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冻土实验室(2 / 2)

狐变 四不相 1900 字 2024-02-19

“啊,你好,你好。”中年人大喜,迅速扯下手套向我伸出了手,“我叫陆希文,非常欢迎你的到来,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了。”

他的手很冰,我能判断出他身体有病,适应不到了这的环镜。握手完他又忙着给我倒热水,并开始介绍这儿的情况。原本这儿没有冻土实验室,去年隧道工程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进度很慢,几度停工,上级才决定在这儿成立冻土实验室,就地研究解决问题。目前人员和仪器、设备还没有全部到位,还在筹备阶段。

中科院冻土研究所的正式研究员不多,因为这是一个很冷门的学科,而且有的研究员只是挂个名,在别的地方有工作要做,有的研究员年纪太大受不了这儿的恶劣环境。所以要招聘一些合作单位的专家,和相近专业的有志向的年轻人,我就属于后者。

陆希文是属于那种胸无城府,埋头搞研究的人,完全没有怀疑我的身份,只顾自己说个不停,恨不得立即把所有情况和研究成果都告诉我。在冻土上施工,俄罗斯和欧美一些国家有些经验,早在几十年前他们就在冻土上修建铁路,但无论是海拔高度,路线里程、冻土层复杂程度,昼夜温差,地域的复杂性,都远远不能与这里相比。一期工程虽然也有些是在冻土上施工,与现在比起来也是小巫见大巫,所以需要我们去测试、研究,找出可靠的解决方案,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我已经喝了两杯热水,陆希文还在滔滔不绝地讲有关冻土研究,好在来之前我已经看了一些书和资料,基本能听懂。我好不容易才插上嘴:“我需要做的是哪些?”

“哦,哦,主要是采集样本,观测数据,做一些记录。你放心,工作不会很难,我们会指导你怎么做。主要的困难是环境方面,外面温度很低,缺氧,天气说变就变……当然,肯定要在你的身体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展开工作,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我点了点头,原来不需要我做高尖端的研究,只是跑跑腿,随便来个身体素质好的人都能做。铁面人想必知道工作性质,所以什么都没交代就让我来了,可是铁面人究竟想要我干什么呢?这里有没有金钱帮的人?

陆希文说我可以选择在生活区住宿,也可以在这儿与他住一起,他希望我能住这儿方便工作,我同意了。其实我很虚弱和疲惫,只想吃饱喝足,钻进被窝好好睡一觉。李希文却完全不懂体谅人,带我到了住宿的帐篷,一边用炉子煮快食面,一边给我讲他的研究成果和想法。

在冻土上建铁路,归根结底最大的困难就是热胀冷缩。不同的地质、土层含冰量不一样,甚至同一区域也会出现含冰量不同的情况。含冰量少的称为冰冻土,含冰量高的称为富冰冻土,还有完全是冰的的裂隙冰等等。温度变化时,不同含冰量的土层收缩和膨胀系数不一样,这就会导致铁轨变形。温度要是再高一些,土中的冰甚至有可能融化成水,那么地面就塌陷下去了。这里昼夜温差很大,冬天和夏天的温度变化幅度更大,因此引起的冻土变化之复杂,真的是一言难尽。

更困难的还是挖隧道,冻土层地质很不稳定,低温时极其坚硬,温度高了一动就崩塌。而且不论是用爆破还是机械挖掘,都会产生大量热量,遇热冰层就会融化、松动,产生各种危及生命的后果。常用的机械、工具、材料、施工经验在这儿都不好用了。还有高海拔缺氧、极地严寒,让施工变得难上加难。

我到这里来,肯定不是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所以陆希文说得天花乱坠,我只是估且听听,没太放在心上。之后进来两个中年人,陆希文给我介绍,他们名字叫朱伟和宋国立。两人只是对我点点头,说了声你好就不再理我了,搞科研的人好像脾气都有些古怪。

吃了一大锅热乎乎的面条,钻进陆希文给我找来的睡袋,只留一个脑袋在外面。睡袋下面有防潮垫,上面加盖羽绒被。我是第一次使用这种睡袋,保温效果很好,躺下不久我感觉都要被热出汗了。

我是真的累了,很快睡着,但睡得不是很沉,半梦半醒中我知道陆希文进出了帐篷好几次,不知道他在折腾什么还不睡觉。不知过了多久,我听到了狗吠声,那一定是一只非常强壮的狗,虽然在较远的地方,声音依然宏亮雄壮,极具穿透力。紧接着远近不同的地方,有多只狗开始狂吠,像是在比赛谁叫得更大声。

我感觉像是在噩梦中,睁不开眼,但狐妖已经往最近的狗吠声处飘去。她看到了一只巨大强壮如雄狮的黑色藏獒,一边疯狂吠叫一边挣扎,想要挣开铁链。很快她又看到了一只高大机警的狼狗,也像是疯了一样挣扎吠叫。她从两条狗所朝向的地方找到了交集点,往那个方向飞去。她发现了一个黑暗的大洞,那儿让她感到害怕,却又忍不住想要靠近。

“不要过去,不要过去……”我在心里大叫,她现在很需弱,任何危险都有可能会要了她的命。

狐妖后方传来野兽奔跑的声音,远方有一大群动物正在狂奔而来,有如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