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和州之战,不能不提及唐光。“可惜了唐帅……”宋林唏嘘道。虽说都是黑蟒山土匪出身,唐光与马寨主、杜老八又不同。马寨主看似待人温煦,实际上骨子里很是傲慢,轻易不将人放在眼中。杜老八则是懒散的不行,除了吃喝,别的都不上心。只有唐光,自己不是读书人,却是对读书人极为客气。智然和尚垂下眼,没有说话,心中不以为然。也就是唐光死的早,否则落得个什么下场还真不好说。他在监察司,知晓些许多旁人不知道的密辛。滁州军众头目中,杜老八贪吃、马寨主贪色、薛彪贪名……唐光也有贪的……唐光贪财……在滁州几个月,没少卖人情给滁州士绅。固然这其中有霍五的安排,可唐光私下里也没少收滁州士绅的礼物。只是送的隐秘,又不是直接的真金白银,并不明显。可是几个月的功夫,流入唐宅的古董珍玩也有几车。监察司这边有所察觉,私下里禀告了霍五。还是当初唐光已经带兵马南下小含山剿匪,就放下此事没有提,想着大军班师再说。结果,和州打完,大军没有班师,就又急匆匆去了巢湖。等到再回滁州,也就没法追究了。别说唐光贪的不算多,就算再多些,也不好追究,否则就显得霍五刻薄。最后,霍五做主,人死债消,此事隐下不提,风风光光大葬了唐光。智然和尚当时并不赞成霍五此举,总觉得不合规矩。他是儒生,却也推崇法家。可是等到事后境迁,智然和尚却是佩服霍五的大气。滁州军的军规中,贪墨也是重罪。霍五明明可以凭借着人证物证给唐光定罪,顺手收了青蛇军,却是退了一步。这一步,不是给死的的唐光看的,也不是给唐家遗孀看的,而是给邓健、马寨主、冯和尚等人看的……第328章闲置的聚宝盆和州四县,也有些春旱。可是因江浦县、和县、乌江县都临水的缘故,春耕时得到灌溉,庄稼看着长势还好。只有含山县,背靠小含山,离江边远些,春旱的更明显些。和州人性子虽绵软,缺少几分烈性,可真要是食不果腹,也就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了。和州州府、江浦、乌江这几地的治安还好,含山县这边,百姓荒年习惯入山为匪。小含山的土匪,曾经与黑蟒山的土匪齐名。去年打和州前,唐光奉命在小含山剿过山匪,含山县境内才算安生。如今,就要防止死灰复燃。小含山在滁州与和州交界,要是里头乱起来,影响到两地治安。如何安抚饿肚子的老百姓?少不得免农税,实在不行就要赈济。大家估摸着含山县田中收成,倒是松了口气。就算含山县需要赈济粮,也比不得曲阳县那么严重,估摸着与滨江县差不多。“庐州当是不怕的,就看寿州与舒州那边了……”智然和尚皱眉道。滁州军看似占据了江南粮草充盈之地,可如今兵卒也达到几十万这个恐怖的数字。养兵为先,安民倒是成了其次。要是需要赈济的地方多,粮食就要吃紧。和州没有什么大事,大家走过一圈就到了庐州。到了庐州,避不开巢湖大营。如今这边掌事的是于老元帅的三子于三将军,负责操练水师新卒。于三将军二十来岁,还没有成亲,如今算是滁州军中的“黄金单身汉”。他与侄女于大姑娘一样,都是之前有婚约,后“巢湖之变”,使得庐州换了天地,也使得叔侄两人亲事生变。于大姑娘自幼定亲的是亲姨母家的表哥,也就是巢湖水师于、安、盛三家中盛家子。是巢湖水师指挥之一盛双刀的长子。于三将军定亲的是盛双刀的堂妹,婚期原本就定在去年冬月。于、安、盛家联络有亲,这样也是亲上加亲。结果盛双刀去年被弥勒教右护法寿天万说服,配合毒杀对水师众人有恩的老都统,随后又联合庐州知州算计于、安两家,想要独霸巢湖水师。结果于家老当家于秀老大人跳出庐州,派了女婿安勇亲自往滁州求援,求来了滁州军,解了水师困局。盛双刀本想要设“鸿门宴”,毒杀于、安两家,被赶过来的林先生识破阻拦,怕了盛双刀的计策,还抓了盛双刀。盛双刀除了是于大海的结拜兄弟,还是于大海的连襟。盛夫人哀求了姐姐于大夫人,私放了盛家人。盛双刀收拢旧部,想要出巢湖,往安庆去,被于大海阻拦。双方发生水战,于大海将盛双刀亲自斩于刀下。已经成了死仇,于大海也不是慈悲人,知晓盛、于两家交缠不清的关系,倒是下得狠心,明面上放了盛家人离开巢湖,私下叫人尾随其后,进了长江后就砸了盛家的坐船。为这个缘故,于大夫人卧病,休养了旬月才好……而后霍于联姻、霍安联姻,倒是没有于三将军什么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