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考试作答(1 / 2)

<p>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U看书]

https://www.uukbook.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整体大概看了一番过后,苏秉文心里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这题差不多难度,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出题也都是中规中矩。

不出所料,前面大多为应答题,后面则是两道主观论述题。苏秉文见此,也是心里面一松。

据他这段时间一系列间接的打听,对于这“文试会考”也是有了许多了解。

数年来,考卷上面都是两个部分,前卷的题目较多,分值占比也多一些。大都是考察大昭历史文化,或者一些名家名作,其中又以诗词歌赋为主。

看了看试卷上面的题目,也没有太大变化,中规中矩。不过要说完全没变化,也不是没有,以往来看,这最后两题的主观论述题,也就是压轴题,问的都是一些治国之道,亦或者是安民图强的问题,基本上是万变不离其宗。

这两题,往往都需要偏重笔墨,好好沉思苦想一番,至少得洋洋洒洒写上数百上千字才可,将这话题给论个结果出来。

毕竟,能把这题放在最后面,也是自有有考官的道理。可以说,这题答的好坏程度,足以决定你这场考试至少一半的成绩如何了,对于这两道题的重视程度,哪怕是苏秉文,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不过如今看这次的压轴考题,却是和以前大不一样,上面只有两个看似简简单单的问题摆在那,就连其字数也是短短数字有余,下面甚至都空出了一大片地方,那问题更不用多说,也只占了一小片地儿。

看来,这次考官并不是像以前那般,让你长篇阔论的谈述一番。苏秉文看到这儿,也来了兴趣,刚准备细细瞧一瞧这两道题目之时,却听见耳旁其他的考生作笔答题,刷刷的声音传入耳中。

算了,心中暗叹一声,此时也不着急看后面这两题,还是先把前面这些简单易拿的分值,先给拿到手中再说吧。

第一题便是问道:“大昭建国始皇为——”后面则是一道横线。

“始昭帝。”苏秉文提笔而著,写下这三个大字于横线之上。

这题只一眼就明白了,完完全全就是送分题,基本参加文试的就不会答错这些基本问题。

后面第二题是问:“大昭建国至今为止有多少年?”

“五百四十八年。”写下答案以后,苏秉文也是细细看了看,并不是害怕自己答不对,而是担心哪个数字写错了。

第三题:“大昭九郡之名称有何?”

这一题并不是考察其他的知识点,而是查看这些应考之人,对于大昭国大概的地理环境有多少了解,应考之人若是连这些都不了解,那也算不上是个大昭的读书人了。

苏秉文沉思一番,回忆了片刻,用笔蘸了蘸手旁的浓墨,提笔写到:“大昭九郡,分别为南阳郡、九江郡、五川郡、北谷郡、青州郡、武陵郡、上临郡、龙原郡以及闽中郡。”

这九郡乃是大昭的根本所在,自然是记得清楚得很,而大昭的制度也相对于完善,体系结构也都是相互制约。

比如拿“郡”来说,每个郡设立守,尉,监三职虽说职责不同,但是却是起到了相互监督,共同协作的作用。

在郡之下,还有别的一些行政单位,分层而制,每个地方自然都有大昭任命的官员,以处理当地的事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