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工艺改良(2 / 2)

杨小乐又问起工人的结构问题,梁远便详细地介绍起来。

目前的工人在整个香港流动性比较大,很多工厂都将一些不重要的部件,外包给外面的小作坊,这些小作坊很多都是家庭式作坊,比如,成衣、五金、表带加工等等,杨小乐家的工厂也不例外。

针对这个情况,杨小乐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工人之所以要做外发,还不是因为家庭困难,想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贴补家用。所以,杨小乐既不鼓励也不反对。但是这样的工人,仅仅把工厂当做养家糊口的地方而已,这对别的工厂来说,无所谓,但作为想把自己的工厂做大做强的杨小乐来说,这是不能容忍的

但是,怎么改变呢?

于是,杨小乐思考良久,终于下定决心,对梁远道:“梁叔,我想这么做,你看合适不?首先,引入工龄工资制度,干满一年,工资每月增加100港币,干满2年每月200港币,以此类推;其次,在工厂干满5年,工厂免费给工人家属提供住房,从决议生效那天算起。。。”

“少爷!”梁远急忙打断杨小乐的话道。“第一条,我没意见,第二条的话,你要知道现在的租房很贵的,工人们一般都住在棚区。。。。。。”

“梁叔,我明白的,我之所以花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就是想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我们未来要发展,要招很多人,但如果老是这样留不住熟手,工厂怎么能壮大呢?”杨小乐非常有耐心的向梁远解释道。“这样做得目的,是让工人有归属感,工作的时候能更用心,也能更好的守住工厂的一些秘密。另外,要加强对工人的技能培训,要针对不同的工种,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规范,我希望看到的是一家朝气蓬勃的工厂。。。。。。。还有记得明天把这两条决议向工厂的所有人宣布,包括今天新收购的工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