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 130 章(1 / 2)

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 第130章 第 130 章(第1/5页)

顺熙元年九月

顺熙帝才彻底忙完先帝的葬礼,将先帝葬在皇陵。

处理完葬礼后的第一次早朝,顺熙帝便下旨立太子妃为皇后,并且将坤泰宫作为皇后的宫殿

先帝的一众嫔妃已经移居西园,偌大的后宫中只有皇后一人。

待顺熙帝替先帝守孝一个月后,立刻便有朝臣提出后宫空虚,建议今年便开始选秀,充盈后宫。

顺熙帝看着下首一个个出言附和的大臣,淡淡道∶太宗文皇帝驾崩,朕心中悲痛万分,朕决定三年内不提选秀之事。

皇上,这万万不可,选秀关乎皇嗣,此乃头等大事啊。

皇上,后宫仅皇后一人,如何绵延子嗣,便是先帝在世怕是也不会同意皇上这般做。

顺熙帝道∶因国不可一日无君,朕不能在皇陵伴太宗文皇帝左右已是不孝,民间尚且要为父母守孝三年,难道朕还不如一个寻常百姓?

朕不过刚刚加冠,众位爱卿便想着让朕绵延子嗣,怎么,你们都觉得朕活不长?

臣等不敢!

众大臣忙跪地表示自己绝无此意。

顺熙帝道∶卫国以孝治天下,朕身为皇帝当以身作则,传朕旨意,任何人在三年内不得提选秀一事。

顺熙帝心意已决,而且用孝道当理由,他们根本无可反驳,只得道∶臣等遵旨。&amp;039;&amp;039;

下朝后,顺熙帝刚回到勤政殿,太监高成就走进来禀报道∶皇上,何姑娘求见。

高成是高应的干儿子,高应在先帝入葬皇陵后就主动请命要为先帝守灵。

如今勤政殿的一切事务都有高成处理,他跟在高应身边已久,对勤政殿各事很是熟悉,顺熙帝便任命他为新的太监总管。

顺熙帝取下毓冕,道∶让她进来。

何沛灵终于等到了顺熙帝登基,一切和她记忆中一样,虽然过程有些不同。

民女拜见皇上。

顺熙帝抬手∶免礼。

何沛灵起身,一脸期待地看着顺熙帝。

她忍了许久,才忍到顺熙帝守孝完。

顺熙帝开口道∶何姑娘可知先帝的那些嫔如今后会如何?

何沛灵不明所以,疑惑地摇摇头。

她们会在西园终老。

她们中的某些人这辈子都没见过先帝一面,但她们十几岁进宫,之前被困在宫里,今后被困在西园,从她们进宫起就没了别的选择,何姑娘想要这样的生活?

何沛灵的目光变得复杂。

顺熙帝已经调查清楚她的性格,继续道∶何姑娘对先帝有恩,朕不会亏待姑娘,朕会封你为县主,在京城赐你一座府邸,并赏你黄金万两,保你后半生衣食无忧,更不会有人敢欺辱姑娘,姑娘觉得如何?

何沛灵终于明白了顺熙帝的意思,他是不想让她进宫。

想到方才听到顺熙帝三年不选秀的传闻,道∶皇上莫不是想后宫永不进人?

顺熙帝道∶今后的事情谁又知道呢。

他和何沛灵又不熟,没必要和她说这些。

何沛豆仅沉里一会儿便占占头·小女子询自上恩曲

她这人想要荣华富贵,但又没有什么安全感,所以才想要待在宫里,得顺熙帝庇护。

但如今顺熙帝不愿意,她便是勉强进宫,恐怕也得不到他的庇护,没有皇帝庇护,在宫里恐怕还不如宫外。

有县主这个身份,再加上用不完的银子,足够她无忧无虑地过完后半生。

她来到这个世界许久,但一直不曾出去看看,或许她可以尝试着到处走走。

离开勤政殿后,何沛灵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或许这才是最适合她的选择。

何沛灵离开后没多久,成晗萎就带着若云走进来。

我让御膳房给你炖了汤,你先喝一些吧。

顺熙帝立刻放下朱笔,拥着成晗菱坐在他身边,拿起汤匙喝了一口,道∶嗯,味道不错。

顺熙帝点点头∶没事,已经被我档回去了,三年内不会再有人提此事。

成晗菱冷哼道∶一群老家伙不知道多操心操心国事,整日就盯着别人的私事。

在他们心里,皇帝可没有私事,顺熙帝握着她的手道∶你别管他们,免得气到自己,我会处理好的。

成晗菱靠在他怀里,哼声道∶我们才成亲多久,他们就想着往我们中间塞人。谨郎,我不高兴,你要帮我教训他们。

我也看他们不顺眼,有机会一定教训他们一番。

顺熙帝骨子里是霸道的,国家大事可以由众臣商量,他的家事就只是他的家事,容不得其他人插手。

这汤味道不错,你也尝尝。

顺熙帝将汤是送到她嘴边。

成晗菱尝了尝,点头道∶到底是御厨,厨艺确实要比府里的好。

那就多喝一些。

顺熙帝继续喂她,成亲这段时间,两人别的变化不大,成晗菱却是习惯了顺熙帝的投喂。

成晗菱懒得动手,两人就这么把一盅汤喝完了。

高成和顺熙帝还不熟悉,低着头不敢多看,只是想到之前关于顺熙帝和成晗菱的种种传闻,不由得感叹果真是传言不可信。

若云早已习惯,面不改色地站在一旁。

顺熙帝决定三年不选秀的事,早朝一结束便以惊人的速度传开。

顺熙帝登基后,便有不少人盯上他过于空虚的后宫。

除了那些少年登基的皇帝,后宫会空虚一阵,但凡是已经大婚的皇帝,后宫最起码也得有三四个人。

这还不算那些教皇帝知人事的宫女。

顺熙帝后宫只皇后一人,这绝对是极其罕见的情况。

众多大臣都觉得这其实是个机会,早点把女儿送进宫,就能早点诞下皇子,将来夺嫡也能更有优势。

他们算盘打得很好,甚至都打算想点别的办法刷一刷自家女儿的声望,结果顺熙帝一道三年不选秀的旨意打破了他们的幻想。

他们就纳闷了,哪个皇帝登基都得选秀充盈后宫,这本就是惯例,怎么轮到顺熙帝就例外了呢?

至于顺熙帝说因为先帝才不选秀的事,众人都没相信,可如果不是因为先帝,那又是因为什么呢?

众人想来想去,突然想到一种可能。

顺熙帝是不是不想宫妃娘家势力过大,所以才想着推迟选秀?

顺熙帝刚刚登基,若后妃皆是高官之女,那顺熙帝想要掌握朝堂可能就会有些麻烦。

自觉想通了理由的众人,就开始有人欢喜有人忧。

喜的那自然是那些小官,觉得终于轮到自己出头了。

但那些高官重臣可就不高兴了,谁不希望自己家里能出个皇妃甚至太后。

虽说顺熙帝现在有皇后,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 第130章 第 130 章(第2/5页)

几十年后的事谁又能说得清楚。

就因为顺熙帝一道三年不选秀的圣旨,搞得大小官员都在胡思乱想。

但很快,他们就没功夫乱想了。

顺熙元年九月初十,大朝会

都察院御史沈臻上折弹劾左相柳修严结党营私,买卖官职,纵容族人强占土地,草菅人命。

沈臻列了柳修严的数条罪状,在当日早朝——陈述出来。

柳修严立刻跪倒在地,否认道∶皇上明鉴,微臣对朝廷一直忠心耿耿,绝无任何逾越之举。

沈臻道∶微臣有柳相和其他官员的书信来往,吏部员外郎钱亮便是柳相的人,数次得柳相之命安排无德之人担任官职,皇上一查便知。

沈臻岂会没有证据便弹劾当朝丞相。

顺熙帝看看面色愕然的众大臣,再看看柳修严,非常于脆道∶传旨,命刑部,大理寺并都察院三司会审,共同审理柳修严一案,柳修严暂且收押在刑部大牢,等候审讯结果。

比起沈臻的弹劾,顺熙帝的话显然更加轰动。

顺熙帝竟然真的要治柳修严的罪。

自古以来,凡需要三司会审的案子,没一个是小事,更极少会出现翻案,三司会审不过是仔细调查案件过程,提供更详细的证据。

换句话说,顺熙帝让三司会审,就表示他没想放过柳修严。

众人恍然想起来,沈臻除了是都察院御史,他还是成国公世子妃的堂兄,和顺熙帝也算是沾亲带故。

想明白这一点,众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刚登基一个月就拿丞相开刀,新帝完全不复监国时的温和,他正在向朝臣展示他的手腕。

柳修严也愣了,他不是不知道顺熙帝看他不顺眼,可顺熙帝刚刚登基,又没有丝毫政绩,他怎么也想不到顺熙帝会这么快朝他下手。

顺熙帝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柳修严入狱,三司共同审理此案,沈臻已经把证据呈上来,很多事情已经没办法周旋。

柳修严的众多门生哪怕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怎么替柳修严翻案,除非那些证据消失。

于是,便真的有人铤而走险,夜袭刑部想要毁灭证据,刑部尚书赵立言早就想到这一层,布下天罗地网等着来人跳进来。

最后证据没用消灭成,反而所有人都被刑部抓起来。

很快就有几个官员被供出来。

如此一来,柳修严结党营私的罪名是跑不了了。

至于沈臻罗列的其它罪名,三司还需要时间调查。

皇宫内

顺熙帝正在和成晟然下棋,道∶这几日,朕收到众多为柳修严求情的奏折,便是一向和柳修严不和的秦守洪也在其中。

成晟然道∶他们可能是被皇上吓破了胆,今日救了柳修严,他日或许也能救他们一命。

官官相护,便是如此。

不过他们显然想得太好了,皇上命三司会审,便是没打算放过柳修严。

顺熙帝道∶如此简单的事,他们岂会看不出,不过是想逼迫朕罢了,朕听说昨日已有不少官员告病在家。

顺熙帝处置柳修严,被众大臣视为清理旧臣,他们居安思危,便开始用自己的办法让一切回到原予

顺熙帝落下一枚棋子,语气中带着疑惑∶朕很好奇,朕什么时候给他们一种朕好欺负的感觉?

成晟然道∶并非他们觉得皇上好欺负,是他们太高估了自己。

说实话,能对顺熙帝有影响的告病,只有两位丞相和六部主官,其它官员做这种事不过是哗众取宠,不自量力。

而这次为柳修严求情的折子中并无六部尚书,可见顺熙帝在朝堂上并非孤立无援。

丞相权柄再大,那也是皇帝给的,只要皇帝愿意,随时都可以找理由废了丞相。

就比女柳修严。

前几日他还是高高在上的左相,不过数日功夫,随着他的罪证一点点被收集,众人都知道柳修严倒台已成必然。

果不其然,在三司将罪证都收集完后,顺熙帝直接下旨将柳修严罢免官职,抄家流放,府里下人一应发卖。

短短半个月,曾经在朝堂叱咤风云的左相便消失在朝堂。

紧接着顺熙帝又下了第二道圣旨。

任命秦守洪为左相,升任户部尚书周泽德为右相。

如此还没完,顺熙帝又下了第三道圣旨。

任命吏部侍郎成晟然为户部尚书。

原本年事已高准备致仕的吏部尚书昊伦杰在和顺熙帝长谈一番后,决定继续为朝廷效力,暂不提致仕的事。

让周其茂以为成晟然一走,自己就可以升任吏部尚书的美梦彻底破灭。

连下三道圣旨,文武百官彻底意识到顺熙帝的雷厉风行。

这位新帝的雷霆手段丝毫不亚于当初的先帝。

今日是顺熙帝上朝以来最舒服的一日,果然还是大权在握更让人高兴。

如今六部尚书中成晟然,吴伦杰和赵立言都是亲近顺熙帝,其他三人也只是保持中立,并未和顺熙帝作对。

现在又有周泽德和秦守洪制衡,最起码不会再出现两位丞相共同反驳皇帝意见的尴尬事。

顺熙帝一直没搞懂秦守洪这个人,论做官,秦守洪远比柳修严要好,他为官清廉,且从不做滥用职权的事,除了查到他和某些官员有私下来往外,并未查到他其他的罪行。

仅凭这一点,显然是治不了秦守洪的罪。

而且秦守洪虽说反驳过顺熙帝几次,但总归来说都是为朝廷着想,在处理政务时,皇帝和大臣意见不合是常见的事。

基于种种,顺熙帝虽然对秦守洪的某些行为感到疑惑,但依旧没想过拿他开刀,柳修严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顺熙帝的好心情并未持续太久,他很快就得到一个消息。

去柳府抄家的官员并未发现柳公钊的踪迹,他们在全城搜捕柳公钊也没找到他的下落。

但据柳府下人所说,柳公钊前几日还在府里,京城各个城门也没有柳公钊离开的消息。

他整个人仿佛在人间蒸发了一般。

顺熙帝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加强了对六皇子府的监控,同时还加强了九皇子府的监控,他们兄弟二人都是不稳定因素。

顺熙帝不是个喜欢干等着的人,所以他禁了六皇子的足,又将柳修严抄家流放。

不管他们有什么计划,他就不信他们还能淡定下去。

柳公钊的消失便是一种信号。

坤泰殿

顺熙帝正在陪成晗菱用午膳。

别看她整日待在宫里,朝堂上的事她也知道不少,多的是有人给她汇报消息。

她很是好奇道∶谨郎,你是怎么说服吴伦杰的?

吏部尚书吴伦杰一心想要致仕,成晟然在家中提过吴伦杰好几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 第130章 第 130 章(第3/5页)

吴伦杰虽是吏部尚书,却一点也不贪权,将权力全都分给两个侍郎,不管和他说什么,他都是副你说得对的样子。

就仿佛他不是在吏部当差,反而是在养老一般。

但自从顺熙帝和吴伦杰长谈后,吴伦杰就仿佛换了个人,变得认真很多,再加上吏部正好少了个侍郎,他便将成晟然原本负责的差事接过手,完全没有之前摸鱼的样子。

成晗菱很好奇他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