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可能断粮的感觉太难受了。裴茂领命而去。——处理完了军政,已经是深夜。刘协心情不太好,难得地喝了一些酒。酒是卫固送来的,刘协只留了一点,其他的都分给了文武大臣和将士,以示有福同享。数量有限,喝醉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解解馋。说是劳军,更像是羞辱。酒很香,入喉却苦。刘协掷杯而起,披上外衣,走出大帐,登上刚刚立起的将台,看着数里外的卫家坞堡。堡中灯火摇曳,隐约可见人影。他们在干什么呢?刘协想着,不知不觉的攥紧了拳头。将台下有脚步声响,渐渐走近,停住。刘协低头看去,颇有些意外。竟是嫂嫂唐姬,正仰着头,向上看。刘协扶栏俯身。“嫂嫂,有事?”唐姬似若迟疑,片刻后,她一手裹紧旧氅,一手提起裙摆,缓步登上将台,走到刘协身边。“陛下喝了酒?”她吸了吸鼻子,有些诧异。“喝了两口。”“借酒销愁?”刘协咂了咂嘴。“算是吧。”唐姬眨眨眼睛,幽幽说道:“中平元年三月,辛亥夜,先帝亦如陛下此刻,饮酒数杯,徘徊复道之上,彻夜未眠。”刘协对此毫无印象,但他知道中平元年是黄巾起事的那一年。“和黄巾有关?”唐姬点点头,又摇摇头。“第二天一早,先帝下诏,大赦天下党人,还诸徙者,唯张角不赦。”刘协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觉得嘴里更苦了。从心底里泛上来的苦。“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陛下有壮志,更当有耐心,不可争胜于一时。”刘协无声地笑了一声:“嫂嫂说得有理,我已立三十年之志。三十年不够,就再加三十年。”唐姬转过头,看着刘协,嘴角轻挑,随即又怅然若失,轻声叹息。“晋文公逃亡十九年,终成霸业。陛下这几年也是受益匪浅。天降大任于陛下,诚非虚言。”刘协没说话。他不知道上苍让他穿越过来是天降大任还是随机bug,但他很清楚,改变历史没那么容易,他这两天已经感受到了太多的阻力。太行山一样的阻力。唐姬也没说话,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两人各自沉默。过了一会儿,唐姬忽然惊醒,有些慌乱的抬起手,轻掠鬓发。“差点忘了正事。陛下,臣妾收到了荀彧的回书,他正在赶来河东的路上。”“是么?”刘协心情为之一振。这是一个好消息。但他随即又心生疑惑。既然荀彧赶来,为什么不直接上书,反而要给唐姬回书?“莫不是他有话不便直言,只能请嫂嫂转达?”唐姬叹了一口气。“陛下果然是闻弦音而知雅意,聪慧非常人可及。是的,他的确有所担心。”“担心什么?”“担心陛下如先帝一般,视党人如洪水猛兽。”刘协眉梢轻扬,欲言又止,刚刚振奋起来的心情也跟着坠落。怪不得唐姬刚才特意提及先帝大赦党人的事,原来是为了铺垫。荀彧人还没到,先为党人发声。由他辅政,还能推行改革,再兴大汉吗?见刘协不言,唐姬似乎早有准备,从容说道:“陛下可知曹操险失兖州之事?”刘协还是不说话,静候唐姬发言,看看她究竟能说出些什么来。“张邈本与曹操同党,曹操能主政兖州,张邈居功至伟。但曹操方得志,便以言语不和,杀名士边让,是以兖州名士齿冷心寒,陈宫与张邈共谋,迎吕布入兖州,欲逐曹操。若非袁绍出兵援助,又命臧洪据东郡,安抚兖州士庶,只怕曹操已死无葬身之地。”“袁绍出兵增援曹操?”刘协颇感意外。唐姬点点头。“是时,曹操方征徐州,后方空虚,仅存范、东阿、鄄城三县,军不满万,无一宿之粮。最困窘时,人相食。若非袁绍出兵出粮,曹操焉能再起。”刘协吁了一口气,忽然有点同情曹操。创业不易,曹操比他难多了。不管怎么说,他至少还有个皇帝的名义。曹操有啥?袁绍的马仔,还是不受待见的那种。曹操都能不屈不饶,最后成就一番事业,自己有什么好叫苦的。“曹操……”刘协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再同病相怜,他也不能表示对曹操的同情,尤其是在唐姬面前。这要是传到荀彧耳朵里去,荀彧估计半路上就得掉头回家。第一百九十二章威逼利诱毋须唐姬特意提醒,刘协也知道他离不开党人的支持。至少目前如此。掌握了知识的精英阶层大多是党人,就算不是党人,至少也是党人的支持者。与党人决裂,等于与整个精英阶层为敌,他只能依靠杨奉那样没什么文化的粗人。行军作战还可以勉强应付,行政管理根本不现实。没有裴潜的协助,杨奉连筹集粮草的意识都没有,傻乎乎的守着盐池,等人给他送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