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前一秒他不是还要断绝父子关系,要后悔早知道不让大哥接班,丢他在农村受苦吗?怎么反转得这么快?让我们都吃惊。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公公的心头怎么舍得伤害他的大儿子?他所有的绝情话都是说说而已,只停留在口头上。他真正要做的,只有维护儿子的事,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们当下也认真考虑了公公的提议。大哥在老家上班离家远是事实,之前大哥上班,每天开车都要开一个小时。要是能调到离家近的地方,对他方便,也方便照顾年老体弱的公公。但是我们又想到大哥离退休只有两三年了,现在先生去麻烦才有一面之交的老同学,欠些人情是否有必要,这确实让人左右为难。
过后我们送公公回大哥家住时,也和大哥探讨了这个问题。最终我先生还是找了他的老同学,请组织上考虑大哥上班离家太远,而公公年事已高,确实需要后人花时间照顾的特殊情况,让大哥能否在离家稍近点的地方上班。结果事情办得非常顺利,春节后,大哥很快借调到离家近的单位了,正好照顾公公也更方便了。这件事情最终受益的还是大哥,毕竟他在最后这三年上班不用花很长时间在通勤的路上。而公公只受益了3个月,他后来住院查出是癌症,半年就去世了。
最后我们反观当初,要不是公公心疼儿子上班远提出这个建议,我们做弟兄的也考虑不到公公做父母的那么周全。而且我最吃惊的是公公当时提建议时的反应太快,简直可以和年轻人媲美。公公一直到死都没糊涂过,他目不明——长过白内障。但耳聪——不管多小声的谈话他都能听到。而且反应特快。到最后他都是清清醒醒去世的。
说到他的白内障,又牵扯到公公和大哥的冲突一次。公公前几年两只眼睛不同程度患了白内障,情况越来越严重。他看东西费力,曾经在我家把一碗猪油当稀饭热来吃。公公决定在轮到住大哥家时在老家医院割白内障。他因为节约惯了,住进医院又心疼钱,只割一只眼睛,想着另一只眼睛暂时凑合。等出院后对比鲜明,发现没做手术的眼睛视物太模糊,过几天又想住院割另一只眼睛。因为他每次住院入院都要靠大哥跑腿办手续,以及中途照料。所以大哥显然不乐意了,要说他几句,并且对再次送公公住院不很热情。公公十分生气,他本来就是急性子,第二天早上5点多起床就出门,准备走路走到医院去,谁也挡不住。大哥看他去意已决,又用电瓶车把他送到医院等开门,自己回家去了。公公坐在医院门口才六点多,他悲愤欲绝,打电话给他三儿诉苦,他三儿因为那天出门办事在路上,没接到他电话,他又打电话到我手机上,当时我还没起床呢。公公在电话里悲悲切切,痛哭流涕述说委屈,电话打了54分钟,把我接电话的手都拿酸了。我反复劝说他赶快去吃早饭,等医院开门就好了。
公公的性格就是这样多愁善感,就像林黛玉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