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回到古代当咸鱼》 40-50(第1/16页)
第041章第41章
裴清本来是不知道这些事情的,只是听谢府的下人聊天时,提到这件事,才发现自己挑明了补碘过头的坏处,最后竟然还让最底层的普通百姓受益了。
之前知道海产品涨价的时候裴清就有点担心,毕竟和富贵人家比起来,普通百姓才是最少吃海产品的,尤其是一涨价,就更吃不起了。
现在倒是好了,别管那最后剩下的海产品质量多差,只要能吃,那就可以补碘,不至于一点也吃不上。
至于说会不会让海产品的价格一落千丈,导致商家不愿意运输海产贩卖,裴清让人去统计了下往年的海产价格,和现如今的海产销售情况,发现并不止于。
虽说可能有一部分特别爱吃海产的人会选择少吃点,但是吃海产的人群增多了,两边一抹平,还是后面能赚得多,只是这么一来就需要商家多贩卖海产,挣得才会多些。
不过这件事也让裴清发现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力还挺大的,虽说是借助朝廷的力量。
太子听着裴清的感慨,有些羡慕,他虽然是太子,也没有做过什么对百姓有利的事,或许也只有等他再年长一些,就能做出来吧。
裴清的感慨让高岩和周凌都忍不住反思了下自己,他们都比裴清年长,但论起对大盛的帮助,两人加起来都顶不上裴清。
裴清没想到,他感慨一下,居然就让小团队的气氛变得压抑起来,赶紧想办法开导他们。
“大军没多久就要出征了,我们可以想一想,怎么能帮到军队。”裴清冒出一个主意来,其实他本来是想说百姓的,可是百姓的范围太广了,要求也太高了,他一时半会的也想不太出什么帮助的办法。
当然,最主要还是穷,不光是他穷,大盛朝廷也穷,帮百姓那是要掏出实打实的银子,钱还不少。
如果是军队的话,现在大军马上出征,为了战争胜利,户部出钱都会容易些,毕竟大军出征后的缴获也会上缴国库,有出也有回,户部拿钱也痛快些。
裴清会说军队还有个原因,那就是杨桐最近这段时间总是上门,说是其他将领的吩咐,想要让他去军营看看。
这话说出多了,裴清也就记住了,虽然一直没去,可心里有了个印象,聊天的时候就下意识想到了这点,甚至隐隐想到了要从哪些方面帮助。
在裴清接触到的人里,除了普通百姓需要人帮助之外,也就是军队需要人帮助,之所以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还是因为田庄里的那群残疾老兵。
只是裴清想想自己以前做的事,感觉有点太独了,不如拉上太子他们一起,这样不至于枪打出头鸟。
而且给军队帮忙,就靠他的话,裴清感觉很危险,有点收买人心的味道,可如果就靠他去找皇帝,虽说皇帝肯定也会同意,但裴清总感觉不太好。
“大军还需要帮吗?”高岩听着裴清的话愣住,在他看来,大军强横无比,哪里是需要他们帮忙,裴清说帮助百姓都比帮助大军来得靠谱。
周凌和太子也都差点没有反应过来,在他们的印象中,大军是很强的。
或许等百年后,大盛国力衰退,军队战斗力也会下降,可此时开国不过十年,军队正是处于巅峰时期,哪里需要人帮了。
裴清看着他们的反应不得其解,问清楚后,嘴角微抽,他感觉他看到的军队和其他人看到的军队不太一样。
太子他们是把军队看成了一个整体,但是他不光是看整体,也看细节。
虽说裴清就只去过军营一次,但是印象还是很深刻,军队强是强,可普通士兵过得并不是很好。
就一点,医疗条件,裴清没有仔细地了解过,只是和田庄老兵聊过天,他们这群残疾的都还是运气好,命大,命不好就那么死了。
他问过军营里的医疗人员,是有军医,主要就是治疗外伤的金创医,但是一个大军的军医分摊下来,三千人才有一个军医,虽说军医也有助手,可就算助手能帮忙,真等大战打起来,也不能很精细地处理。
况且这些军医的处理手段也比较粗糙,毕竟一人要照顾的人太多了,想精细也没有时间,可能这边精细处理完一个人,救下了一人,可耽误的时间就让好几个将士死了。
既然军医少,那能不能增加一些军医呢,毕竟多一个军医,就多一人救人,那将士的伤亡率也不会太高。
听裴清这么一说,太子高岩和周凌顿时反应过来了,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是习以为常的东西,自然也没有想着如何改变,可现在裴清说了,他们也意识到这其实也不是不能改变。
“不如我们去问问杨师傅,先问清楚了再去找陛下。”周凌开口。
四人赶紧去找了杨桐,裴清混在四人团里感觉压力变小了不少,毕竟以往都是他一个出头,虽然出头的时候很风光,但是处理事情的时候就很累了。
最惨的是他冒头处理完事情,太子他们还是照常上课,而他一边干活,一边还要补课,唯独好一点的是作业可以不写,不然他是真不想干了。
这下的话,最惨也不过四个人一起干活,大家一起干了,他就少干一点,况且太子他们干活的话,也没有时间去上课了,那大家也一起补课。
这大概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吧!
想到四个人一起补课,裴清都精神了不少。
太子他们哪里想得到裴清还是这个想法,只当裴清是想要让他们一起立功,高兴的同时又有点羞愧。
毕竟以裴清之前的表现来看,裴清明明就可以自己一个做事的,何必找上他们。
杨桐乍然被四人找上,还有点不知所以,等听明白他们的来意后,大喜过望,赶紧给他们介绍起了军医的具体情况。
大盛的军医和前朝差不太多,一个军医带着几个助手,负责全军营的将士安全。
“为何不能多派人呢?”太子问。
“医药院的人不多,能派遣出来的大夫也不多。”杨桐说到这个理由,本来高昂的情绪一下子又低落了下去,毕竟医药院的人不多这是事实,就算是太子上书,也不可能凭空多出人来。
这也就是哪怕之前有武将上书,想要在军中多置一些军医,也做不到的原因,愿意当军医的人就这么些,至于说强行要其他太医署的人,武将还没有这个能耐。
好大夫那要给京都内的高官留着的,以至于军中行医的,医疗水平都不算高。
况且在军中的大夫待遇也就一般,还要被各种管束,加之随军的辛苦,哪怕是从民间招揽,也很少有人愿意当军医。
乍然有个大夫来,那是狼多肉少,都要靠抢的。
听杨桐说完这一通,太子三人都忍不住叹了口气,感觉有些挫败,本来以为想了个不错的主意,可现在才发现,实施起来很难。
就和杨桐想得一样,太子他们也意识到,哪怕是他们有权有势,也没有办法强行逼着人去当军医的能力。
毕竟这治病救人和别的不一样,针对每个人,治疗手段都可能有变化,万一对方因为心生不忿,不说动歪心思弄死谁,就是对伤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回到古代当咸鱼》 40-50(第2/16页)
而不见,说没救了,那有这个军医比没有还惨。
除非再派个人在一边看着,可问题是,有这个看着的人,还不如不强逼谁,还省心多了。
裴清倒是没有被杨桐的话难倒,杨桐还没有说完,他就意识到了这点困难。
“将士的病一般都是什么呢?”裴清问。
杨桐正丧气呢,没想到裴清还在问,忽然想到裴清以前的操作,眼睛倏地亮起来,别人可能想不到办法解决,但是裴清说不定可以。
杨桐叭叭的给裴清说了一通,将士的病情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就是驻扎在营地,没有战事的时候,外伤基本是误伤的小伤,其他病就和普通百姓生病差不多,腹痛头痛脑热的。
可比起普通百姓的硬撑,反而因为军中有大夫在,还能问问大夫,抓药什么的也不用自己出钱,还好些。
可一旦上了战场,军队的伤亡出现,那基本是外伤了,而且因为伤员都是一股脑地出现,军医根本来不及多加治疗,所以最后就是处理完伤口,就让将士去伤兵营待着,慢慢修养,等伤势好了再说。
说到伤兵营,杨桐的面色有些不自然,不过裴清没有在意,只以为他是有心理阴影,毕竟一般人去过医院,再提到医院也是有点心里发怵的。
这也是军队招不到军医的一个原因,平时清闲,没有太多治病需求,想要提升医术的大夫得不到提升,而一般的大夫,在别处可比在军队里舒服。
而一旦到了战场,危险什么的就先不说,面对大量死伤,产生的无力感也会让人很挫败。
“可以这样吗?就如果要上战场的话,就临时抽掉一批大夫前往前线,以高价利诱,这样就算到了战场上,也能多出一些军医,而一旦战事结束,就让他们自己选择是否离开,或者说定一个时间,比如三个月或者半年,时间到,如果大夫不愿意继续留下来,就让他们走。”裴清说。
他听杨桐这么一说,发现很多大夫不愿意去当军医的原因,一个是钱不够多,还有点危险,二就是怕一直待在军队中,若是可以去一段时间就自己决定去留,或许会好些。
而且在战时去军队也不是没有好处,毕竟普通的外伤大夫,哪怕看一辈子病,可能都没有在战场上治疗的外伤病人多,对于提高治疗外伤的医术也是有好处的。
“还可以这样?”杨桐震惊。
在他的认知中,当了军医那就一直是军医了,还能当一阵子就不当吗?
“按照杨师傅的说法,厉害的大夫如果一直待在军营中,没有接触到新奇的病例,医术也容易退步,而且平时也不需要太多大夫,一两个也够了,战时多招纳一些大夫,就算工价出得高,开销应该也比一直请要好。”裴清说。
“而且我觉得外伤的话,不能只靠大夫来治疗,就算是大夫人多了,可一开战打起来,受伤的将士应都是以百计数了,总不能一口气配几十个大夫,没有那么多人,那将士能不能自学一些治疗轻伤的办法?简单的清创,止血,包扎伤口,这些应该不难吧。”裴清问。
屋内一片寂静,然而太子他们看向裴清的眼神却愈发的炙热。
第042章第42章
裴清的话让在场人觉得豁然开朗,本以为前方行进的道路堵塞,无法通过,却忽然又找到了一条隐隐能看到尽头的小路,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一扫刚才的颓唐。
杨桐越想越觉得可行,不过裴清可还记得之前说碘时候的缺漏,更何况他对大盛的具体情况也不算很了解,还是要人来查漏补缺。
杨桐第一个表示能帮忙,太子高岩和周凌也都来辅助裴清思考。
“我们对大夫的看法都只是自己觉得,不如找个大夫来问问看,对方是怎么想的,这样也可以看看什么样的条件能让大夫心动。”裴清又说。
“还是你脑子灵光。”高岩忍不住赞叹一声,虽说经学课上裴清学得不太好,可论想别的招,裴清是他们几个人当中最厉害的。
当然,要排除掉政治博弈,高岩老早就发现这点是裴清的死穴,也是因为发现这点,他们三个和裴清说话都是有话直说,避免绕弯子之后裴清还听不懂。
经过太子同意后,杨桐去医药院找了个大夫过来。
医药院的大夫被杨桐喊过来的时候还有点蒙,莫非是太子病了,可太子病了为何不喊太医呢,太医署太医的医术可比医药院的好,莫非是什么不能让宫内人得知的病情。
尤其是医药院最精通的是治疗外伤,想到这里,医药院的大夫就更加忐忑,生怕自己掺和进什么皇家争斗。
像他这样地位低微的小官,可是最容易被扔出去放弃的。
大夫忐忑不安地到了殿内,匆匆扫了一眼众人,没有在他们身上发现伤势,正疑惑着,就听一个少年人开口,声音清润。
“许大夫,有个问题想麻烦你回答一下。”
许大夫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若是让你去军中暂时行医一段时间,要什么样的条件,你才会答应呢?”
裴清声音依旧清润动听,然而在许大夫耳中,堪比恶魔低语,什么暂时,一段时间的,他完全没有听到,只听到了那个军中行医,那不就是当军医。
至于条件什么的,上官和你说条件,你还真敢提吗?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你当真就是不识好歹了。
能进医药院的大夫其实就是进不去太医署的人,医药院在他们看来算是个踏板,提升医术后就能进太医署了。
哪怕进了医药院有可能成为军医,可也只是有可能,谁也不知道自己最后是会进太医署还是军营。
可现在,成为军医变成了他脚下唯一的路,恍惚间,他仿佛都能看到自己在军中老死的一幕,眼眶瞬间就红了。
许大夫难受,虽然医药院也有不思上进的,觉得去军营当军医衣食无忧,日子安稳,是个好去处,可他只想好好提升医术,早日进太医署。
然而这个梦此时已经碎了。
裴清问完就等着许大夫回答,他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很好回答,然后等了一会儿就看到许大夫两眼泛红,一副将哭未哭的模样,瞬间就蒙了。
他的问题难道是问到了许大夫的伤心事了?
不光裴清懵,太子他们也茫然不知所措,毕竟这问个问题就问哭一个人,他们还是头一次见呢。
这要说裴清问的很难也就罢了,可这问题又没有标准答案,甚至回道什么都行,何至于此啊。
“下官,下官愿意去军营行医,并不需要什么条件。”许大夫见裴清僵住,以为是对方觉得自己驳了他的面子,也不敢继续想下去,小心回道。
裴清瞬间意识到对方是误会什么了,叹了口气,解释起来。
许大夫听着听着,脸上腾的一下红了起来,尴尬得不行,搞了半天,还是他戏太多,以至于弄了这么一出。
许大夫还有点感激裴清,毕竟按照他的说法,这医药院当军医的大夫太少了,他们才想着要怎么样才能多招些人进去。
就他刚才那话,裴清要是将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回到古代当咸鱼》 40-50(第3/16页)
就错把他送进去了,他可能也不知道是自己弄错了,就算是以后知道了,也只能怪自己想太多。
“许大夫,没事,人总有自我误会的时候,你也不要太自责。”裴清看许大夫一脸羞愧,开口安慰道。
如果是别人的话,定然不会说得这么直白,可裴清就是不喜欢弯弯绕绕的,更何况,以许大夫刚才的反应来看,说的弯弯绕绕的,对方可能又要误会。
许大夫还真就被安慰到了,心情恢复如初,甚至比之前还要放松,毕竟再差总不会比之前的结果差吧。
裴清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问题,许大夫沉思片刻,认真回答起来。
这要是没有刚才那场乌龙,许大夫不了解裴清的具体想法,回答的可能就是一些套话,或许会有几分真话,可一些不好说出来的真话他是绝对不会说了。
可有了之前的事,对于裴清他也多了几分好感,自然也愿意说句实话。
许大夫先是简单地说了下医药院里一些大夫对于当军医的态度,裴清皱了皱眉,不过却也能理解,这好不容易到了医药院,自然是想更进一步,可去当了军医,进步的空间就小多了。
更何况军营之中,一般的人也很难适应。
然后针对裴清说出的条件,一项项地做选择。
最后涨薪这点是可以吸引军医的,短时间去也是可以吸引人,而随军上战场看外伤,对于一些专精外伤的大夫来说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长时间的话,大家应该是不愿意,可短时间的话,以裴大人提出的条件,也是能招些人进去的。”许大夫总结。
“长时间的话,军医可以慢慢地培养,比如说培养一个人学医,然后这个人就必须当军医多少年,之后才能改行。”裴清忽然想起来以前看过的一个政策,定向师范生。
这也是国家为了解决农村以及偏远艰苦地区教育资源而制定的一个政策,降分录取,提供奖学金和生活补助,可以说学费和生活费都不用愁了,只是毕业后就要回乡当教师。
那军医的现状和这个就有点相似了,都是很少人愿意去的,但是又需要人才,裴清觉得当军医的话,或许比窝在小地方当游方郎中好些吧。
毕竟大盛的军队还是很有些地位的,当军医怎么也比当普通人好些。
“裴清,你居然又想出一个主意来了。”高岩知道裴清有些主意,但是他没想到,这前面才想了一些办法,裴清听许大夫一说,又冒出主意来了。
而且这个主意他仔细想想就发现很有可行性,虽说教出一个大夫的时间可能是有点长,可军队也不是不能等,毕竟只要开始培养了,那就有源源不断的军医出来。
高岩平时听赵国公讲往事的时候也听过他说军中军医短缺的事,只是都好像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他也就没有多想。
可现在,高岩忽然发现不是没有办法,只是他们都没有深想,有困难不想办法,那肯定是解决不了的。
被裴清刺激到了,高岩和周凌都开始发言,或许没有裴清想得那么清楚,可是对于给军医的好处,他们作为身处时代中的人,了解更深刻。
或许给银子涨薪是会吸引一部分人,但还有别的好处。
“即便短时间当军医不算累,可也有人会不愿意去,毕竟上战场还是有些危险,也很辛苦,我记得太医署有个规定,好像是会挑选一些大夫跟着太医学习,对吧?”周凌问许大夫。
许大夫点点头,还作出补充:“太医署有这个规定,我们医药院每年也会选些人上去,有时为了抢这个名额,甚至会闹起来。”
毕竟能当太医的大夫都是医术高超,可能民间也有些遗落的神医,但一来你也找不到人,二来也不可能抛下医药院大夫的身份去当学徒。
“如果选拔标准中,同样的条件,当过随军军医的大夫比没当过的大夫更有资格当选的话……”周凌的话顿住,虽然没有说完,可在场人脑补一下,发现真有上进心的,或许会愿意付出这么些时间,去抢这么一个资格。
许大夫也心动了,如果真能这样的话,那他也可能愿意随军当个军医,反正上战场危险归危险,可他对大盛的军队有信心,不至于战败到军医都要跟着战死的程度。
真要到那程度了,他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可冒险完回来可是能去太医署进修啊,光是想想那个画面,他就兴奋起来。
而且许大夫也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大军过不了多久就要出发,而现在军医还少着,说不定这个随军军医更容易去太医署进修的条件会很快出来,甚至为了让更多大夫随军,条件会更优厚。
不过也不需要更优厚了,毕竟条件太好了,那些同僚就会跟他抢这个位置,只要维持现有的条件,那些同僚定然还是要犹豫几分的,毕竟这事乍然听到,有些人头脑不清楚,还想不到这里面的好处。
那他提前报名,位置就稳了,说不得还会拿出来表彰。
许大夫越想越美,要不是知道自己是在东宫,差点就要笑出来了。
众人讨论得越来越激烈,思想碰撞中,脑洞也越开越大,各种奇思妙想都被提了出来,杨桐都忍不住给提了一条建议。
说着说着,太子都说渴了,让内侍端了热饮过来喝,这时才发现裴清居然没怎么开口,只是中间偶尔引导几句。
太子刚要开口,就看到裴清手下写的东西。
“这是我们刚才说的话。”太子拿起来看了一眼。
裴清点点头:“我看你们讨论得那么激烈,就记录下来了,不然万一忘了就太可惜了。”
不要觉得不会忘记,在讨论的时候,如果没有记录的话,有些人甚至可能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毕竟大脑突然大功率地使用,一时间想不起来也很正常。
高岩觉得哪里有这么夸张,笑着从太子手上接过记录纸,然后错愕地发现还真的忘了些事,虽说不是他说的,可他觉得自己记得清楚,实际已经忘了一些。
“不过这个还要整理,你们说的时候,有些话后面有补充,所以写得有点乱,就这么呈上去不太好。”裴清说。
“你写这么多了,要不然我来写吧。”周凌扫了眼记录纸上的内容,他们讲的时候不觉得说得多,可是记录下来之后才发现说了很多。
而且裴清是一边听他们说,一边快速记录,短时间写这么多,还要做些整理,裴清应该挺累的。
周凌清楚裴清的性格,就不爱干累活,所以下意识地就想让裴清休息下。
只是话一出口,周凌又发现自己这么说好像不太好,有点像是在抢功,还是在裴清做完辛苦活了,他来做最后的轻松活。
“我不是想……”周凌刚想解释,就看到裴清一脸惊喜地把手里的羽毛笔递给他,一副总算是可以休息的样子。
“你不怕我是想抢你的功劳吗?”周凌忍不住问了出来。
“抄写算是什么抢功劳,大家都在这里,更何况你也出主意了啊。”裴清说,“你不要想太多,赶紧写吧,写完了我们就可以呈上去。”
说完,裴清就凑到一边拿起热饮子喝了起来,他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回到古代当咸鱼》 40-50(第4/16页)
才说了一大堆话,也有点渴了。
周凌的动作还没有来得及引起其他人的误会,那点火花就被裴清给掐灭了,顺着裴清的话,其他人也下意识觉得周凌想太多,过于谨慎了。
看到高岩和太子都是一副他想太多的样子,周凌沉默一瞬,心底无声叹气,却莫名有种说不出的喜悦萦绕在心头。
不过他看了眼羽毛笔,还是没有用,仔仔细细地将裴清写的草稿看了一遍后,有些凌乱的字又找裴清问清楚后,才拿起毛笔开始抄写。
裴清注意到他拿着的毛笔,忽然想起羽毛笔和毛笔的纷争,虽说一般人用羽毛笔的多,但是写一些文章的时候,尤其是官员呈上奏折时,大部分也是用羽毛笔,不然万一刮破了一点点,那就要重写,太耽误时间。
忽然庆幸周凌把他手下的活给接过去了,他刚才记录的时候就有点累手,只是记录起来还挺新鲜的,所以坚持下来了,可让他抄写,他就不耐烦了,更别说毛笔字他写起来更慢更累,估计会更不耐烦。
兵部尚书眼看着就要下值,兵部也没有什么事了,心情放松了不少,开始惦记起后日要去的品尝蒸馏酒的事。
皇帝最后还是把蒸馏酒的生意交到皇室掌控的一个商户手上,但是只是让对方负责销售,而蒸馏酒的制作则是让裴清先把把关,毕竟掌控一个秘方的人太重要了,宁愿慢慢地选,也不能草率,草率就容易泄密。
因为他是知道蒸馏酒精,又喝过的人,裴清自己认识的人里也不太会喝酒,就让兵部尚书来帮忙尝尝看,到底是哪种酒味道更好,调配出更合适的方案。
当然,这也不全是裴清忙,还有一批皇帝派来的酒匠,专门听命调配酒水,裴清只是给出一个大致的方向,或者形容一下味道,具体的调配还是工匠的活。
兵部尚书本以为酒精的烈度和口味是最好,可万万没想到,按照裴清说法弄出来的烈度低一些的酒,味道也不差,虽说没有那么刺激,但是入口更舒适了。
这下兵部尚书不就和耗子进了粮仓,都要美酒给晃花了眼睛。
想到那些美酒的味道,尤其是当其他人说自己喝过的酒如何如何好时,换作以往,碰到自己没有喝过的酒,兵部尚书也会有些羡慕,可现在,不值一提,他不觉得还有什么酒能比这蒸馏酒更加美味。
唉,真是再也回不去了,再喝那些寡淡如水的酒,当真是一点滋味也没有。
不过兵部尚书也知道,自己可能就这些时间能畅快地喝了,真等蒸馏酒研究好了,要拿出来卖,他也不能借着试酒的名义去大口喝酒,也得花钱买。
想到蒸馏酒可能得定价,兵部尚书就决定后天一定要好好地喝回来,不然太亏了。
正想着这事呢,屋外有人进来,兵部尚书一抬头,就看到杨桐进来。
“怎么,马蹄铁有什么事吗?”注意到他手里的纸,兵部尚书问。
不然除了这个事,杨桐也没有别的事会来找他了。
杨桐没吭声,将纸张递给兵部尚书。
本来这个记录纸是想要交给皇帝的,可是太子他们左思右想,感觉最好还是皇帝和兵部尚书这边都给,不然不管给谁,等到要商讨的时候,对方还要再看一遍,浪费时间。
所以兵部尚书这边就由杨桐来递交,皇帝那边就是太子他们去递交。
兵部尚书也没在意杨桐坑没吭声,接过纸张看了起来,首先就看到了标题:如何改善军营中军医匮乏的处境。
这么直白的标题让兵部尚书一下子就想到了一个人——裴清。
整个大盛除了裴清之外,大概就找不到第二个这般直白的人了。
想到这篇策论的作者可能是裴清,兵部尚书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伏案认真看了起来。
虽然猜到裴清可能有些奇思妙想,但工部尚书完全没有想到,这么一篇文章竟然把军医匮乏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全写了出来。
一些原因是他以前知道的,但还有一些原因是他压根就没有想起过,看完上面的内容,想起以前碰到的情况才恍然大悟。
而解决办法也是让他拍案叫绝,明明看着不算多难,但在没有挑明之前,就硬是想不到这个办法。
“裴清可真是我们兵部的福星啊!”兵部尚书忍不住感叹道。
杨桐想解释一下,可是兵部尚书又忍埋头看了起来,他的话就憋在嘴里不好说出来,直到兵部尚书注意到著作者的名称。
有裴清,但是也有太子的名字,高岩,周凌,杨桐,甚至还有一个姓许的人。
有裴清他不意外,但是剩下的名字一个比一个让兵部尚书惊讶
“这许照是谁?”兵部尚书问。
杨桐终于可以说话了,赶紧解释起许照的身份。
得知许照是医药院的大夫后,兵部尚书更加惊喜,既然这策论讨论出来有这大夫参与,那说明说出来的主意,这大夫也是认同的。
他刚才虽然觉得主意出得好,可也不敢说实践起来的效果如何,毕竟他不是大夫,也只能猜测几分,可现在,这建议可行性又增添了几分。
兵部尚书正想着,有内侍入内,说是陛下急召。
和他一起被召去的有太医署的太医令,太医令乍然被急召过去,还以为是陛下突发急病,直到看到兵部尚书,才发现可能不是这么回事。
“你们到了,太医令,你来看看这文章。”皇帝说道,一旁的内侍将一张纸送上。
太医令也是一眼看到了标题,心底一个咯噔,作为太医署最高长官,太医令可太清楚官署里那些大夫的想法了,大家都是一心想要留在京都,连去外地都很少有人愿意去,更别提去军营当军医。
太医令实在是想不出能有什么办法让这些医者心甘情愿地去军营当军医,不外乎就是些强制措施,可问题是当大夫不只是能救人,也能害人。
除非让另一个医术比他高,还了解他的大夫盯着,不然只要对方稍稍一漏手,出事都不知道怎么出事的。
别说什么故意做错了,等调查出来对方就完了,那也要调查得出来啊,治病这事本来就很不好查验,想查的话得花更多功夫。
抱着有些悲观的心思,太医令还是仔细看了起来,面上的表情逐渐有了些变化,从不以为然,到深受震撼。
这里面给出的一些条件,太医令代入一下以前的自己,发现都会心动。
还是那句话,一直当军医那肯定是不乐意的,可是把当军医当成一份功绩的话,以这份功绩来记功劳,那还是愿意的。
皇帝默不作声地看着太医令的脸色变化,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丝笑容。
他刚才看到文章的时候也是和太医令一般的惊讶,不过最让他惊讶的不是这个,裴清做出来的事也不少,他都习惯了裴清的奇思妙想。
然而这次的建议不光是裴清想的,太子也参与其中,甚至还给裴清查漏补缺,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这就让皇帝很是惊喜。
毕竟以往太子不管说什么,开头都是老师说,书上说,并没有多少自己的想法,皇帝为了这事还有些发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回到古代当咸鱼》 40-50(第5/16页)
可眼下,似乎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曙光。
第043章第43章
“你听说了吗?因为大军要出征,兵部上书,说要再抽调一批人随军当军医。”
“什么时候的事?你该不会是听错了吧?”
“就前两天的事,听说陛下当时就召集了太医令过去询问。”
虽然确切的命令还没有出来,但是小道消息已经在医药院散布开来。
得知这个消息后,医药院的大夫一个个地都慌了起来,他们哪里想去当什么军医啊,当了军医就等于没有上升的途径了,从此前途无亮。
有人忽然想起来许照之前被兵部的人喊去了,时间就是兵部上书前,试图从他这边打探什么消息,但是许照全当自己之前什么都没有听到,一问三不知。
不只是他不想说,也是因为他不能说。
在医药院所有人的忐忑中,政令下达了,的确是要从医药院抽调大夫去当军医,不过人选是自愿报名,而且不是长期当军医,而是随军出征的时间成为军医,战事一结束,就可以重新回归医药院,并且在军中待遇从优。
看到这份政令,医药院的一些大夫松了口气,他们本来还担心是强制去当军医,可既然是自愿的,那他们去不去的都行。
医药院的一些大夫互相打探对方的想法,确定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后,都决定不去了,这少数人不愿意去可能还会被针对,这么多人都不去,法不责众。
至于说兵部给的待遇不错,确实也让一些大夫心动了,毕竟医药院的俸禄并不算高,在京都定居,靠着这些俸禄生活的话,实在不易。
可他们还有个担心,虽然兵部说是随军当一阵子军医,等战事结束就可以回医药院,可万一因为军医短缺,兵部拖着不肯放人呢,以兵部的行事作风,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一想到这个可能,有些微心动的大夫都不太敢动了,他们为俸禄心动是因为京都定居花钱,可这要是常年待在军营,也不用这么多钱了。
医药院的院长看着政令上的自愿,可没有其他大夫那么放松,能下达这样的政令,哪怕是太医令和兵部协商过,不强制,可也是有一定前提的——至少要有一些大夫去当军医。
如果一个都没有的话,那兵部可能就要翻脸了。
毕竟以往兵部也不是没有提过军医人数太少的事,只是都没有通过,这次难得通过了,要是还一个军医没有招到,兵部不会罢休。
医药院院长发愁之际,许照就来报名了,他本来是想等着其他同僚报名的时候,混在一起报名,避免太明显了,可没想到同僚们居然都没有动作,没办法,他只能先行动了。
虽然等后面的条件出来,大概会被人质疑是知道条件才跳出来,可也没办法了。
“你当真要去?”院长诧异地看着许照。
他对许照有些印象,知道他非常向往太医署,这说是当个临时的军医,万一医药院申请的人太少,兵部不满,可能就把他给扣下了,医药院也不可能为了几个大夫去和兵部抢人,那许照就别想去太医署了。
许照点点头,院长再问了几次,确定他是要去,才在申请单上记下了他的名字,也是第一个名字。
看到许照从院长屋内走出,有人好奇地问他是去干什么了,许照如实说,其他人大为吃惊,觉得许照怎么这么想不开。
“我最擅长治疗外伤,去军营最能提高医术,毕竟还有哪里比战场上的外伤病患还多呢,更何况俸禄也不错,也不亏了。”许照说。
有人被他的理由说服了,有人却觉得他是因小失大,还有人觉得许照的反应不太对劲。
这也正常,除了竞争太医署的进修位置,医药院大部分时候环境都很平和,所以许照也不太擅长说谎,虽然他这不算完全地说谎,但是也是隐藏了一部分信息,并且尽量展示自己好的一面,反应就有些不太自然。
有许照带头,本来有些疑虑的大夫考虑再三后,也选择报名了,政令上给出的好处是真不少,而且他们也知道大军出征是为了保护大盛,若是不一直当军医的话,他们也想为大军出上那么一份力。
院长看着来报名的人,虽然人数也不算多,但是比他预期的好太多了,有这么些人,总算是能交差了。
因为这么想着,院长对报名的大夫态度也好了不少。
其他大夫知道院长态度变好的原因,倒没有什么想法,毕竟他们情愿院长对他们态度一般,也不想去冒险,可偏偏就有厚颜无耻的人,报名不愿意,想保全自身,可看到院长对报名人的态度好,又开始嫉妒了,说些酸言酸语。
“说不定就是想让院长高看一眼,才主动报名的吧。”
“为了多些银子就放弃自己的抱负,愚不可及。”
“那许照之前不是被兵部的人喊去了,说不定就是兵部安排好的,那些人还真上当了。”
……
虽然说酸话的人不多,可他们声音大,硬是弄得好像整个医药院都是这般想法,好几个报名的大夫被说得面红耳赤,虽然不至于立刻后悔,要去院长那里取消报名,可心底也是有几分不好受的。
不过这些酸言酸语说了一阵子后,说话的大夫见报名者不吭声,也懒得再说什么,毕竟也就是院长态度好点的事,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实惠,也不值得他们多嫉妒。
裴清并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要是知道大概就要吐槽了,你说你不多嫉妒,那你酸鸡成那样。
然而这些人的自我安慰很快就被打破了,因为陛下又下了一道命令,这道命令是关于前道命令的补充。
医药院的大夫们知道的时候还以为是因为报名人数不够多,兵部不满意了,所以又和陛下说了,才再下一道命令催促。
结果等内侍将旨意一说,相同条件下,当上临时军医的大夫多一重资历,在挑选人去太医署进修时更容易被选中,医药院沸腾起来。
医药院院长听着旨意,原本对报名人数的担心一下子就消失不见,这个好处戳中了医药院所有大夫的心。
“院长,我想报名。”
“院长,我也要报名。”
“院长,我最擅长治疗外伤,让我报名吧。”
……
内侍刚走,医药院的大夫都不等院长回屋内,一个个都踊跃报名,本来想等等再报名的人看到这么多竞争者,也都急了,顾不得脸面,直接开口报名。
他们都清楚,哪怕是缺军医,也不可能让医药院所有的大夫都过去,毕竟医药院也有自己的事要做,必然是要有人留下来做事的。
看着其他人的热情,院长忽然又感觉头痛起来,之前头痛是报名的人太少,怕交不了差,而现在则是人太多,不知道该挑哪些人去更好。
好不容易压制住其他人报名的热情,将报名单填满,院长正准备将名单呈上去,就看到有几人偷偷摸摸地进来,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这几人正是之前说酸话的。
院长之前虽说表现得并不在意,却已经将这几人的名字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回到古代当咸鱼》 40-50(第6/16页)
脸都给记住了,毕竟对方不只是在说酸话,还是在耽误他的公务。
若是没有后面的这道命令,那他提交的名单也就那几个人,被这几人一说,万一有人后悔了不想去了呢,这不就是耽误他的事。
面对院长的冷脸,几人都反应过来了,心底后悔不迭,恨不得狠狠抽自己几耳光,心底发酸就算了,怎么还说出来了,这下得罪院长。
“你们来干什么?”院长冷淡道。
几人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最后推着一个人出来,厚着脸皮说出自己也想报名的话。
他们必须报名,他们的医术水平和医药院大部分人都差不太多,按照太医署以前的挑选规则,是属于可能选上也可能没选上的情况,要是偷偷地使点银子,说不定就中选了。
可现在,哪怕是塞银子怕也是不管用了,这命令是陛下颁布的,太医署定然很重视,他们要是没有去当临时军医,资历比不过其他人,想塞银子对方可能都不敢收。
听到他们的来意,院长抖了抖手里的报名单,摇头叹气道:“唉,你们来得太晚了,这报名的人数太多,我已经准备呈上去了,你们就等下一次吧。”
“院长,之前都是我们误会了,我们也是想为大盛出一份力,你就让我们也报名吧。”
“是啊是啊,都怪我们之前误会了,如今反思后,才发现之前说的不对,给我们一个补救的机会。”
几人七嘴八舌道,若是还有时间,他们也不会这么急切,可眼看院长都要把名单报上去了,那真是脑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院长听着这话差点没恶心地吐出来,这几天要还坚持之前的观点,他倒是只觉得他们蠢,或者脑子太直了,可现在,当真是又蠢又坏。
就凭他们的这种表现,院长都不可能把他们的名字报上去,他们现在发现当临时军医有好处,就急切地想分一杯羹。
可当临时军医不光是有好处,也有不便的地方,其他人的话,院长觉得他们还能克服这些不便,认真行医,可他们,院长怀疑这几人刚随军出征几天,可能就忘了好处,满脑子只有眼前的不便,治疗将士也不会多认真。
与其让这样的占位子,还不如直接排除。
院长不光是想在报名单排除他们,甚至有点想将这些人给踢出医药院,这般人品,实在是不堪为医,他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看院长一脸不耐烦,几人还想再纠缠,然而院长并不搭理他们,径直出门去了。
兵部尚书在第二道命令下达后,就猜测医药院的报名人数应该不少,然而当医药院院长将名单交上来时,看着那一个又一个的名字,兵部尚书还是惊喜无比,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富裕。
“竟然有如此多的大夫愿意随军出征?”兵部尚书惊讶,忽然注意到名单的名字填写不太对,第一行没有写满就开始写第二行了,直接问了出来。
“第一行是后一道命令还没有发出时就报名的人。”院长解释,他是特意这样写的。
这几人并不知道后面的好处就报名了,也是一心为大盛,那他也不能亏待了他们。
得知原因后,兵部尚书的神情更是和蔼,仔细记下这几人的名字,其中许照的名字他很是熟悉,见他列在第一个,不禁笑了笑,不过也没有多在意。
虽说对方可能猜测到了后面的政令,但是愿意站出来,这般的坦荡作为也很不错。
*
时间倒转回几天前。
太医署内,几个极为擅长治疗外伤的太医被喊了出来,都有些莫名其妙,然后就听太医令安排下一件任务,整理出一系列的简单处理外伤的办法,外伤包括骨折,包扎伤口,止血要求简单,迅速,容易操作。
这些都是裴清冥思苦想,加上武将讲述战场伤势,总结出来的在战场最容易遇到的伤。
太医们听懂了,只是有些不太能理解。
情况汇报到裴清这边,裴清耐不住,赶了过来,如果可以的话,裴清也想直接整理出一套战场紧急处理方案,可问题是他对这些了解并不多。
只记得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但不成体系,这才求助于其他太医,希望借助他们的经验,整理出一个完整的方案。
“在战场上,军医很难靠过去,但是一旦受伤无法行动,不快点治疗也不行,可能耽误一会,就会丧命,所以想要将士们自己有一定的急救知识。”裴清说道
“就骨折来说,锁骨骨折的话,怎么处理,上臂和前臂骨折,又分别怎么处理,大腿小腿骨折,又要怎么处理,脖子骨折又怎么办,都要列出简单高效的处理办法,这样将士们学完才知道要如何处理。”裴清继续说。
“止血也是,甚至止血更重要,骨折的话,不动还有救,可以等到军医来处理,可如果是出血,自己不知道怎么处理,光是等军医来,可能血就流光了。”
“伤口包扎也是同理,都属于难度不高,但是比较费人力的活,与其等着军医来说,浪费军医的时间,不如自己学会处理。”
裴清说着就将他记得的一些包扎和清创知识给说了出来,其中还有一个关于止血的技巧。
“这样的肢体止血效果不错,但是时间不能长,差不多半个时辰就要松开,让血液重新流回到肢体内,不然的话很容易导致肢体长时间缺血坏死。”
裴清认真地说着,太医们也都认真地听着,而听裴清说完,几位太医也都有了一些想法,毕竟他们治疗外伤的经验很丰富,只是乍然听到这个任务,还不知道如何下手。
谢过裴清后,几人就开始讨论了起来,一个又一个的治疗技巧被说了出来,如果是别的大夫在这里,听着这些讨论,大概能幸福地昏过去,这简直就是大夫的天堂。
裴清对于医术没有那么着迷,却也知道这几人说得很有用,赶紧开始抄录,因为一个人抄录不急,只能再找人过来帮忙一起记录。
几人讨论中,忽然见裴清还在,问到一个问题:“裴大人,虽说你要求是尽量简单操作,可这么多处理方法,要怎么教呢?”
裴清想了想道:“我是这样想的,能不能从将士中选出一些心灵手巧的人来,专门传授这些战场急救术,他们就只学这个,不学其他,还有一些时间,只学这些应该也够了。”
“只教一两次的,恐怕他们学不会吧。”有太医问。
他们的时间都很宝贵,在这里讨论倒是可以,但让他们去教将士,大概没有那么多时间。
“自然不要几位太医亲自教授,只是需要你们教别的大夫一两次就好,他们知道如何治疗外伤,学一两次应该就会了,再由他们去教授将士。”裴清说道,挥挥手中的记录本,“我现在记录的这些内容到时做成一本书,画上操作顺序图,他们学过几次后,再照着书上的内容复习,应该也可以了。”
印书这个事裴清和皇帝提过,毕竟时间短暂,只靠上课就想让将士知道战场急救方法,那实在是太高估他们的学习能力,真有这个能力的,恐怕就不来当兵了,或者不是普通的小兵。
所以学习的时候,书本就很重要,皇帝听了后也很赞同裴清的说话,让裴清好好整理,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回到古代当咸鱼》 40-50(第7/16页)
时候印本外伤急救的书。
书?
几个太医看着裴清记录的册子,一下子都愣住了,他们说的那些内容居然可以出书?
“当然可以,几位太医的伤势处理办法都非常有用,不只是这次上战场能用上,以后的军医和负责救治的将士都能用上,普通的大夫应该也能用上,毕竟他们从师学医学到的处理方法可能还不如几位太医说的办法。”裴清小小地夸了一下,顺便展望了一下未来,好让这几位太医更加重视这次的任务。
裴清觉得自己是小小的推了一把,然后讨论的烈度顿时就升了一级,在场的太医们都想让自己的处理方案成为最好的那一版,这样出书的时候,他们的大名岂不是就挂在上面了。
他们可能不太图利了,可是对于名的追求却是压制不住的。
本来只有这几位太医激烈讨论,但他们讨论的声音太大,加上还不时地找别的太医来评理,一来二去,其他太医也都知道了这件事。
虽说他们几人是太医署最专精外伤的太医,可其他太医对于外伤处理也不是完全不了解,得知这些治疗内容会成书后,都忍不住热切地提供自己知道的一些处理办法,千奇百怪的都有,可有些还真就很简单。
比如有个太医就出了一招,如果清洗伤口,在战场上不容易找到干净的水源,可要是用脏水清洗,那又很容易感染,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为何,但经验告诉大夫,不能这样做,然后这个太医就知道了一个获得干净水源的办法。
“我发现,尿液很干净,刚尿出来的尿液清洗伤口,不容易红肿感染。”太医说话间有些尴尬,他虽然试过这个办法,发现确实有效,可实在是不好说出口。
如果有别的还没有说出来的办法,他肯定不会说,可他知道的处理办法别的太医都说了,那就只能说这个办法。
其他太医闻言都脸色一变,觉得他是在说谎,尿液怎么可能干净呢,那种污秽物清洗伤口,真的不会让伤口情况雪上加霜吗?
倒是裴清听着他的话,忽然想起来,尿液也是无菌的,而且是最简单易得的无菌水,用来消毒也不错,但是要求尿液提供者自身没有疾病,而且尿液不能久放,离开膀胱五分钟就会开始变质。
裴清在旁边提了一句,肯定了这位太医的说法,其他太医都有些震惊,他们知道裴清其实不通医术,会的那点治疗方法是从梦中学到的,那裴清肯定了的话,岂不是说此人说的是真的。
“也可以试验一番,确定真实有效后,可以作为紧急使用措施,平时就不必这么做了。”裴清说,毕竟那么做是真的很恶心,只是万一没有别的办法,那也只能使用这种紧急措施了。
其他太医点点头,让医药院的大夫找人去试验一番,对于太医们说出来的治疗方法,医药院的大夫做试验的时候都兴高采烈,虽说不是跟在太医们身边学习,可也是学习他们的绝技啊,他们何时有过这样的机会。
而且不光是学习,等试验完去汇报的时候,就能趁机问些自己在试验中不懂的问题,一举两得。
然而当这个试验要求你说出来时,被喊到的大夫满眼茫然,半晌没有回过神来,其他人也都是同样的茫然,再三确定没有说错后,看向负责试验的大夫眼神就有些同情。
虽然说这也是个好办法,可未免过于突破心理防线了,他们有点做不到。
提出这个办法的大夫也猜到了这个试验不好做,趁着讨论进入暂时的尾声,出来安慰了做试验的大夫一会,还给对方一些好处:“等此事结束后,你就来我府上,我教你一段时间的医术。”
有了这个好处,大夫这才打起精神来。
狱中的病人本来都习惯了这段时间大夫进进出出的,反正是给他们治病,也不在乎什么了,可当这个治疗方法拿出来时,牢狱里的人就再也不想治伤了,甚至有一直不肯开口的罪犯开口了,他怕再继续咬牙不松口,身上有了伤,就要轮到他了。
第044章第44章
得知罪犯的反应后,虽然验证出尿液作为清洗用水效果其实还好,提出这个办法的太医都不想把这个办法写到书上去。
可是其他太医再三考虑后,觉得万一到了迫不得已的情况,有这么个办法总好过没有办法。
不过太医们还是将这个办法放到了犄角旮旯里,并且注明非必要时刻不建议使用。
因为使用这个办法后是不伤身了,但是伤心,心情不好就会影响伤口愈合。
随着急救教材编写完成,医药院的大夫们也都把各种急救手法学得差不多了,而军营中,也按照要求选拔出了一批兵士。
得知自己要学医,方便在战场上紧急救治同袍,不少兵士都高兴得不行,觉得多学了一门手艺。
毕竟这学医可不是他们想学就能学的,这在外面想要学医,得先识字,再背各种医书,还要大夫愿意收他为徒,最后当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徒,才可能学到真东西,才能出师治病救人赚钱了。
而这虽说教授的时间短些,可教导他们的可是医药院的大夫,是他们平时绝对高攀不上的大夫,据他们打听,这教授的医术还是太医署的太医们总结出来的,更是珍贵无比,外面的大夫想学都学不到,他们学到就是赚到。
若是学得好,以后解甲归田,也有本事养活自己了。
抱着这种心思,在医药院的大夫来教导他们如何进行战场急救时,兵士们一个个都认认真真地学习,专心致志。
许照就是派来教导的大夫中的一员,见兵士们如此认真,也提点几句,最主要的还是让他们有不懂的地方就问,一定要问清楚。
他们学的不是别的,是救人,学别的错一点,可能是耽误自己,可是学医错一点,费的就是别人的命了。
尤其是兵士们学的还是战场急救,错一点真可能让同袍丧命。
本来有些兵士不太懂,可看大夫都教了自己好几次,觉得自己一直没有学会,实在是太笨了,就不好意思再问。
可听许照这么一说,也都明白没有学对会造成什么后果,也不敢继续害羞了,追着大夫问。
本来有大夫被问得有些烦了,可许照一句话又提醒了他们,他们现在教人,相当于是在教学徒,教得越好,等到了战场上,他们的任务量也轻了。
况且他们现在做得好,说不定上官也是看在眼里的。
除了教导医术之外,还多花了一些时间教导这些兵士识字,虽然在挑选的过程中,兵士其实也是认得一些字的,可想要看懂战场急救这本书,还是得多学些字。
对于这批兵士的学习,大部分兵士都是有些羡慕,还有点讨好,毕竟谁也不敢说自己上了战场会怎么样,万一情况危急,这不就要对方来救命。
被其他兵士这般地对待,学习战场急救措施地兵士也更加认真起来,不然也对不起其他兵士对他们的期待啊。
他们都能理解其他兵士的态度,换作是他们,他们也会这样,上了战场等军医救命的感觉太难受了。
为了让兵士们快点学会急救措施,许照还从裴清这里得到了一个办法,预习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回到古代当咸鱼》 40-50(第8/16页)
复习,让兵士提前翻看今天要讲的课程,这样上课的时候,兵士听他们讲解就不至于一头雾水地开始。
复习则是上课结束后再自己复盘一下课上的内容,用医疗器具练习操作,然后学习好的教导学得一般的同袍,甚至是教导不算医护兵的同袍。
不过这个教导那就只是教一样内容,不会教太多。教一样的话,对方反复练习还能留下很深刻的记忆,也不容易出错。
可要是教多了,一是耗费精力,学起来累,二是怕学杂了,脑子乱了,急救措施给记混了,那就更完了,还不如只学一样。
怕其他兵士误以为他们小气,医护兵还解释了一通。
其他兵士压根就不怀疑什么,对方能教他们是他们运气好,更何况他们也有自知之明,平时操练战阵什么的就耗费了精力,学一招还行,多学几招是真能弄混。
面临出征,赵国公也时常到军营来,和领军的武将商讨战事外,不免就注意到了将士的状态。
对于出征将士的状态,赵国公很是熟悉,蓄势待发,锋锐无比,但也有丝空虚,那种空虚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安全回来酝酿的。
而现在,或许是知道军医多了,身边的袍泽也学过战场急救的医术,甚至自己也学了那么一手紧急时刻可以自救的技能,不少兵士的内心都安定了不少。
不管他们多少人能活着回来,可起码比以往高,那就足够了。
这种安定感出现在整体将士身上,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如山般的沉稳。
赵国公深知一点,在战场上,越是怕死,就越容易死,而战事也越容易输。
如果说看到这种状态之前,赵国公对此次的战事有个五六分的把握,那看到将士们的状态后,他对战事获胜的把握就提高到七分。
意识到这点后,赵国公内心深处对于裴清的感谢又深了几分,之前感谢裴清,是因为裴清想办法让军医变多了,而现在,他发现裴清帮的不只是这么一点。
赵国公之前这位军医的事特意和裴清道过谢,这次再道谢就显得有些没有诚意了。
毕竟要有实际行动才能算真的道谢啊,只是行动的话,赵国公一时半会还真不知道要怎么办。
送礼也送过了,再送礼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至于说裴清缺什么,就赵国公的观察来看,裴清基本上没有什么可缺的。
一直惦记着这个问题,直到看到边军送来的文书,赵国公发现自己能帮什么忙了。
裴清是没有什么缺的,可是裴穆身处边关,军中军医短缺,而这一次的军医改制,就算医药院出的人够多,可分散到边境军营中去,人数也不多。
所以哪个边境军营安排的军医多,哪个少,都是要靠分配的,现在是分配,等边军知道具体情况后,大概就是要抢人了。
趁着现在,他倒是可以给裴穆那边多安排些军医过去,也算是对裴清的回报了。
赵国公把军医分配的名单提交上去后,皇帝看到名单之后,一下子就明白了赵国公的小心思,不由得笑了笑,不过他对这种小心思倒也没有什么不满。
如果赵国公没有这么做的话,他也要偏向于裴穆一些,不说裴穆在边关待了那么些年,这军医改制也是裴清的功劳,这当儿子的做了一些事,当爹的没有享受到好处,未免也太亏待了点。
其他武将看到名单后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毕竟这主意是裴清出的,裴穆多得些好处也是人之常情。
于是政令很快就通过了。
***
赵国公并没有刻意和裴清说这个消息,裴清还是从杨桐口中意外得知这件事。
“其他将军没有说什么吗?”裴清诧异地抬头。
杨桐笑着将其他将领的意见说了一遍,道:“如果没有你的建议,军营里的军医也不会变多,将军们也是想回报你吧。”
裴清沉默,对于一个军营来说,军医的存在至关重要,尤其是边军,医疗条件差,军医多,也像是有了后盾一般。
军医的重要性甚至比军械还高,军械还能没日没夜地生产,早晚能到手,这中间的时间差也不会太大,可培养一个大夫需要的时间就长了,尤其是好大夫。
退让这么一次,耽误的时间可能就是好几年了。
可让裴清谦让,他又说不出这话来,这军医送过去后,裴穆那边也要安稳些,他也放心不少。
只是就这么让裴清收下对方的好意,毫无表示,裴清又有点过意不去。
以至于一直到回府,情绪都有些低落。
谢云煜一眼就看出裴清的情绪问题,三言两语就让裴清说出了原因。
谢云煜对上裴清明亮又清澈的眼睛,感觉裴清这样的纯澈并不安全,可又实在是不愿打破他内心的洁白,裴清未免把那些武将想得太好了,或许回报他是一回事,可看出皇帝的心思,顺其自然又是一回事了。
想了想安慰他:“这是赵国公他们的好意,若是知道你这么有负担,恐怕也不是他们的本意,还是安心收下吧。”
裴清勉强点点头,只是内心还是惦记着这件事,以至于梦境中还想着这事,然后看到了一些他都快遗忘的内容。
从梦中醒来,裴清都来不及穿好衣服,随手披上外衣,来到外间的书桌前,拿起羽毛笔就在纸上快速记录起来,他要趁着还记着的时候赶紧把梦见的内容写下来,不然待会忘记就要后悔一辈子了。
裴清这边的动静很快就惊扰到了谢云煜,谢云煜匆匆赶了过来,看到裴清穿着里衣,外面就披了一件大衣,还在写东西,显然是不适合穿衣服,赶紧让下人多端几个火盆过来,避免裴清着凉。
迅速写完所有的步骤,裴清再将内容和记忆里的文字一一对比,确定自己没有写错后才松了一口气,还好他趁着忘记之前就记下来了,不然……
回过神后,裴清才发现自己只是披了一件外衣,心里一个咯噔,该不会他这做出来的药要他第一个吃,随后才发现屋子里竟然不冷。
“兄长,你怎么过来了?”裴清注意到一边的谢云煜。
“你突然闹腾成这样,我怎么睡得着。”谢云煜说着,瞥了眼裴清写的内容。
大蒜素,这东西他很熟悉了,裴清每天都在配置大蒜素,然后偶尔吃一点,说是当做保健品吃,让身体更健康。
谢云煜闻过大蒜素的气味,对此敬谢不敏,有病吃这个没什么,没病也吃,谢云煜还不想。
不过这大蒜素不是已经做出来了,还要写什么吗?
莫非,裴清是想要把这大蒜素的做法交出去,谢云煜眉头微皱,他想到昨天的事,裴清想帮忙他能接受,但是裴清做的已经够多了,这样的秘方也交出去,他不想让裴清吃亏。
更何况升米恩,斗米仇,给得太多也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