便可,之前在洛阳为官,今为江陵幕府外兵掾。”何伦介绍道。

桓温遂与何奋见礼。

“五郎。”何伦看向儿子,说道:“你带着为父三百亲兵西行,将右骁骑卫拦下来。”

“是。”何奋干脆利落地应下了。

右骁骑卫二千四百战兵,加上部曲便是四千八百人,步骑两便,是一支非常强悍的力量。

吩咐完儿子,何伦又唤来军师祭酒(原军谘祭酒),让他策马前行,找到飞龙山镇兵,让他们去南浦县集结。

桓温越听越兴奋,但也微微有些失落。

他手头只有一千五百兵,算下来根本占不到大头,这个功劳注定还是让何伦乃至右骁骑卫、飞龙山镇将或别的什么人拿了,他只能分得一杯羹罢了。

不过转念一想,若非他是天子最喜爱的景福公主的驸马,有资格上桌吃饭吗?

何伦黑心一点,直接把你排除在外,又能如何?

“若毌丘宗旷能够证实,便出兵奔袭宕渠。”何伦再度看向桓温,说道:“此战以右骁骑卫将军段良为都督,五郎、你、陈赤特副之。毌丘府君那边,最好也派人加入,没他们不行的。”

好家伙!何伦儿子和亲兵、府兵右骁骑卫、飞龙山镇军、巴东郡兵外加襄阳度支运兵,人马上万,竟是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何伦这是在拉关系还是打仗啊?

不过,桓温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或许,有些时候人情就是这么攒下的。他都可以想象,一旦奔袭成功、何伦奏捷的时候,那份立功受赏的名单还有玄机。

桓温第二天早上赶回了南浦。

十五日,飞龙山镇军兼程赶来。

十六日午后,巴东太守毌丘奥终于回来了。

当天下午,朐忍县賨人酋豪徐氏带着两千丁壮赶来,毌丘奥令其子毌丘愔带着一千郡兵加入。

早就等得不耐烦的右骁骑卫将军带着四千八百府兵(含部曲)、飞龙山镇兵三千、何伦亲兵三百、襄阳运兵一千二百、徐氏賨兵两千、巴东郡兵一千,战辅兵总计一万二千余,离开南浦北上,赶着大批骡马,进入山中。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