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阵营这里,果然有些慌乱。炸膛了!炮车、炮手,都一下子炸飞。血肉狼藉。兵卒们早已等的心焦,见了这情景更是躁动不安。“再射!对准城门!”那副将再次下令。第三轮火炮。“嘭!”“嘭!”“嘭!”“嘭!”……第四轮火炮。“嘭!”“嘭!”“噌……砰……”“噌……砰……”……“城门要塌了!”侯晓明的声音带了几分雀跃。话音未落,随着“轰隆隆”的声音,安定县城门坍成一堆碎石。“咚、咚、咚!”战鼓声声,官兵已经开始开始冲杀。“杀贼!”“杀贼!”“杀贼!”远处匍匐着的童兵也开始出动,借着夜色掩护,冲进官兵大营。看着穿着相同衣服的“兵卒”出现,看守兵卒还疑惑,刀锋闪现。“啊!”“敌袭!”“嗷!”战鼓声与冲杀声成为最好的掩护。不过半刻钟的功夫,整个营地守军就被杀个干净。“点火!”随着下令声,几处火点儿燃起。人影晃动,点燃更多的帐篷。军需粮草所在,早已经是重点对象,放了好几把火。……这样大的火势,惊动正与亳州军对战的官兵。那副将骑马站在亲卫环绕之中,回望营地,双目尽赤。“将军……”心腹带了颤音询问。那副将长吁了口气,勒紧马缰,又松开。逃跑容易?跑后呢?如今朝廷对武将苛严,战死容易,不死就要连累全家。“速战!”那副将高声喝道。城门口一片狼藉,官兵与亳州军已经是近身战。穿着官兵服饰的第一批童军,已经悄无声息缀上官兵,开始收割人头。至于前头,就不去了。要是被亳州军误伤岂不冤枉?混战之中,谁会想到还有这样一只人马参合进来?等到伤亡过半,官兵终于发现不对头。“有人偷袭!”“什么人?”“叛徒!”副将身边的亲卫也都杀红了眼,拉着马缰苦劝:“求将军暂避!我等护卫将军冲出去!”人人都怕死。副将又畏惧了,半推半就,被亲卫们簇拥着从城门口退下来。后边是军营,被不明人马焚毁,不能跑。南边是陵河,跑不远就被水阻了。只能往北跑。百十来骑,护着副将往北去了。没跑出去多远,就听到“嗖嗖嗖”的弓箭声。“啊!““得!”“噗通!”“前头有埋伏,掉……”“嗷……”“嗖嗖嗖!”又一轮箭到。又有人坠马。“嗖嗖嗖!”三轮下来,还是有三、四十骑护着副将冲了出去。城门口的官兵发现主将逃跑,哪里还有战意?“将军跑了!”“快跑啊!”“啊……”“呜呜……”兵卒们溃散,眼见就要冲进边的黑暗中。浓雾弥漫的夜色,成为救命稻草。大家跑的飞快。躲起来!躲起来!躲起来就能活命!白色影子?白马甲?啊!白衫军!“啊!”惊叫声截然而止。童军们穿着白衫,挥动着手中兵器,收割溃兵一条又一条性命。大家见证过曲阳的荒凉,知晓这些哀嚎着、狼狈逃窜的溃兵并不可怜。不让他们离开,就是他们对良善百姓最好的庇护。城门口的亳州军茫然无措。官兵这就跑了?追不追?没等头目下令,就有人发现了远处的白衫军。“援军来了!”不等下令,亳州军就追了出来,与“援军”前后配合,砍杀溃兵。“投降!”“我们投降!”“呜呜……”前头拦兵,后有追兵。官兵能如何?哭喊着祈求投降。陆陆续续跪下去。转眼就跪下百十来号人。不管是童兵,还是亳州军,都是不由自主选择继续砍杀那些站着抵抗的溃兵。其他溃兵见状,立马有样学样,争抢着扔着兵器跪下投降。等到亳州军与童兵合兵,眼前就都是溃兵尸骸,还有几百跪地的战俘。亳州军那年轻将领被亲信簇拥着上前,霍宝也带了手下往前走了几步。“可是柳将军?”那年轻将领目光落在霍宝手中锏上,脸上带了意外:“滁州霍小将军?!”亳州军将士面面相觑。童军这里,也带了几分紧张。官兵已击溃,谁晓得亳州军会什么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