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安慰他说提前退休的损失小,大哥接班工作的收益大。而且当父母的都望子成才,免得子女啃老。大哥工作努力,自身发展好,他的家庭和子女受益,他也不用啃老,这笔账算下来赚了。再说假如让大哥在农村,你当父亲的看他受苦,心疼要支援他,多的钱都花出去了,你多挣那点钱也抵不住哇。而且大哥在城里工作只生一个娃,只让妈去带过半年。他如果在农村,肯定要生两个娃,再出去打工,把娃扔给你们,你们要带老大老二还有老四的娃,更累死。
公公不服气说,他要不孝顺,再苦我也不管,我也不给他带娃。我笑着说你到时肯定不忍心。
而且我也跟公公共同分析过,关于接班的事情,本来就不像分钱可以四个儿子平分。当时只有大哥的年龄和高中学历适合接班,而且文化水平高还进了政府。如果换17岁的初中学历二哥去,当时初中毕业接班的全部进乡镇厂,最后都下岗了,二哥接班的意义不大。而老三老四未成年在读小学和初中,更不适合。所以这个班要么让大哥接,要么只能浪费这个机会。
其实这些道理公公比我明白,他就是生大哥的气,觉得在态度上没孝敬他。他必须经常控诉来缓解自己的郁闷,而且不惜扯横理来证明大哥对他不好。比如他会感叹常年在新疆打工生活的四弟,20年前给他寄过一双在新疆定做的高帮皮鞋。而大哥连一双皮鞋也没给他买过。四弟那双定做皮鞋质量确实好,公公穿了20年,每年只有出门办大事和会客才穿,平时当供品一样保养着,到现在皮鞋面子快穿裂了都舍不得扔(直到公公去世我才帮他扔了)。但公公轮流住三个儿子家养老,四弟因为常年在外地,一天都没赡养过公公也是事实(空间上他在异地,经济上他自己养娃都困难)。公公居然认为四弟那双皮鞋的价值超过了大哥这些年对大家庭的贡献,以及对他的赡养。我都觉得他这话的有点不合适。我委婉说公公毕竟每年要在大哥家住四个月,不说吃就说住,假如在养老院住,房租费自己也要出几千吧。公公立马反驳说那大哥小时还住了他几十年的房子呢,于是大家把天聊死了。过后我先生笑称,那我们三弟兄也一人送他一双皮鞋就脱手,让公公找四双皮鞋给他养老吧。
分析公公为啥只控诉大哥的原因,因为他最器重大哥,所以希望最大,失望最大。而且他住大哥家时,大哥上班有规律,早晚都在家跟他见面。大哥脾气最像他,也爱说,两人正好怼上,他后来表面沉默心头更抗议。还有大哥代管他钱,他想多取钱不能每次如愿,更加重他不满。
其余儿子在他心里的地位相对弱点,也没管他钱。二哥脾气本来就好,我先生虽然脾气也急,但工作忙,经常不在家,跟他打交道机会少。老四直接在外地更无矛盾,所以公公也只能拿大哥说事,而且只有住我家时才能痛快随心所欲诉说。(他住二哥家时,二哥二嫂早出晚归,没多少时间当他的听众。)想想公公也挺可怜的,虽然他说话有点强词夺理。而且他明明经常感叹自己人老了,记性不好。但所有这些不愉快往事他记得一清二楚,一次次惟妙惟肖给我们原音再现当时场景。他自己说的他经常晚上睡床上一遍遍回忆往事,当然忘不掉了。我们多次劝解他难得糊涂,多记高兴的事,淡忘不高兴的事。他刚好相反,选择性只记不愉快的事,还要经常复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