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容易,死亦容易,但能在恶劣的环境下活下去,却不容易。
陈明紧紧衣服,努力缩着身子,两手哈气,想让自己暖和一些,英国的冬天湿冷,与之前的北国大不相同,孤儿院又克扣伙食,衣物也只能蔽体而已。陈明走在回廊上,想起之前读过的简·爱,雾都孤儿和大卫·科波菲尔,那时他对人物没有多少同情,读这些也只是语文老师的要求,他也只当做对英国风情的认识,并未当真,而现在,他深深体会了一把英国孤儿院的生活。
陈明转过拐角,一边隐隐约约传来传来嘈杂的声音,他略一停顿,便继续往下走,孤儿院提供的伙食对正长身体的孩子们来说远远不够,一些孩子仗着身体壮便抢相对弱小的孩子的食物,陈明没有多余的同情心,“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是整个自然界的法则,强者为尊也是人类社会中不变的永恒法则。更何况,他自己也只是仅够温饱而已。
他当年在学校中努力打拼,为学习努力,种种事见得多了,都说商场如战场,其实学校也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为了一个加分名额,为了一个保送名额,为了主席位置,种种种种,不可列举,学生争,家长争,老师争,比社会上没差多少。陈明家只是普通人家,为了不被刷下来,他只有努力,拼命努力,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被人因为利益而放弃。
所以,陈明不会同情心泛滥,他不是那种圣母属性,他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救了他一次,下次呢?下下次呢?你能帮他到永远吗?这不可能,也不符合陈明的风格。
一边的声音依然继续,“喂,快把你藏得东西交出来!别让我再说第二遍!”
“已经没有了,”一个男孩抽噎着,“就这些,全都给你了。”
另一人也不相信,帮腔道,“快点,谁信!”说着就去搜孩子的身,那孩子死活不同意,却敌不过两人,身上仅有的一块面包被人搜出来。那孩子倒在地上,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两个人皱皱眉,拿着面包扬长而去。
看见陈明,两人看了他一眼,走了。孩子们的直觉还是很准的,虽然说不上来,但是总觉得陈明不是好欺负的主,哪怕陈明长的比谁都瘦小。那双如黑宝石般的眼眸仿佛能看透灵魂,你想什么他都知道,你在他的注视下只觉无路可逃。
“人之初,性本善。”陈明想,人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干干净净,等着被社会涂抹,至于被涂上什么,就不是自己所能阻止。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处在压抑环境下,人的潜力会爆发出来,完成一件件看似不可能的事。现在这孤儿院的孩子们虽然整天被神父修女教导着,整天被灌输着基督教义,但在整个环境下,没人去真正信仰耶稣,没人会被人打了一巴掌,再把另一边凑上去让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