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太子午间没来崇文馆,昨日新做的槐花糕,姜蕙另还遣人往东宫送了一份。煜儿则是太子的嫡长子,两岁有余,他一出生便没了母亲,皇帝和太子都对他十分宠爱。姜蕙眼睛亮起来,小声和他咬耳朵:“太子哥哥,你的那份我多加了两勺冰糖。”太子轻咳一声,冲她点点头,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了。番外 碧野朱桥当日事2九月,秋闱放榜,陈渊成为了大周立朝。贵妃怎么还没死_元子吃桑葚【完结+番外】章节更新及时,支持免费在线阅读,书迷必看!"> 因太子午间没来崇文馆,昨日新做的槐花糕,姜蕙另还遣人往东宫送了一份。煜儿则是太子的嫡长子,两岁有余,他一出生便没了母亲,皇帝和太子都对他十分宠爱。姜蕙眼睛亮起来,小声和他咬耳朵:“太子哥哥,你的那份我多加了两勺冰糖。”太子轻咳一声,冲她点点头,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了。番外 碧野朱桥当日事2九月,秋闱放榜,陈渊成为了大周立朝。阅读贵妃怎么还没死_元子吃桑葚【完结+番外】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更新及时,点击开始阅读!">

第236页(1 / 1)

('

因太子午间没来崇文馆,昨日新做的槐花糕,姜蕙另还遣人往东宫送了一份。煜儿则是太子的嫡长子,两岁有余,他一出生便没了母亲,皇帝和太子都对他十分宠爱。

姜蕙眼睛亮起来,小声和他咬耳朵:“太子哥哥,你的那份我多加了两勺冰糖。”

太子轻咳一声,冲她点点头,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了。

番外 碧野朱桥当日事2

九月,秋闱放榜,陈渊成为了大周立朝以来最年轻的解元,年仅十四岁。

安国公府大开门庭,广设宴席,到暮色将合的时候,姜蕙才得以跟着承平长公主登上回府的马车。

陈渊骑着马在外头护送,一路送到公主府,承平长公主请他进府略坐一坐。

等进到府里,丫头婆子适时退下,留姜蕙同安国世子两个说说话。

门窗都大大开着,晚风送进一室桂花香,花厅壁桌上摆着青釉美人觚,其上错落插着几朵瑶台玉凤。

姜蕙伸手点一点瑶台玉凤雪白细长的花瓣,这才打开陈渊带来的木盒,里头林林总总装了好些东西,头上戴的、手上玩的,还有禹州那边正时兴的话本子,应有尽有。

她翻到最后面,却摸出一块被丝绸严密包裹着的玉珏来。

“这是什么?”姜蕙解开绸缎,将环形的玉珏拿起来仔细瞧了瞧。

玉珏通体呈乳白色,触手温润,玉质清透,中间用红绳串着,左右两边分别刻了小字。

姜蕙拿指尖摩挲过微微凸起的字迹,疑惑道:“羡鱼,纨兰?”

陈渊笑看着她,解释道:“父亲说中了举,要提前给我取字,方便会友交游。羡鱼就是我的字。”

“羡鱼……”姜蕙抬起眼睛看他一眼,轻声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好字。”

“羡鱼”既然是陈渊的字,那这“纨兰”自然不难猜。

姜蕙问他:“上回我说不喜欢芄兰,你回去就想的是这个?”

“郡主不喜欢吗?”陈渊欲要将玉珏取回去,“那我回去重新想一想。”

“没有,就这个吧。”姜蕙阻止陈渊的动作,将玉珏重新用丝绸包好,放进木盒里。

其实她倒没有特别喜欢,也没有特别讨厌,但是看陈渊如此热衷于给她取字,他们又有婚约在身,若是一味拒绝,伤了他的心也不好。

又说了几句话,陈渊起身告辞。他们虽是未婚的小夫妻,且门窗大开着、丫头婆子都守在外头,但毕竟天色渐暗,还是不好单独多待。

姜蕙将他送到花厅外,挥手道:“陈羡鱼,明日再见。”

天边最后一丝霞光消散,夜色逐渐洇过整个承平长公主府,廊下灯笼微微摇曳,投下暖黄的烛光。

那块刻着小字的玉珏被装进木盒,锁进了酸枝木雕玉兰花的妆台下。

这是它第一次见到这个美丽的姑娘。

它第二次见到她的时候,坐在妆台前的姑娘又长大了一些,正由丫鬟梳着一头长发。

有人端着摆满钗环笄簪的漆盘过来,笑着同她道:“郡主,外头来参加笄礼的宾客都到了,皇后娘娘也来了。”

“嗯。”

轻轻一声回应,它便被一双纤长的手拿起来,悬在了红色月华裙腰间。

它在那一日见过许多人,早上陪着她宴请宾客,傍晚又陪着她去校场射猎,看着她肆意欢笑,似乎要在及笄这一日,同什么告别。

它第三次被拿出来的时候,亭亭玉立的少女依旧坐在妆台前。她换了素色的衣裳,捏着它轻轻摩挲一遍,眸光平静。

“陈羡鱼……”

它听到她低声唤了一个名字,旋即,它便从空中坠落,坠在硬邦邦的地上,四分五裂。

一粒细小而微不可见的碎片从地上迸起,飞落在桌上,落到明黄的诏书旁。

它剩余的部分则被包裹进最开始那片丝绸里,静静沉入池塘底的淤泥中。

它知道,它再也见不到这个姑娘了。

番外 肯爱千金轻一笑1

我十六岁时,第一次有了喜欢的男子。他同上京的王孙贵族不一样,同春闱榜下的年轻士子也不一样。如果非要说同谁相似,或许是同爹爹。

我不是说他与爹爹相貌相似,也不是说他们性子相似,只是,他看我,总是像在看一个妹妹或者一个晚辈,那双带着郁色的眼睛里充斥着的是包容和宠溺,但不是我想看的东西。

我是在江南遇见他的。

爹爹白日里睡着的时候越来越多,阿娘便做主在江南停留一段时日,待爹爹病情稍缓再动身。

于是我们在江南住了下来。

我还记得那座三进院子的位置。徐州,淮安县,西城,浚仪街,折柳巷,门前有一棵石榴树的那户。

那时候春色已深,柳树飘摇,我跟着盛公公去抓药,回来的时候,便看见他一个人立在河边,吹一片柳叶。

调子应该是很好听的,但我不记得了,只知道听着有些怅惘,有些难受。我不喜欢难受,但我喜欢听他吹这曲子。

我问他,这位公子,这是什么曲子?

他似乎没想到会被问这个问题,愣了一下才回答说,此夜曲中闻折柳,便叫折柳吧。

这里是折柳巷,他在吹折柳曲,真有缘啊。

我说,这是公子自己作的曲子?

不等他回答,我又将李太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念了一遍,然后问他,曲中是思乡之情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 |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