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璀璨的皇城之中。
紫禁城内。一座园锦簇的庭院内,国师林澈端坐在几案前,目光宁静的望着面前的古籍,此刻的林澈,已非从前那个孤决于朝堂之上的寂寥身影。
他是大明权利中枢的一部分,是被皇帝朱元璋赋予重大责任的名臣。
“国师,你的策划实在是神妙,折返新政策所带来的繁华,已经是百年难遇。”
一名锦衣卫首领低声赞叹。
站在庭院门口,对林澈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林澈微微扬起嘴角,言语间却谦和至极:“将军过誉了,实乃诸位勤勉所致,此等盛世,并非一人之功。”
锦衣卫首领摇头:“国师,若无您的明智见解,如何能有今日的安定团结?”声音中带着由衷的钦佩。
林澈轻轻拂动手中羽扇,凝望着远方的蓝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焉能论功?我等都是为国尽忠的臣子,图的是百姓安康,国家长治久安。”
锦衣卫首领不再言语。
他在回道面前的国师心怀天下,从不自居功高,但此时的林澈已经是大明无人不晓的文武全才。
他的事迹将被铭记史册。
流传百世。
正说话间。
远处忽然一阵脚步声,一名时辰匆匆进入庭院,神色慌张,“国师,陛下有旨,立刻召唤您入宫。”
林澈眉头微微一皱,看似轻描淡写询问:“何事如此紧急?”
使臣急切回答:“不知详情,知道陛下语气甚是焦急。”
庭院内的学子们听到这话,都纷纷侧目相望。
彼此眼中难掩犹豫之色,林澈却是一如既往的淡定,他面色凝重,却不显得惊惶。
林澈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既是如此,那我这就去见见陛下。”
言罢,随着几名侍从,踏上了通往皇宫的御道。
紫禁城中。
戒备森严。
林澈一行到达皇帝的御书房,朱元璋神色严肃,额头上隐隐出现几分皱纹。
看见林澈,脸上才露出几分释然。
“国师,朕紧急召见你来,是有一件事情急需你的智慧。”朱元璋颇为严肃的说道。
林澈恭敬行礼,“陛下何事如此紧急?”
朱元璋手中展开一份纸张:‘南边交州,有属国使节被暗中伏击,情况危急,而属国使节之间有着微妙的平衡,一旦这些使节有所不测,将会使得整个南方动荡不安。’
锦衣卫首领听此,皱起眉头。
“这其中,恐怕又是有人在背后搅动风浪。”
林澈沉思片刻,果断提议道:“陛下,此事出现在朝廷崭新的繁荣局面,必是有人不愿看到大明一片太平,可否暂时保密,莫要惊扰朝中百官,小心驶得万年船。”
朱元璋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赏,“国师所言极是,朕也是这般想的,不如暂时委以此事于你,朕相信你能妥善处理。”
(本章完)