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部分阅读(1 / 2)

放荡教师妈妈 未知 4460 字 2024-04-13

是以,打斗的时候,大师往往施展出多种绝学也比不上别人施展一门绝学,俗话说,武功贵在精而不在多,这确是武学至理,但世间人却往往看不透,实乃悲哀”

“阿尼陀佛,听楚施主一言,胜念十年经,直至今日,小僧才明白这个简单之极的武学原理,楚施主当真好资质,好悟性”鸠摩智开始时候听着他的话只觉十分意外,随后意外中更是吃惊,然后只觉醍醐灌顶般顿时像是突然明白了一些至理。

“楚施主所言甚是,我确不如他们,只是施主所说的剑圣独孤求败是何人也,小僧委实不知。”

看鸠摩智一副懵懂的样子,崔建新一阵好笑,独孤求败的时代他也不甚清楚,不过想必不会在这个时代出现,只好推搪道:“独孤求败是先祖一个时代的人物,一手剑法所向无敌,对于他的事迹在下也不甚清楚,不过先祖在族谱上有一段描述剑魔独孤求败的话足以让人一窥剑魔独孤求败的事迹。

鸠摩智对独孤求败也是极为向往,连忙求教道:“愿闻其详。”

崔建新道:“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奸人,败尽英雄豪杰,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

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剑魔独孤求败后来,先祖将独孤求败的境界总结为五境界,第一境界,利剑无意,独孤求败凭借手中的一把利剑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所创剑法独孤九剑破尽天下武学;第二境界,软剑无常,这时他已经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因为招有常,无常更胜有常。

此时他手持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悔恨无已,乃弃之深谷;第三境界,重剑无锋。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独孤求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第四境界,木剑无滞。

此时他已四十岁,达到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的境界;第五境界,无剑无式,天地万物皆可为剑,以至剑道之境。”

说完此段话,崔建新也对独孤求败心驰神往,恨生不逢时,不由叹道:“此等人物不能相识,只能神往意驰,缅怀仰慕,可惜了”独孤求败的武功,如神话般高深莫测;独孤求败的一生,如神话般璀璨夺目;独孤求败的人生境界,更是渐进神境、渐入神道。

从他的名号上推断,曾经成魔的独孤求败,必定是不可一世、桀骜不驯且不为世人所理解和容纳的武林怪杰。

晚年的他,了身知命,早已到了物我两相忘的境地,唯有那份骄傲,不曾失去。

故而,临终遗言,仍然自称“剑魔”算是无悔于自己的一生,无愧于自己的剑道。

鸠摩智听后目瞪口呆,足足有一刻钟才回过神来,再次叹道:“中原武学博大精深,人才济济,不但有西崔建新项羽,更有剑魔独孤求败这些神通莫测的高手,听楚施主一言,小僧才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在这之前坐井观天犹不自知,剑魔独孤求败的剑法小僧难及万一。

小僧虽学得几手佛门的上乘武学,但却还是还停留在第一境界利剑无意,剑魔先生确实古今剑法第一人。”

鸠摩智说得不错,纵观金老先生所录之书,独孤求败的确算得上古今剑法第一人,恐怕也是天下第一高手。

崔建新笑道道:“大师所言极是,因此在下也一直都以为,只有自己创造的武功才是最适合于自己的。

别人家的武功创造时是创造者按照自身条件去创造的,而后世学习之人的自身条件却是不见得就能与当时的创造者一般吻合的,是以便不能学至精通。

许多精妙武学,便也因此而渐渐失传。

所以在下认为,要学得一门绝艺至精通,不是看此人的资质如何,而是要看他的身体条件与当初的创造者是否最大程度上的接近。

如果两者的身体条件完全一致吻合的话,那么这一门武艺,这后世学习之人便能够学的精通。

反之,则不然”

原先崔建新所说的话,鸠摩智还能理解,而这全新的武学论点基本上已是完全颠覆了他心中的武学理论。

一门武艺,学得好不好,不在于学习之人的根骨悟性,而在于这学习之人与当时创造这门武功者的条件是否最大程度上吻合。

这种观点是他以前闻未闻的,他一时间不由怔在了那里。

好长时间后,方才长叹出一口气,向崔建新合什道:“公子的这番武学见解实是异于常人,但却又似大有道理”

崔建新道:“在下只是阐述了下自己的观点而已,大师不必过多苦恼,在下只是想要让大师知道,只有自己按照己身的各种条件去创造的武艺才是最适合于自己的,也才是最能在自己的手中发挥威力的。

大师刚才施展数十种绝学,可知哪一种是楚谋最推崇的”

鸠摩智想了想,道:“是无相劫指”

见崔建新摇摇头,顿了顿道:“难道是袈裟伏魔功”

崔建新笑道:“是大师所创的火焰刀。”

这次鸠摩智彻底怔住了,既然他自创的火焰刀不输于六脉神剑去。

那他又何必辛辛苦苦煞费心思去得到那六脉神剑剑谱,只要把自己的火焰刀精研透彻便是了。

自己忙来忙去,总是想要把天下的各种绝技弄到手中,为此不惜犯了许多佛家戒律。

但到头来,眼前这人却告诉他说,你自己的就已很厉害了,为何却还要舍本逐末地去学别人的呢

这真的是完全的颠覆了他心中的所有理论,总是认为前辈高人所创下的绝技才是最好的最厉害的,殊不知自己所创的却也不差了他们去。

鸠摩智听到崔建新的话后便一直怔在了原地,一时间脑内思绪翻滚,想及平生所作所为,为了追求至高武学而几乎不择手段,犯了佛家大戒。

现在得到崔建新点醒,他只觉自己实是可悲可叹可笑可恨。

自己忙忙碌碌,四处奔波,到头来所寻找的却就在自己的身上。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长叹出一口气。

然后合什躬身恭敬地向崔建新行礼道:“听先生一席话,实是胜读十年佛经。

小僧虽在佛门,但自从练了武后,却是争强好胜之心日盛,因武成痴,总是想要去追寻前辈高人所创绝技,要将他们一一尽学在手。

实已犯了我佛门贪、嗔、痴三大戒律,今日听公子一席话后,小僧才猛然惊醒。

只觉往事不堪回首,一错再错,便如泥足深陷一般。

今日若不是得公子点化,小僧却不知还要错到何时。

大恩大德实是无以言谢,但小僧却还是先要在此拜谢过公子,日后定当图谋报答”

他终究是一代高僧,乃是有大智慧之人,大喜大悲之后,终于得以大彻大悟。

见鸠摩智省悟道谢,崔建新也乐得其成,笑道:“大师实是言重了,在下却是没有这般本领的。

只是几句无心之言而已,能够帮助到大师,却也是在下的福份”

鸠摩智又合什道:“楚先生不必过谦,先生点醒了小僧,小僧心中是万分感谢的。

只是空表谢意,甚是惭愧,既然楚先生希望集百家之长自创神功,小僧也帮不上忙,这本火焰刀是小僧费尽心血所创,虽然还没有完善,但也是一门绝学,就赠予出先生吧,还有这本小无相功,是贫僧无意中得到的,也一并赠予先生吧。”

“也好,多谢大师了”

崔建新根本不想从鸠摩智身上得到什么,本来自己拿他来练功,而导致突破功力大进,心情大好之下才起意点化他,不过,话又说回来,崔建新虽然有胜过火焰刀的六脉神剑,但对于火焰刀还是心驰神往的,既然鸠摩智执意相送,收下也未尝不可。

而小无相功是他一直想得到的,既然鸠摩智自动给他,那就最好不过了。

崔建新问道:“既然大师已大彻大悟,不知大师今后有何打算”

鸠摩智叹道:“小僧虽在佛门,争强好胜之心却比常人犹盛,今日得楚先生指点,实乃大幸。

唉,小僧自学武以来贪、嗔、痴三毒,无一得免。

却又自居为高僧。

贡高自慢,无惭无愧。

唉,如果不是先生指点之恩,恐怕命终之后身入无间地狱,万劫不得超生,楚先生的恩情,小僧今生难报,这两本绝学对先生有用,小僧幸甚”崔建新道:“大师言重了”鸠摩智原是个大智大慧之人,佛学修为亦是十分睿深,只因练了武功,好胜之心日盛,向佛之心日淡。

鸠摩智见崔建新终于收下,双手合十道:“如来教导佛子,第一是要去贪、去爱、去取、去缠,方有解脱之望。

我却无一能去,名缰利锁,将我紧紧系住。

今日焉知不是释尊点化,叫我改邪归正,得以清净解脱”

他回顾数十年来的所作所为,额头汗水涔涔而下,又是惭愧,又是伤心。

崔建新道:“大师是否要回吐蕃国去”

鸠摩智道:“我是要回到所来之处,却不一定是吐蕃国。”

第158章客串神棍

崔建新站在琴韵小居前,看着倒塌的屋子,摇头苦笑,刚才只顾着打斗,将阿碧小丫头的家全给毁了,早知就让鸠摩智赔点银两也好,他是吐蕃第一国师,想必银白之物不少吧,可自己就是一个十足的穷光蛋,难不成自己堂堂西崔建新项羽的后人还有客串一下小偷不成

崔建新低头想了一会,自觉点点头,自言自语道,嗯,这倒是个好主意。

过了一会儿,两个中年男子过来,见原本一派美景的听香水榭现在如此形状,不由一呆,虽然知道有人来捣乱,却不知来人如此厉害,竟将这里的建筑全毁了。

崔建新微微打量两人一眼,微微诧异,二人一身青衣,布料上乘,而头戴布帽显示其身份是仆人,想不到慕容家的下人的衣服用的竟是上乘意料,最两人诧异的是这两人居然也有三流身手,看来慕容家积累的实力的确不容小觑,下人也有一身内力,果然不简单,微微笑道:“刚才打架的时候,一时没注意将屋子给弄塌了,实在抱歉,可否麻烦两位大哥招呼阿碧姑娘与阿朱姑娘回来”“阁下是什么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