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濂祯刻意对她冷淡了些,不那么天天来芙蕖馆泡着,偶尔来了遇见有其余小嫔妃在,也都和颜悦色相待。让这个观察期又平安延续了几天,太后倒像是耐心超乎寻常的好,一直未有动作。
这天在慈清宫内,太监刘丰沛刚刚总结了小太监们的回报,来在东暖阁向太后汇报。
“……芙蕖馆这些天来的情形便是如此了,不知太后可还有什么吩咐?”
太后坐在炕桌旁,慢悠悠地饮了一小口茶,将茶盏放下,在此过程中已将听到的汇报在脑中收拾整理了一番。“依你所言,皇上近期去影月斋与朱家兄弟会面的次数,也并未比从前减少了?”
“回太后,正是如此。”
皇上有了宠妃,总跑去芙蕖馆与之耳鬓厮磨,对她那侍寝懿旨阳奉阴违,这都很好想象,没什么新鲜,但在此期间居然与朱家那哥俩的见面次数丝毫未减,这就令太后觉得有些奇异。
“你与哀家细致说说,这些日子还发现了什么动向,事无巨细,即便你觉得并无可疑的地方,也都说与哀家来听。”
这个刘总管的说话习惯,太后是知道的,他虽然忠心,却有个将信息自行筛选的惯性思维,时不时就自行把一些他认为没用的信息过滤掉,有时便会因此误事。
刘丰沛凝眉想了想:“太后若说皇上去影月斋的事,这些天来,皇上有时上午离了芙蕖馆,下午便到影月斋与武敬侯兄弟会面,或是今日去过芙蕖馆,次日便招武敬侯入宫,这倒像是……”
“倒像是皇上在两边传话,与他们商议事情。”太后唇边浮上冷笑,微微颔首,“但愿他们商议的,只是如何敷衍哀家、抗拒临幸嘉慧这样的小事。”
刘丰沛见她没有动问什么,也不敢贸然接口附和,心里却在奇怪,如今太后与皇上之间的矛盾,不就集中在是否临幸闻昭仪这事上么?怎地这事反倒成了太后口中的“小事”?那么大事又该是什么?
太后一瞥眼见到刘丰沛显露出的些许迷茫,也有些觉得自己是多虑,皇上若有那份心,与朱家兄弟商议还有可能,为何要去与一个十六岁的小嫔妃商议?可这事不能弄个清楚,在后宫中总留着那一方自己不能掌握的空间,毕竟既不甘心,也不安心。
太后想了想道:“依你所言,芙蕖馆里最得秦琇莹信任的,是那两个宫女和一个太监了?”
“正是,最常进出秦贵嫔屋子的仅有两个宫女和一名太监,秦贵嫔似是只信任他们三个,对其他人都有所防备。”
太后转向侍立一旁的司琴:“芙蕖馆那个管事太监六福,与你是旧识吧?”
司琴面色微变,恭敬道:“回太后,那齐六福与奴婢不过是同乡,当初先后进宫,但这几年来,奴婢早已与他断了联络,连话都未说过几句了。”
太后微微冷笑:“你怕个什么?哀家不过想来问问你,可知道这太监是个什么样的人。”
司琴道:“回太后,齐六福这人看来木讷老实,实则做事细心周到,不是个没心机的蠢人,而且,据奴婢所知,他这两年,与皇上身边的唐汉还算有些交情。”
太后颔首,这样的人,想必比那两名宫女知道的事更会多些:“你亲去带人将他叫来,就说哀家有话问他。”待司琴答应了,才又沉缓语气补充道,“记得,先别去惊动芙蕖馆余人,尤其是别惊动皇上。”
司琴与刘丰沛听了这后一句也就明白,太后所要进行的,绝非一场简单的问话。
待得他们两人出去,有其余宫女替太后理好了引枕。太后靠着引枕歪下身子来歇着,心里先是有些庆幸,今日侄女闻嘉慧没来,不然此时,一定又要听她抱怨自己对皇上的阳奉阴违不闻不问。因着上次张善芝的事被她责问,这侄女倒是消停了好几日,近来又开始有些沉不住气了。
至于今天要进行的问话,太后也不指望能问出什么大事来,问不出,反而是好事,她心里有着另一项打算,皇上转眼间已拖了半月下来,自己也该有点动作,敲打一下不听话的人了,不然的话,岂不是要让底下人忘了谁是后宫之主?
与此同时,六福正提了个小食盒步出了芙蕖馆,迎面见到唐汉领着一个捧着匣子的小太监走了过来。
“给唐公公请安。”六福上前施礼。
唐汉和气地点点头,见他手里的小食盒,便道:“为娘娘取药这差事还需你一个管事太监亲力亲为?”
六福含笑道:“娘娘之前的吃食药品已不止一次被人动过手脚,身边这些人无论再怎么管束,毕竟人心隔肚皮,不知哪个可靠。这等重要物件,还是我亲自过手的好。”
唐汉点头道:“早看得出你是个细心的。皇上昨晚还与我夸赞秦贵嫔识人的本事高明,你与那两个宫女可靠忠诚自不必说,连那小栗子兄妹看着也是好的,不枉娘娘当日奋力救他们。”
“公公谬赞。”六福朝他身后的小太监望了一眼。
唐汉审视了他片刻,脸上仍挂着笑,半正经半打趣地道:“六福你对娘娘如此忠心,莫非真是为着那个缘故?”
六福笑得坦然磊落:“公公怎会去信这种不着边际的流言?况且,”
他目光转向一边,露出些许苦笑,“我从未觉得,娘娘与司琴长得有那么相像啊。”
唐汉微微颔首,当即转了话题:“你去忙吧。皇上让咱家来为贵嫔娘娘送些赏赐,六福你及早回来,皇上今日对娘娘有些特别安排,芙蕖馆里,还需你来主个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翦花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