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没接蔡琰的话题,却想到了生财之道。不管战乱还是太平,中原生产的丝绸一向是奢侈品的代名词。不仅得到中原人的追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同样趋之若骛,甚至远销到地中海畔的罗马、埃及。这可是真正的国际贸易,利润丰厚。或许这能解决一部分军饷缺口。第三百四十五章克己复礼能否控制住北疆,短期看军事,长期看经济。如果不能解决经济问题,长期得不偿失,对北疆的控制是无法一直维持下去的。有核动力印钞机的美帝都支撑不起连年战事,更何况穷得丁当响的大汉。刘协想长治久安,甚至想主动融合草原民族,自然不能不考虑经济问题。之前他发现了战马的利润可观,现在又发现丝绸贸易的收益,算是有来有往,初步打开了局面。刘协问吕小环织锦的价格、利润,奈何吕小环对此不感兴趣,一问三不知。反倒是蔡琰提供了一些信息。襄邑离她的家乡圉县不远,大致情况还是了解一些的。襄邑不仅有上好的蚕桑,还有上好的染料,染出的织锦颜色鲜艳、耐久,当然价格也贵。作为朝廷御用之物的指点供应地,襄邑最好的织锦名声在外,供不应求。即使以蔡家的实力,也不能随心所欲的购买。蔡琰也是在出嫁的时候穿过襄邑的织锦。王智能做这样的生意,和他的兄弟王甫在宫里的地位密不可分。不过这几年天下大乱,朝廷也顾不上这些,襄邑的工官都停了,世家大族也被战乱波及,未必还有之前的盛况。要想恢复起来,也非一日之功。刘协随即问道,如果将襄邑那些技工召到河东,在河东开设工坊呢?蔡琰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也说不上个所以然。吕小环对这些也没什么兴趣,见天子追问细节,反觉得天子不务正业。大敌当前,不想着怎么破敌,却想着怎么开设工坊挣钱,实在不像是圣明天子,心里多少有些失望。她找了个借口,溜到一边打猎去了。——贾诩下了车,整理了一下衣服,缓步来到刘协面前,躬身而拜。刘协也下了马,迎上一步,托住了贾诩的手臂。君臣二人相视而笑。“陛下好像又长高了不少,衣服都短了。”“吃得好,天天有肉。”刘协笑道:“先生辛苦了,瘦了。”“虽然身瘦,心却宽,胖起来很容易。”贾诩转身叫来阎行。“这是金城阎行,字彦明,不久前刚娶了韩遂的女儿。这次奉韩遂之命,前来见驾。”阎行上前行礼。刘协看看贾诩,心中疑惑。韩遂不亲自来,又不派儿子来,只派一个刚成婚不久的女婿来,这是有所保留啊。相比之下,马腾就实在多了,直接将长子马超派了过来。可惜马超不争气,不是一个合格的侍从之臣。不过对他来说,阎行可比韩遂父子更有价值,也比马超适合做侍从。“镇西将军何在?”“他奉诏截击鲜卑,正在征途之中。”阎行说道,奉上白马铜的首级。贾诩也递上韩遂的上表,刘协接过,看了一遍,心中暗笑。不愧是九曲黄河,韩遂的心眼也未免太多了些。又想占便宜、捡功劳,又不肯正面迎战鲜卑人,以免损失太大。军阀本性难改,终究不是朝廷能依靠的栋梁。“先生经过朔方时,可曾看到鲜卑人围城?”“围上了,但鲜卑人没攻,像是另有所图。”贾诩说道:“陛下,骑兵速度快,三五十里也就是一两个时辰的事,不可不防。”刘协笑道:“朕一直在等他,可他就是没来。”贾诩抚须而笑。“既然陛下早有准备,那就是臣多虑了。”一旁的阎行躬身说道:“若是陛下欲战,不如走得近些。三十里虽不算远,但河谷之中无处藏身,并不利于奔袭。行军三十里而战,无异于自寻死路。”刘协打量了阎行两眼,不禁莞尔。“彦明以为朕当迎上去?”“臣愚昧妄言,死罪,死罪。”“无妨,你说说看,为何朕应该迎上去。”阎行看看贾诩,贾诩不动声色的点点头。阎行心中大定,慨然说道:“陛下明鉴。鲜卑、匈奴,乃至于其他杂种羌胡,都是逐水草而居,如蜂而聚,如星而散。击败他们并不难,难的是大量杀伤。扶罗韩被陛下击败,就算回到草原,想来也难再兴。但他的部下仍在,会依附其他部落,将来必然还会入侵为寇。”“所以,朕应该怎么做?”“主动迎战,斩其魁首,尽可能的多加杀伤,内慑其心,外耗其力,使其不敢轻易再战。”阎行咽了口唾沫,又道:“当年匈奴就是因为连年大战之后,人口剧减,无力再战,不得不避我大汉锋芒,远遁西域。”刘协点点头,看向贾诩,会心一笑。阎行的建议与荀攸的计划如出一辙。不用说,这都是贾诩在背后推动。韩遂是靠不住的,但阎行还可以培养。“凉州出名将,三明威镇天下,令人向往。如今又有彦明、令明等少年英雄,后来可期。可惜孟起字中无明,否则又是凉州三明。彦明,愿为朕效力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