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五不会因冯和尚是扬州人氏,将心存忌惮,不让他随征扬州。不过冯和尚随征,影响最大的不是冯和尚,而是扬州城里的冯家人。霍五少不得先问过冯和尚的意思。省的到了战场上,扬州人将冯家人抬出来做“人质”,那是打还是不打?冯和尚从小生活在寺庙中的缘故,性子寡淡,亲情淡薄。只是再淡薄,受了长兄多年供给,他也不至于狠心绝情致兄长一家于险境。谁都晓得,战场之上,面对所谓的“人质”要挟,只能进不能退。否则开了先河,以后的麻烦不知有多少。他主动要求从陆路“东征”,打镇江府的长宁县、曲阿县,最后在镇江城外与大家合兵。镇江与扬州隔江相望,是与金陵府东边相邻的大府,位于金陵与常州中间。滁州军要“东征”,镇江府就是第一站。霍宝再望向马寨主、杜老八,这两人应该是留守。既是今晚出征,还在陵水县的水进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这次征战。倒是马驹子,穿着布甲,挂着佩刀,这是也要跟着出征?婚期可就剩下十日!刨除去今天,只剩下九日!看到霍宝看自己,马驹子握着刀把笑道:“打扬州还需要十日?时间富裕,正来得及!”她说这话,倒不是小瞧扬州的淮南道守军,而是因昨日霍宝、马寨主等人带回的二十尊火炮,使得滁州军如虎添翼。霍宝能说什么?他只能讪讪道:“水大哥没赶上,怕是要恼了!”马驹子带了幸灾乐祸道:“赶不上才好,要不然都让他抢在头里……不过也不缺仗打,运气好,还能赶上打镇江哩!”霍宝只觉得牙疼。瞧着大家这个兴头,是打完扬州、镇江,还要常州、无锡、苏州。“江南东道守军三万多人,杭州府驻扎的平叛军五万余人……这些人马,不能落在袁国真手中!”邓健道。这不单单是要先清理江南东道守军,还是为了扩大地盘,抢人马。要不然的话,被蕲春军趟过一遍的江南诸州府,说不得就便宜台州袁国真。滁州军这里,原本只计划打扬州。可杭州有消息传来,台州兵北上,离杭州府只隔着两个州府。大家就晓得,这平定江南诸府就在眼前,拖不得了。如今黄淮糜烂,沿江湖北地区有蕲春军,金陵地区有滁州军。杭州城南边的浙南之地还有台州军连克数个州府。被夹在几处白衫军中间的江南守军与杭州的平叛军,完全被包围,举目无援。谁先打下这些地盘,谁就能消化就数万兵马。滁州军已经得了金陵为根基,有一战之力,怎么会错过这大好时机?这次“东征”,滁州军主力倾巢而出,留下杜老八部、霍宝部人马。杜老八部镇守金陵,霍宝部负责金陵府与太平府两地征兵之事,为滁州军储备后续力量。至于水进的兵卒,则会由霍五亲自率领,与邓健部、冯和尚部、马驹子部,外加上两万水师人马,七万人马围攻扬州。众将军就在太尉府用了晚饭,随后披盔戴甲,前往码头。霍宝跟在马寨主、杜老八身后,前往送行。至于林师爷,这次作为中军参军,也要随着出征。薛彪不在,已经前两日秘密前往杭州。……金陵码头,灯火通明。数万兵卒,早已休整完毕。在霍五的战旗下,霍宝看到了几个熟人。贾演、贾源兄弟与史今,如今三人都在霍五帐下。三人之前攻城有功,如今都是千户之上,挂的是代参将的职。虽说在霍五帐下,可是贾家兄弟与史今都统领了之前的人马,有独立的统兵权。霍五记得儿子的话,晓得这几位是有真本事,凭借战功封为开国公侯,倒是乐意成全。只是他们如今资历浅,还不能独自领兵。几万兵马过江,开始新的征途。就是冯和尚部,也连夜开拔,悄无声息离开金陵城。……金陵城内,士绅百姓还在议论昨日的榜单,还在议论修缮半月就完工大半的城墙,没有几家晓得,滁州军主力已经开拔。霍宝没有去金陵书院。他是答应了林师爷要去读书,可也不是这个时候。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自滁山火器出现的消息传来,金陵这边开始备战,倒是也预备出不少军需粮草。只是这些够一时之需,却不够“东征”后续。如今已经是十月中旬,就算是江南,也开始天气转冷。棉衣,迫在眉睫。霍宝直接找了马寨主:“六叔,征用几家大的织厂,让织工赶制军衣!”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马寨主闻言一愣,道:“临时弄这些,是不是来不及?”霍宝道:“到时候地方有了,人有了,材料有了,就可以流水线作业!”说着,又解释了一下什么是流水线。这个倒无需细说,因为军粮加工那边,如今就是半流水线作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