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的辩论,只是平息谣言的开端,他的脚步不会停歇,将继续为大明王朝的强盛而奋斗。
夜色降临,宫灯如注,国师林澈走出金銮殿,脚步沉稳,任由微风吹拂。紫禁城中的一切喧嚣与纷扰都在他身后渐行渐远。
而他的身影在深宫之外,却如天边的明星,愈加璀璨夺目。
朱元璋的皇宫深室中,空气里弥漫着独特的沉香味,搅动着一室的轻烟与幽梦,国师林澈面前是一幅古朴的星图,配着天文仪器,他的指尖丛星辰图的北斗七星滑向南方的繁星。
那似乎是在寻觅这什么,又似乎在规划着什么。
朱元璋把玩着手中的玉如意,一幅深思的模样,他看向林澈的背影,颇为期待这位国师的妙计,“林澈,你觉得这样真的能巩固朕的天下吗?”
皇帝的话语悠悠响起。
国师转过身,目光如注明亮,“陛下天文可以说是联系天与地的桥梁,是显示皇位的方式之一,若在京城之上建造一座天文观测站,以观测星象,对大明百姓而言是极大的祥瑞,对外则显示我大明的科学之盛,天子之威。”
朱元璋闻言,不由的放声大笑,“好,好一个观测星象,显示我皇威,朕今日的确感到王朝气运似乎有些不甚稳固。”
“若能以天象来安抚民心,自然是一举多得,你果真是真的良臣。”
国师林澈微微颔首:“陛下圣明。”
他的声音平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信,仿佛已经看透了未来之局。
朱元璋站起来,步履在屋内回荡,似乎已经将心思决断,“即刻下旨,建立天文观测站,任凭你林澈全权监督此事,要天下知晓,我朱元璋之大明,非但武功盖世,文治亦是举世瞩目。”
国师微微弯腰,“臣遵旨。”
他深知买这些星象不仅舒缓人心,跟有着振奋国运之意,如此,便是深宫中的一场无声的战役,一场关乎天命与人心的较量。
不多时,国师府上下开始忙碌起来,从募集天文学家到购买星象仪器,从拟聘算命先生到征集铸造大师,一切事宜皆显得井然有序。
与此同时,国师林澈又开始了暗中布局,他深谙天象之变化,也知晓如何将这些变化用来在民间树立威信。
他以口语化的平易近人的方式向百姓讲述星辰的运行之谜,如何影响着农耕与潮汐,从而让普通百姓对皇上的决策充满了信心。
“你看,子辰。”
林澈对着跪在地上的小道士指着模型上的北斗,“天上的北斗,地上的人心,皇帝就是北斗明星,在天上指引我们的方向。”
小道士瞪大了眼睛,“真的呀,那国师你是不是也是天上的星星?”
林澈一笑,摇了摇头,“国师不过是帮助皇帝,指引方向的老牛而已。”
随着工程的推进,星象观测站的第几已经奠定。
朝中文武百官无不对此项目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国师林澈采用了最先进的科学方法和道术结合。
准确的计算出星象观测站的最佳地点和建筑结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