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邓健说的没错,自己这些日子是懈怠了。背着锏囊,可操练的时候少。很是不应该。“哼!莫要仗着力气就想着偷懒!力气大,护不住自己,顶个屁用?又不是刀枪不入,不管是让人摸到跟前,还是直接弓弩远射,都避不开!以后早起半个时辰,随我来习锏!”“嗯,谢谢表叔!”霍宝乖巧应了。邓健瞪了他一眼,这才从第一招起头开始,给他演练一遍。霍宝不敢眨眼,仔细记下。邓健训斥教导一番,心中舒坦不少,懒得再看霍宝,自己练锏去了。霍宝看着那行云流水的招式,却是有些走神。自己对着书本学习招式,多有不足,邓健一眼就能挑出毛病。邓健的招式,跟谁学的?不是亲族断绝的孤儿吗?不是童养婿么?换个别人被盯着,早要不自在。邓健却是更添得意,拿出十分本事来。臭小子,别人都惯他,自己可不会惯着他。学不好锏法,且好好收拾他。一个时辰过去。霍宝如同水洗一般,也没有力气再胡思乱想,跟邓健说了一声,便回去洗漱。今日开始,他要随林师爷学文。洗澡水早就叫人预备好,等霍宝更衣完毕,早饭也送来了。两笼羊肉包子,一碟夹肉烧饼,一碟萝卜丝糕,还有汤面,与四色小菜。霍宝早起消耗大,就都吃了干净,才漱口前往书斋见林师爷……第112章王道、霸道看着眼前摆着厚厚的《史记》,霍宝很是无语。林师爷怎么不按照常理出牌?不是应该先问他开蒙几年,四书五经学到哪里?直接上来就是大块头?这也看高看自己了!“今日老夫想讲《高祖本纪》!”林师爷开口道。霍宝翻到这一卷,心中颇古怪。林师爷这似乎有深意吧?《高祖本纪》是《史记》第八卷,记得是大汉开国高祖皇帝。这一位,是造反发家的!如今大家干得是造反的买卖。林师爷让自己先学这一篇,这是看好他们爷俩?这信心还真是十足!霍宝上辈子读过《高祖本纪》,不过也忘得差不多。“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看了这神话式开头,霍宝很囧。这就是原始部落图腾遗风,所有的皇帝都不是人。他莫名想起老爹在曲阳说自己落地“哭三天”之事。之前忘了这个,回头得好好问问。老爹是无意说的……还是有意……霍宝顺着看下去,又是吹嘘高祖不凡之处,还有吕公慧眼识人、妻之以女为佐证……这时的《史记》没有标点,却有句读。霍宝又是看过的,重温这篇便没有什么磕绊,直接看了下去。《高祖本纪》通篇不过万字,霍宝一口气看完。直到此时,他才反应过来林师爷说是讲这篇,可却一直没开口。霍宝忙抬头,就见林师爷正抚着胡子看他,若有所思模样。“小宝失礼了!”霍宝忙合上书,起身作揖。“小宝看过《高祖本纪》!”林师爷用的是肯定句。霍宝点点头:“粗读过,忘得差不多了!”“记住了‘约法三章’?”嗯?霍宝有些意外,怎么提这个?“五爷与邓爷说了‘三大纪律、四项注意’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许动百姓一针一线、一切收缴归公分配;不打人骂人、不调戏妇女、不祸害庄稼、不虐待俘虏,用以约束军队。说是小宝制定出来的……小宝可是受‘约法三章’启发?”霍宝很想摇头,不是受“约法三章”影响,是直接拾伟人牙慧。不过谁让他是老实孩子。该背锅的时候还得背锅。他便乖乖点头:“东施效颦罢了,当初听闻陵水白衫军恶行,心中畏惧,怕不能约束兵卒,欺凌百姓,流毒地方。”“高祖进咸阳,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小宝也能想到‘三大纪律、四项注意’,明日五爷设宴,见滁州父老,小宝怎么看?”霍宝沉思。老爹明显想要割韭菜。林师爷跟自己提这些作甚?他反对此事?林师爷到底是读书人,士绅阶层的一员,多半看不惯此事。可打仗就要花钱,粮草也不能全靠金陵供给。“三大纪律”是约束兵卒的,不是用来束手束脚的。“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般冷酷无情!”霍宝用一句上辈子的名人名言做了回复。林师爷神色一怔。《礼记》注疏篇中有云:“同官为僚,同志为友。”《国语》上《晋语四》中记:“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少年神情再温煦,语气再婉转,也只有一个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