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2 / 2)

东北虎啸 没事打两枪 2017 字 11个月前

其次,在政府组织上,张学良说道:“进关前,南京蒋主席发电报给我,说我对北方军政民情十分熟稔,所以在北方的军政安排上将会充分尊重我的意见。鉴于军阀阎锡山和冯玉祥把持河北、山西和山东数省多年,多任用贪婪横暴任意搜刮之辈,我已经提请南京中央,队这几省的政府做一次较大程度的改组。待南京方面回电同意,再正式公布。”

事实上等待南京的认可只是一个过场,张学良老早就确定了对于新占领数省的政治安排。作为东北军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张学良并没有一个合法的政治身份统管新占领的山东、山西和河北,所以只能通过安排这几省的省主席来名义上统治这几省,但是张学良又不想新的省主席成为新的军阀,所以一方面张学良将还驻军在山东的王树常推荐为山西省主席,在山西的张宗昌推荐为河北省主席,推荐于学忠为山东省主席,竭力弱化他们对各省的实际影响。

同时同东三省一样,张学良决定分拆山东、山西和河北三个省,人口众多的山东将会被拆分成三个郡:山东西北部地区以济南为郡治组成齐郡,山东西南部地区以济宁为郡治组成鲁郡,而剩下的胶东半岛地区组成胶东郡,以青岛为郡治。

山西守阎锡山影响非常深,所以对于山西的改组程度也最大,经过讨论以及山西名流的沟通,山西也将被拆分成三个郡,山西南部包括运城平原地区和上党山地组成河东郡,太原平原地区组成太原郡,朔州大同等地组成朔方郡。

河北省作为北方大省,张学良准备将之也拆分成三个郡,以北平、保定等河北西部北部地区组成燕云郡,以北平为郡治。将冀东地区组成卢龙郡,以天津为郡治,剩下的河北中部南部的广大地区组成魏郡,以还叫石门的石家庄为郡治。以上九个郡,再加上察哈尔、绥远改组成的两个郡,此次东北军进关一共获得十一个郡,再加上东三省改组成的十五个郡,张学良所辖地盘扩充到了二十六个郡。

同东北一样,关内新成立的郡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单位,最高长官为太守,直接对张学良负责。太守之下设民政、财政、警察和教育四个厅,分别对应东北政务委员会的民政部、财政部、内政部和教育部,接受双重管理。作为关内十一个郡,除了重点发展的卢龙郡和对日备战的齐郡和胶东郡之外,张学良主要任命地方名流出任各郡的主要民政长官以期最快稳定各地的局势,减小社会动荡。将省拆分之后,每个郡失去了建立指挥军队的全力,所有的军队全部由即将设置的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指挥,而且每个郡的财力、影响力都不足以独立对抗张学良,再次形成割据形成军阀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在经济上,张学良一再强调要恢复民生,消除苛捐杂税,大力支持工商业的发展。他领导的各级政府和军队首先要做的是肃清各地治安,严厉打击清剿土匪流寇散兵,打击各种会道门组织,还社会以安定,给人民以安全,让百姓能够在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里劳动生产经营。其次,张学良表示,各级政府必须裁撤各种不合理的苛捐杂税,以能缓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贫苦百姓。

山西民国后直到东北军入关未经过战乱,阎锡山作为山西人也想造福乡梓,但是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地盘,为了支撑他统一中国的迷梦,曾几度发动和参加了国内军阀混战,军费开支年年增大,使苛捐杂税名目之多,人民负担之重,达到骇人听闻、空前未有的程度。除关税、烟税、厘金、牙税、矿税、契税、牲畜等税沿用清制征收外,历年新增加的苛捐杂税和各种附加税有数十种。

作为比照,清末山西一省税赋总额为三百万两白银,而到了去年,山西税赋总额达到了一千多万两。再加上战乱、天灾,北方百姓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每年为什么有数十万人穿关东,那是因为在家乡真的活不下去啊!为此,张学良挡着数十名记者庄严宣布,辽吉黑鲁晋冀等数省一律停征厘金,取消历年新增加的数十种苛捐杂税和各种附加税,以解除民困。在场记者给予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同时,张学良表示为了发展北方经济,正在构想在天津附近建设一个综合性的大型工业基地,将会建设大型的钢铁厂、造船厂、石油化工厂和超大型港口,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稍后将会发布详细的规划,欢迎各地工商业者前来考察投资。

在教育发展上,张学良兴致勃勃的谈起了自己的教育经,对于最近被谈论最多最让人兴奋的规划中的中华大学,他没有再多说,他更多的谈起了九年义务教育,谈到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大型全寄宿制小学新民小学。张学良谈到政府未来的重点将是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争取在十年之内让北方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够进入学校读书。教育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是改变他们命运的最好的机会,也或许是最后的机会,教育不应当被权贵阶层富裕阶层独占,而应当惠及每一个中国人,让每一个中国孩子通过接受教育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让最聪明最勤奋的孩子做更有价值的工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重视教育是每一个国人都懂得的道理,任何一个领袖都会提到教育的重要,但是如张学良这样提出一个系统可行分步实施的义务教育普及计划,还是第一次,所有的记者都兴奋的记录下来,心里在憧憬着实现的那一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