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最开始发现陶醉这方面天赋的,是前来支教的老师,枕风眠的父亲枕与阔。
也因此契机,陶醉和枕风眠得以相识。
那时的他,就像一个礼物出现在她的生命里。
能被称为礼物的人,自然很好看。
他确实是好看,高大清瘦,肆意英俊,如果有导演来拍电影,他不用服化道,就能成为最佳的校园剧男主。
但对陶醉来说,他的精神世界,才是致命吸引。
他的存在,成为她贫瘠人生里最有力的锚点,她攀援而上,愈来愈强。
陶醉清楚地记得,在她找寻自我的路上,她曾问过他一个问题:“天赋会偏爱努力的人吗?”
她以为他肯定会点头说“会”,因为周围人都在跟她说努力是一个好品质。
结果,却听到他说:“不一定。”
她为他的否定,失神了一瞬。
还没等她琢磨出否定背后的深意,就又听到他接上一句:
“但天赋一定偏爱,自我意识率先觉醒的人。”
此话一入耳,陶醉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人狠狠捶了一下,瞬间拨云见日,擂鼓齐鸣。
他用这句话,旁敲侧击地告诉她,先找到方向,再去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陶醉。”
“嗯?”
“朝大有全国最好的播音学院,或许——”他语气和目光同等认真,
“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目标去努力。”
这便是他。
即使比她年长几岁,即使出身优渥看过世界大千,但从来没有居高临下。
连这样全心全意为她好的建议,都提得这样诚恳谦逊。
既然是全国最好,那就一定没那么容易达到。
那天,陶醉去县里的网吧,查了这所学校在她们省历年的录取分数线,文化课和专业课的都查了,一个个都不低。
可比分数线更可怕的一个资料,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录取比例。
陶醉当时看着那个数值,紧紧握了握拳,然后,在心中问了自己一个问题:陶醉,你能成为冒号前面的那个“1”吗?
“能。”她在心里对自己说道。
说完,目标确定,管它是风是雨,她只管坚定不移。
备战艺考的那些日子,是她终生难忘的记忆。
天未明就开始的练声,天已黑还在进行的文史哲背诵。
无数次寻找的胸腔共鸣,无数次练习的抑扬顿挫,以及,无数次的自我否定与自我博弈。
窗边的天暗了又亮,亮了又暗;手机里的录音听了又录,录了又听;集评素材与新闻时事新了又旧,旧了又新。
后来,她顺利通过三试,拿到全国第七的合格证。
高考冲刺的那三个月,她更是摒弃杂念,拼了命去学习,最后一举夺魁。
那一年,陶醉摘得临川县的高考文科状元,如愿迈入翘首以盼的大学校园。
那是她迄今为止的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夏天。
那个夏天,她终于走出“世界背面”,成为了,她最向往成为的——
“白杨少年”。
-
而这一切,都应该感谢,有个少年一针见血、极具前瞻性地看出了她内心真切的热爱。
为她指点迷津,让她直接走了一条离梦想最近的道。
才能让她,从那往后,所有的努力,都甘之如饴。
但如今,时过境迁。
他耐心的指引,放在她身上,更像是一种讽刺。
她早已没有了面对观众的勇气,以及能力。
于是,在他说完那句“真是白疼你了”之后,两个人都沉默了好久。
最后,还是陶醉看着他,先开的口:“枕风眠。”
他目光定在她身上,淡淡“嗯”了一声。
陶醉却没看他,眸光微垂着,说了句:“我现在过得挺好的。”
虽然,我不敢说,现在的自己没有让你失望。
但至少,我不希望你再为我担心。
说完,停顿片刻,陶醉才终于在他的注视下抬起了眸,微黯的灯光下,她看向他的目光明亮又笃定。然后,枕风眠就看到她抿了抿唇,声音掷地有声的,像是将积攒多年的勇气全盘托出:“将来,我也会对你好的。”
一字一句,郑重得像是在说结婚誓词。
这承诺盈盈贯耳,枕风眠听了,心思难免微动,但与此同时,心底有一个直觉告诉他,这句话肯定不是什么告白前奏。
果不其然,下一秒,他就听到她接上一句:“你永远是我最珍贵的朋友。”
你永远是我最珍贵的朋友。
在你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会为你冲在最前头。
——誓死效忠。
一句话,让枕风眠心脏猛地揪紧。
她铺垫了那么长的结局,终于尘埃落定。
没有刀光剑影,却足够刺骨钻心。
其实,他早就读出她话里的深意,但即使心中有无数话想要说,他依然没有打断,站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听她说完。
不为别的,只为她说话时的眼睛。
她眼里的孤勇,太坚决了。
最终,枕风眠什么都没说,只是重重哽了下喉,哑声应了句:“嗯,我知道了。”
说完,陶醉正好听到张彻叫她,便朝他摆了摆手,说:“那我先过去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