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让太常寺,鸿胪寺,宗正寺,还有礼部,兵部,户部,全力都动起来。”李承乾目光严肃起来,道:“这件事,必须要让让四方诸夷更加的敬畏朕,更加的敬畏大唐,这样将来大唐吞并高句丽,新罗,百济,甚至是吐蕃的时候,才不会有杂音。”
什么祥瑞,什么吉兆,在那些真正主持一方的诸夷国君那里,根本就不信这个,他们只信利益。
当然,表面上他们还是要认的,因为他们自身就有天命的色彩。
今日的事情,不会让他们真正的成为李承乾的信徒,但是他们会敬畏带有这层光环,还有整个大唐力量的李承乾。
大唐,才是李承乾最大的底气。
“喏!”长孙无忌肃然拱手。
……
乾元殿雄伟壮阔。
文思殿静谧深沉。
苏良嗣迈步走进文思殿中,张阿难在前方引路,然后转身进入西偏殿之中。
密密麻麻的书架有无数排,而这还仅仅是整个文思殿的一个偏殿。
河南,河北,山南,淮南,江南。
天下五道的名字渐次出现。
在文思殿深处,苏良嗣见到了正在查阅文本的皇帝。
两侧许敬宗,马周,李义府,张文瓘,裴爽,柳亨,裴炎等人全部都在桌案之后,仔细的誊写文本。
至于上面究竟是什么,苏良嗣也不清楚。
但是他隐约听说过这些东西。
“臣,御史中丞苏良嗣,参见陛下!”苏良嗣在皇帝身前三步停步,然后肃然拱手。
“来了。”李承乾微微抬头,看了苏良嗣一眼,淡淡的开口道:“这里的书架上,摆放的天下五道中所有州县的户数,田数,赋税数目,还有每年发生刑案的数目和种类,有最新的,还有十年之内的,只需要将这些摆出来,绘列成图,天下尽在眼前。”
苏良嗣轻轻点头。
天下治理,兵部和礼部先摆一遍,吏部和工部并不直接。
最直接的,还是天下州县的户数,田数和赋税总数。
至于刑案的数目和种类,那是另外一个层面上来反应地方治理的标志。
一个地方刑案数目突然增多,便说明,这个地方的治理出了问题。
这些苏良嗣懂。
“就比如,一个县,根据往年的户数和田亩增加,没有各种天灾,今年的赋税总数,应该是三十万贯,但到最后,上缴到朝中的赋税却只有二十五万贯。”李承乾轻轻抬头,说道:“若是这个地方的刑案同时增加,那么就说明这个县出了大问题,朝中就应该派人去查了。”
苏良嗣神色凝重起来。
光是这些东西,能看到的远比任何人想的还要多。
“一个州就那么几个县,这些数字累加起来,便能够看尽一个地方的吏治情况……当然,更多的,还可以查看吏部,户部,还有刑部更详细的卷宗。”李承乾微微抬头。
“是!”苏良嗣沉沉拱手。
李承乾从桌案之后,站了起来。
他平静的从一个个书架旁边走过,然后淡淡的说道:“孙卿如今在统管天下监察,他那边有自己的一套东西,每年会有大量的官员被弹劾。
朕需要的,你在旁边看着,若是有哪里不对的地方,就来这里查阅数据。
许敬宗,李义府,还有马周,他们每个人都会全力的帮助你,然后孙相那边该提异议的提异议。
朕不想看到任何一个好官被冤枉,也不想看到任何一个贪官被放过。”
“臣领旨。”苏良嗣认真拱手。
“之所以选你,是因为你是皇后的堂弟,有些话他们不方便说,但你没有太多顾忌。”李承乾将这里面的东西全部都说了出来,苏良嗣微微躬身。
“而且,你将来也少不了要去地方走一遭的。”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有了现在的这些东西,将来你任地方州县,也能够更方便一些。”
“是!”苏良嗣躬身。
李承乾转身走出了偏殿,走到了殿门之前,看着前方的洛阳城,深吸一口气,这才看向苏良嗣道:“其实这座文思殿,只有两个数字最重要。”
“请陛下示下。”
李承乾抬起头,竖起一根手指,说道:“第一,是天下的户口总数;第二,是天下的赋税总数。”
李承乾弄出来的这一套东西,所有的累加起来,就是天下需要上缴赋税的户口,还有赋税总数。
“永惟九年,天下户数是四百五十万户,人口总数的两千七百万。”李承乾侧身看向苏良嗣,说道:“朕将西突厥,西昌州,还有菟州的人口,全部都加了进去。”
苏良嗣拱手,点头道:“西突厥和突厥都是大唐领土,陛下所做无差。”
“这一年,天下赋税总数,不加丝绸之路的商税,全部换算成铜钱,是一千三百二十四万贯。”李承乾笑笑,说道:“丝绸之路的收益,大体是这个数的三成。”
“是!”苏良嗣点头,说道:“臣知道,当年东征高句丽时,每年的军费是八百万贯。”
“是啊!”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抛掉官员的俸禄,一年下来剩不下多少,一有大灾,就是天下变色。”
“是!”苏良嗣第一次直观的感受到了天下。
“朕最期盼的,其实就是天下赋税,一年比一年都更能有所增长。”李承乾轻轻的眯起了眼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