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心怀不轨的张济,他最多是消极怠战。张济都没什么事,他就更不会有事了。赶到塬下,杨定让亲卫在塬下等候,自己跟着杨修上了塬。刘协刚刚向将士家眷致完意,回到席上,正准备进入下一个议程:宣布赏赐,见杨定匆匆赶来,不禁笑了一声。“将军虽姗姗来迟,终究不算太晚。”杨定神情窘迫,只能佯装听不出刘协的意思,拱手致意。一旁的张济听得真切,心中暗笑。天子终究是少年心性,哪怕是不再追究杨定的责任,也要在出言讥讽两句。不过这样也好。说出来,免得藏在心里,互相猜忌。刘协给王绛使了个眼色。王绛着人领杨定入席,与董承同席。杨定经过段煨面前时,段煨轻笑了两声,转头与身边的杨奉说话。杨定感到了段煨的得意,却无可奈何。他一向与段煨不和,这一次段煨有功,他却犯了错,今后少不得要看段煨脸色。入座之后,杨定还没来得及喝口酒,润润嗓子,王绛便大声宣布,由侍郎丁冲宣读功劳薄,以及诸将赏赐。杨定没太在意,反正封赏都是别人的,与他无关。他自顾自地喝起了闷酒,三杯酒刚下肚,他就听到了他最不想听的名字。“宁辑将军段煨,迎驾有功,护土有劳,驰援及时,诏拜前将军,阆乡亭侯。”没等杨定反应过来,王绛又大声读道:“兴义将军杨奉,迎战李应,斩首两千三百余,诏拜左将军,冀亭侯。”“安集将军董承,迎战郭汜,斩首三百余,诏拜右将军,高阳亭侯。”杨定愣了一下,突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被安排在这个位置。第一百五十章赏功罚过段煨、杨奉、董承起身谢恩。坐在他们两侧的张济、杨定突然变得极其显眼,无数双目光看了过来。有鄙视,有快意。这一切都是他们自作自受,尤其是杨定。他原本就是后将军,此战若能立功,再进一步,郭汜阵亡后腾出来的车骑将军也许就是他的。但他错过了这个机会。看到张济、杨定这两个人,不少人由衷地不屑。西凉人就是西凉人,粗鄙无礼,目光短浅,更不识天命。相比之下,段煨简直是异数。杨定后悔莫及,恨不得自己没有来。早知如此,还不如躲在大营里清静。段煨三人谢恩完毕,回席归座。王绛随即又宣布了几名降将的封赏。郭汜虽有不臣之举,但最终能幡然醒悟,力战身亡。朝廷忘过记功,以其子嗣爵。副将谢广,力战有功,拜裨将军。李应拜归义将军。李桓拜行义将军。封拜完几个降将,随即封赏立功将士。功劳最大的是郭武,数次冲阵,斩将夺旗,列为首功,拜骑都尉,都亭侯。其次是徐晃,拜奉车都尉,高梁亭侯。其余诸将,各有封赏。其中魏杰从子魏猛,以身报国,追赠校尉印,以子弟一人为郎。封赏都是事先与公卿大臣协商好的,虽然有些分歧,但大体上符合赏功罚过的原则。诏书颁布完毕,群臣齐声祝贺。舞乐起,真正的狂欢开始。汉人好酒,善歌舞。在互相的感染下,就连司徒赵温都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起身属舞。看着一群白胡子老臣翩翩起舞,刘协表示承受不来,索性退席,让他们玩个痛快。——“陛下,后将军杨定求见。”刚被拜为侍中的杨修跟了进来。刘协指指坐席,示意杨修就座。“德祖,这些天辛苦了。”杨修眉开眼笑,连声谦虚。这几天辛苦是真辛苦,但一下子由侍郎升为侍中,足以酬报他的付出,甚至超出他的预期,让他承受不起。“陛下错爱,臣愧不敢当。今后当兢兢业业,为陛下奔走。”刘协微微点头。杨修的提拔幅度的确有些大。相比之下,丁冲入职更早,功劳更大,也不过是升为侍中而已。之所以这么做,是给杨彪一个补偿。这一次士孙瑞立下战功,按照之前的约定,是要升任太尉的。现任太尉杨彪要么升为有名无实的太傅,要么改任他职,反正太尉是不能做了。司徒、司空暂时无缺,也就意味着杨彪要脱离三公行列。虽然这是杨彪自愿的,但朝廷必须给出一定的补偿,以便向群臣交待。超擢杨修,就是补偿之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将杨家牢牢绑在大汉战车上的措施。端了我的碗,食了我的禄,你以后就是汉臣,只能为我卖命。“此战虽险胜,但形势尚未有根本改观,你我君臣不可大意。”刘协提醒道:“三五天内,清理完战场,就必须离开华阴。去河东还是去关中,大臣们有些异议,你如何看?”杨修眼神闪了闪。“长安曾是西京,关中又有地利可用,高皇帝曾以关中开大汉四百年基业。若陛下暂时不回洛阳,关中的确是个选择。只不过去年大旱,李傕、郭汜为乱,关中十室九空,现在去关中,怕是无法自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