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大几万明军精锐驻扎,谁敢闹事?
找死也不是这么找的!
广州想不安定都难。
陈阿四早早的出摊,热火朝天的忙碌着。
“客官您要的烧麦和香茶,请慢用。”
陈阿四将客人要的食物上齐,便马不停蹄的去接着照看炉火。
他的脸上虽然有着很明显的疲态,但干起活儿来却是满怀热情,动作麻利,不见丝毫的拖沓。
自从大明占据了广州,且在广州开关,推进海贸发展以来。
广州市井日渐繁荣!
哪怕是陈阿四这样的小商贩,日子也是好过了不少。
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在大明占据广州之后,天地会的人大多都转正。
有了正儿八经的朝廷编制,天地会的人自然也就不会再去做向小商贩收取保护费,这样掉价的事情了。
没了天地会的盘剥,小商贩的日子是肉眼可见的好转。
二则是因为随着大明在广州开关,整个两广,乃至于福建,江西,浙江,湖南,贵州的商贾都在往广州跑。
当然,这些商人虽然在往广州跑,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选择背叛满清,站队大明了。
这些商人只是单纯的因为广州这边开关了,赚钱嘛,不磕碜!
反正大明这边对于经商还挺宽容的,对于从满清控制区过来的商人除去要收取一笔关税,一笔辫子税之外也就没事了。
也没有说非要剪他们的辫子。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广州开关之后,冒险前来广州做生意的商人自然也是越来越多。
而随着大量有钱的商贾涌入,吃早茶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陈阿四最近虽然忙了点,但看着每天赚到的铜板越来越多,看着自己的腰包越来越鼓,他干什么都是劲儿头十足的。
真真就是应了那句话,大明回来了,好日子就要来了!
唯一让陈阿四有些不满的就是,朝廷不让他们往街道上随意倾倒垃圾,抓到就要罚款。
不让他们在超过路边三尺的地方摆桌椅火炉等杂物,抓到就要罚款。
且他们这些商户还要负责各自店铺门前的洒扫工作,保持卫生整洁。
如果有谁偷懒不打扫,抓到之后非但要罚款,还要被惩罚打扫整条街道的卫生十天。
朝廷这么做,说是为了广州的市容市貌,为了大明的精神文明建设。
陈阿四不懂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但他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朝廷让干嘛,他乖乖照办就是了。
才不去触朝廷的眉头呢!
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哪里能和官家斗
唯一让陈阿四感到腹诽的是,那些负责监督他们这些小商贩的衙役,几乎都是熟面孔。
嗯,就是之前那些,向他们这些小商贩收取规费会费保护费的那群人。
唯一的区别就是,在大明收复广州后,这些天地会的人披上了一身官皮。
但对此,陈阿四却是表示自己羡慕不来。
这些天地会的汉子的这身官袍可不是白穿的,之前大明打广州的时候,天地会是出了大力的。
那一战,天地会前后死了不少人呢,听说光拉尸体的马车就用了好几百辆。
就算是老天再给陈阿四一个选择的机会,他怕是也不敢冒着生命危险,去战场上搏一把富贵。
他家里还有爹娘老婆孩子要照顾呢,可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去冒险。
万一自己折在了战场上,自己的家人怎么办?
他陈阿四啊,这辈子就守着自己的茶摊过日子了。
什么天下更易,什么王朝交替,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茶摊上,蔡勇建吃了一个烧麦,喝了一口茶,大口咀嚼,填着自己的肚子。
而在他的对面,则坐着一个戴着瓜皮小帽,留着金钱鼠尾辫的男人。
这是他在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江西人,姓金,名叫金昌明。
这样的装扮,在现在的广州城并不少见。
大明虽说收复了广州,但却没强迫广州百姓剪辫。
而只是提倡剪辫,恢复汉家衣冠。
虽然大部分的广州百姓都选择剪掉了辫子,表示自己归附大明的决心。
但不免有些看不清形式的,依旧认为满清有打回来的可能,拒绝剪辫。
对于这样的顽固分子,大明也不对他们喊打喊杀,只是加收一笔辫子税而已。
当然了,更多的保持这样的装扮的人,并非是心向满清,而是迫不得已。
比如说一些需要来往满清和大明的控制区做生意的商人。
因为满清那边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规矩,他们要想往返做生意,这辫子就不能剪。
否则的话,命可就要没了。
金昌明的情况正是如此,他需要经常往返江西和广东走货,辫子肯定得留着。
所以,他对大明的辫子税政策是一万个拥护!
不就是辫子税吗?
他交的心甘情愿!
“金掌柜,你这次前来广州,带来了多少货?”
蔡勇建咽下口中的食物,开口询问道。
金昌明举起两根手指,开口说道。
“五百件景德镇产的高白青花,还有一千刀的江西贡纸,都是好货。”
“不知蔡掌柜吃不吃的下?”
蔡勇建剔了剔牙,接着说道。
“好说好说,不瞒金掌柜,兄弟我最近搭上了伍家怡和行的路子,再多的货我都吃得下。”
大明虽然废除了十三行专营的特权,选择了在广州彻底开关。
但十三行毕竟是先行者,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做起海贸生意来,肯定比那些没门路的小商行便利的多。
所以,对于蔡勇建这样的小商人来说,能搭上怡和行的路子,真的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金昌明闻言,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蔡掌柜好手段,竟然搭上了怡和行的路子,今后的荣华富贵岂不是滚滚而来了?”
蔡勇建闻言,只是摆摆手,十分谦虚的说道。
“哎,哪里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现在十三行虽然通过给大明捐献军费,免除了前罪,保住了家业,可却也失去了垄断的地位,声势也是大不如前了。”
说道这里,蔡勇建话音一转,颇为感慨的说道。
“但这对我们这些小商贾来说也是好事,如果不是十三行的势力大不如前了,我们这些小商贾,哪里能搭上人家十三行的路子啊。”
“人家怕是正眼都不会看我们一眼!”
“还是得感谢大明朝廷啊!”
随着大明开关,广州的海贸发展的越发繁盛,贸易总量虽然是在节节攀升,可属于十三行的份额却是在肉眼可见的减少。
十三行在海贸这方面虽然有先行优势,但再大的先行优势,也比不得垄断来的容易。
但是,朱靖垵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允许十三行再继续垄断海贸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船说手机版:https://m.shumkj.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