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操场的棺材(1 / 2)

棺命 我是牛山云 1859 字 2024-02-19

<p>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U看书]

https://www.uukbook.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1994年,王寺乡,北王村。

日上三竿,人们从梦中醒来,推开门,一地的雪已开始融化,朝阳的地方裸露出褐黄色的土地,冒着氤氲热气。勤快人家早炊的烟雾从屋脊上袅袅升起。许是风的缘故吧,炊烟离开房顶时直直地上升,升着升着就十分随意地斜向一方,渐渐地,化作淡淡的一丝一缕,最后消失在树梢高处的空气里。房顶积雪融化的雪水沿着房檐叮咚滑落,溅湿了檐下挂着的黄玉米和红辣椒。

鸡们鸭们从鸡埘鸭架倾巢而出,在院子的雪地上印满杂乱的爪印。看家狗被街巷里流动的脚步声吸引,溜出家门嗅着地奔跑,似乎闻到了不知从谁家飘出的炖肉的肉香。不远处,送灶的爆竹一声炸响,惊飞一树麻雀,震得树枝丫上的雪扑簌簌跌落。

今天元旦!

高红春推开房门,一股刺眼的阳光扑面而来。农村没有城里那么查岗查哨,这里山高皇帝远,没课的时候想干嘛就干嘛。

刚好这天早上没她的课,能多睡会儿。

此刻,曾思晨还是文教局办公室主任,高红春一个初中毕业文凭,在家里待着没事,便托自己老公的关系办了一张印刷厂的下岗证,经过一番周折来这里教小学。

曾思晨说到这里,一向不吸烟的他点上一根烟,“我就不该让她去那里。”

上体育课时,几个孩子用铅笔刀在操场挖土,结果刀片被折断,挖出一个硬邦邦的东西。

孩子们的好奇心是无罪的,他们完全发掘出时,露出的是一块黑色的大石块。

墓碑!

大点的孩子一眼认出这是墓碑,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

高老师刚起床,出来放放风,看见操场边上孩子和老师满满的围城一圈,也靠了上去。

操场就是学校门口的打麦场,农忙时农民收庄稼,农闲时借给学校当操场。

学校里年轻的老师都出来,一致认为要一探究竟,除了学校灶上做饭的杨师父外,大家一致通过。

上了年龄的老师没人去凑那个热闹。

墓碑被起开,上面的字模糊不清,几乎看不清楚,只有一个龙字特别显眼。

令大家意想不到是,这不仅仅是一座墓碑那么简单,下面竟然压着一口棺材,最为吃惊的是棺材的木料并没有半点腐败,散发出悠悠的清香,太阳一照,如同金子般发出点点光芒。

学历高点的老师认定,这次发大财了。

初步认定,这可能是楠木。

楠木其色浅橙黄略灰,木性温润平和细腻通达,纹理淡雅文静,有的显现山水或虎斑纹。

楠木之至美者,向阳处或结成人物山水之纹。木质坚硬耐腐,自古有“水不能浸,蚁不能穴”之说。生长缓慢,而其生长规律又使大器晚成,生长旺盛的黄金阶段需要上百年,成为栋梁材至少两百年以上。

在楠木的品种内,有一种极致之美者的小叶桢楠,即是金丝楠。

只有它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灿若云锦,其高贵华美,摄人心魄。并且木材散发香气,纹理直而结构细密,不易变形和开裂,为建筑、高级家具等优良木材。

在历史上,金丝楠木专用于皇家宫殿、少数寺庙的建筑和家具。

根据以上特征,这棺材极有可能就是传说的金丝楠木。

几位年轻老师见钱眼开,没有考虑那么多,偷偷商量下,决定将棺材分解为十二页(有钱人都是十二页板,普通人则是十页板)木板,每人两板,收藏起来。

白天,人多眼杂,老师疏散了学生,用土将棺木又重新埋了起来,墓碑也重新盖上去。

大白天,他们没敢动手,等到夜晚时,趁着夜色拿着钢锯分解。

就在开棺盖的那刹,那棺木内一阵强烈的金光,高红春亲眼看到棺内卧着一条金龙,在人们发现它时,起身一跃,飞向天际。

木板终究还是被平分,高红春也得到两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